[USA]生活在美国底层
时间:2021-08-08 13:51: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来美两年,没工作,没收入,没社交圈,整天围着孩子转,目光所到之处就是家里院子上空的四角蓝天。我的生活应该是最底层人民的模式吧。
每天早晨都很忙碌,做娃的早餐,洗漱,然后,半天过去了。
现在早上十点,我正在牙医这里等着拆牙套。
话说美国的牙医真黑,我在中国已经戴牙套两年了,那时交了不到两万,是全部的费用。没整完就到美国了,于是继续看牙医,结果人家收了四千多,具体数字不记得了。但知道区别是什么吗?国内是专业的牙医,博士,每次全程亲自动手,而这里只是牙医助理动手,每次还不是同一个人,人家根本不记得你是谁,全诊所就一个专业牙医,每次过来看一分钟,交待几句,就由助理动手了。有一次一个亚裔助理竟然把我的牙龈弄出血三次!三次!我眼泪刷刷流。最后她自己不敢动手了,叫来一个年龄大点的,一下子就搞定。我简直就是小白鼠啊小白鼠。
歧视哪儿都有,在我看来那是大家互相歧视。比如我,就认为好多白人懒脏,也是歧视吧。
美国南方黑人比较多,有人开玩笑说可能超过白人了(非拉丁)说真的,我挺害怕与黑人打交道,遇到过两件堵心的事。一是去年买车,白人销售员热情礼貌,进退有度,结果转到黑人保险员时,他听到我们不打算延长保修期时立马拉脸三尺长,一句话不说,埋头填完单子就走人了,妈呀,连装都不装一下,我心里暗暗问候一下他全家。
另一件事更糟心,天黑在星爸爸门口喝咖啡,阴影里一个黑人在做不雅的动作,开始没注意,以为他打电话,后来越来越明显,差点恶心吐出来,当时门口一对情侣一对男士还有我跟娃爸。是不是跟驴啊马啊差不多?
但也有好的,读语言班时黑人老师挺友善的,细心体贴。还有小区里遇到的黑人男孩,分享他的球和手表给娃,耐心陪娃,他家人也不停教育他和弟弟文明。
打算读社大的护士专业,可气的是我的英语太差,一个多月前模拟考试没过,本月底想再考一次的,结果老师说年底了学校太忙着过节,安排不了考试时间,于是赶不上一月初选课,只能等到夏季。
有了孩子做啥事都不易,每周三次半天读语言,打仗一样把孩子收拾好交待给娃爸,开车25分钟去学校。一点前赶回来伺候娃午饭,再带娃去早教中心上课或玩。
做饭时娃围着锅要抱,于是一手娃一手铲,吃饭时是娃一口老妈一口,没尝到滋味就得咽下去,常常披萨三明治就对付了,可就这样吧体重也没见少。
有人说怎么不上班,根本走不开啊。哪像国内,全家人围着一个娃转,在这里就全靠我一个人。送去day care(日托)又舍不得,太小,怎么也得三岁后吧。
刚来美国头一年觉得挺新鲜的,时间长了就乏了,生活无聊,食物单调。老美超市里成堆的罐头食品和各种甜食,可蔬菜只有那么几种,还死贵,而且不新鲜。车程一个半小时外有个香港超市,蔬菜种类多且新鲜便宜,每次去买一堆。
有次去沃尔玛,门口有个黑人工作人员跟每个人打招呼how are u doing (你好)特意留意一下,我前面后面的顾客都招呼了,单单没理我,顿时玻璃心碎了一地。
看吧,无论帖子写什么都有人叽歪。说美国好吧,人家骂,说不好吧,那就动脚踩了。我就疑惑了,怎么不爱看还跑来这版块呢,就是为了骂而骂?不过让骂人的人失望了,你们不是我的谁谁谁,我认识你多高多俊吗?我看到那些文字时,只当是看场小丑戏罢了。谢谢你们的演出。
另外,不想发景色图,美国就是大农村,除了蓝天绿地就是低矮的房子,图片一搜一大把。
我只写自己的身边人和事或叨叨无聊,不会写高深的文章,但有我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
经常看到这里的妈妈无论黑白一拖几个娃,而且养娃方式很轻松,娃也皮实。儿子早教课老师,抱着她女儿给孩子们上课,有时孩子睡了就用背带兜在胸前。妈妈忙的时候,刚会趴的小女孩自己爬到半米高的玩具桥上玩,摔倒了爬起来继续玩。
还有个妈妈,两个儿子就是放养,六岁小儿子下雨出去玩,衣服鞋子湿了,大人看都不看一眼。养的狗狗跟孩子同吃同睡,摸过亲过狗狗手都不洗就拿东西吃。类似这样的见闻太多了,我总觉得自己养孩子太精细,但又放心不下不敢放手。
同时,也能感觉到美国家庭对孩子的投入比较全面,运动艺术全部上。所以我有压力,养娃既要时间精力上的投入,还要经济上的支持。
接近圣诞了,原先宁静的商场里沸腾起来,即使工作日也不少人,都赶在节前购买礼物。
以前家里买的是真的树,除了味道好闻觉得好浪费,只能用一个月。去年圣诞节后去逛,无意中发现这棵足有三米高的假树,自带小灯泡,重要的是打1折,于是不到70刀火速拿下。想想用十年的话每年才7刀,比起真树中等大小60刀用一年划算不少吧,夸夸自己真会过日子。
在美国,我几乎没有朋友,偶尔跟儿子早教班里的中国妈妈聊几句。同一小区里有户福建人,还有两户华人,但没交流过。大家似乎都是关起门来过日子,很少互相打听。有人说交友到教会去,我去了一次,听了一个多小时的宣教,后来总抽不出时间再去,牧师发了两次短信给我后也放弃我了。
总听人说享受美国福利,到现在我对福利还是没有概念。没领过食品券,也没孩子补助。刚来时医保还没办下来,去医院做个B超自费500刀,后来某一天突然收到白卡,都没有申请,不知道怎么会寄给我们的。后来放弃了,考虑到生孩子要到好点的医院看好点的医生,不过事实上医院和医生都不咋样,以后有机会慢慢说。娃出生后我看过关于孩子补助申请条件,并不是大家口中的那么简单。我挺想占点美帝的便宜的,可是如果不做假就并不符合条件,所以只能望福利兴叹。
半年前开始每月给娃存教育基金,州政府同时会额外有12%还是多少的补助,没几个月数字就见涨不少,这项算是福利吧。
家庭开支
食品,房屋保险,两辆车保险,三人医保,娃爸人寿保险,娃早教,汽油,灭白蚁,地税,房屋贷款,车辆贷款,七七八八加起来每月支出在四千左右,还没算上衣服护肤品玩具啥的。我现在买东西前都想个半天,是不是一定需要。好在南方衣服穿四季,不上班不用过分打扮。幸福感没单身时高,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收入,花别人的钱没底气,即使账户是联名的。
为了过圣诞也是拼了,八套餐具花了五六百,还差几件餐巾,过几天寄到。其实最后吃的特没味,什么意面,烤香肠,烤肉,沙拉,蛋糕之类的。
逛街偶尔看到一家二手物品店,挺大,有餐具,装饰品,衣服鞋子,书籍玩具。不理解为什么衣服也有人买,一看就被穿好久了。车库甩卖广告不时能看到,我在对面邻居家买过一个卷发棒,2块钱,现在变成儿子玩具了。
还有一种就是人家丢在车道边的,有的是完全坏了的,还有就是半新的。我捡过一个三层花架,一个玩具屋。前不久看到幼儿园门口丢过一个很大的玩具屋,只一会功夫就被别人捡走了。
周围的老外们生活方式是看不懂的。有个医生,收入不低,可几个孩子只有一个上了大学,其他的高中毕业就各寻出路了。再看看其他家庭,好像也是任由孩子自己选择,有厨师,焊工,园林工人,月收入三四千左右,除去税,再加上他们享乐型意识,几乎月光,三十多还是单身无房的太多了。
图片有什么好看的,除了大城市,哪儿都是农村,downtown 就巴掌大小,还不安全。我去社大,选择车程25分钟外的另一个县,而不去本县的,因为本县的在downtown 周围都社区。不过明年打算回本县,25分钟还是太远了。
每年在隔壁的大城市都会有个book festival (书展),去年每人可以领免费10本书,今年是3本。此外还有各种免费手工活动,吸引好多人。
刚来时参加成人语言班,免费的,十人左右,语法写作对话阅读等等,学得好不好全凭自觉。这种语言学校谁都可以去,旅游签证都可以,只需出示护照。
现在去的社大,刚去时水平测试要25块,考HISET90块,其它的没有费用。根据测试情况专门训练弱项,比如我,就是阅读和语法。几次去过就发现更多的人在练数学,比如,两位数乘法。好多拉丁裔和黑人,他们语言都比较流利。
我家所在学区不是很好,小学中学7分,高中才4分。隔壁城市学区特好,10.10.9,我意思是为了孩子上学买一处好学区的房子,现在的卖或租都行。可人家脑回路跟我不一样,说美国租房出去自找苦吃,还有就是不想再背贷款,我说卖国内房人家都不为所动,要么就说将来送孩子去私立学校,那谁有钱啊!这里的三间房差不多25-30万,说真的,不贵,如果我有工作的话,一定自己做主贷款,在院里种我想种的一切。
我从国内带了一些衣服来,裙子大衣羽绒服,结果没穿过几次,一年到头都是t-shirt牛仔裤 拖鞋,除非到比较好的餐馆才穿得正式些。感恩节去plantation吃自助,不到一百每人。娃爸说要正装,到那一看,还真是,不至于礼服啥的,但几乎没有短裤套头衫。看到几个小男孩西装领带,像那么回事。在近二百年前的庄园里逛逛,很有意思。三层楼的房子,按照以前布置,可以感受到当时富人们的优雅生活。据说有部有名的电影就是在庄园里拍摄的,但没看过,忘了人家告诉我的名字。
带娃在mall里玩,路过GAP时被门上的60%off吸引,于是给娃挑了一件夹克外套一件短袖,结果付了8块钱,我简直不敢相信眼睛,夹克原价就50。今天又去买了长裤长衫袜子,30,我估计上次收银员出错了,在打完折后的价上又重新打折了。
生活在哪里都是种经历,有人愿意一辈子闲适安逸,那当然是国内好,如果想换换环境的,那就放手试试改变。在美国的第二年因为有了孩子我的心态时好时坏,觉得压力更大了,毕竟养孩子不容易,要为他负责,最起码要给他好的教育环境,而这,要精力财力耐力各方面的支持。作为一个外国人,语言不流畅,文化背景不同,照顾孩子吃喝拉撒,还要挺升自己,一天24小时根本不够,有时哄孩子睡觉,孩子没睡自己倒打盹了。这就是选择的代价,但是我不后悔,一辈子就那么长,不经历过怎么能知道其中的滋味呢,就当老来时讲给别人听的故事吧。
好想出去工作,可是孩子怎么办,送托儿所舍不得,那只能自己放慢脚步三年。有人说代购,费了半天口舌不见得有多少人买,国内啥买不到,要不就不愿出代购费,不过也可能跟我的圈子有关系。还有人说去餐馆打工,卖体力赚点辛苦钱,但对人的career(职业发展)并没有多大帮助,我不想一辈子只出苦力养家。考虑半天,加咨询一些人,觉得在美国护士需求量大,虽然没摆脱出苦力体力,但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提升空间,而且这里相对尊重工作者。确定目标那就开始,现在只是准备阶段,先拿美国高中文凭,再申请社大。我知道有些人看不起社大学历,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是精英,做好自己就好。两年不知道能不能成为注册护士,如果有可能,再转州大,拿学士。只是又得二年,以我的年纪和工作愿望,时间有点长……
觉得有些美国青年不知道规划未来,有钱就花,花完刷卡,没存款概念,导致经济上吃紧,遇到紧急事情往往措手不及。前面网友说的那么多人没有多少资产,52万人民币净资产,估计很多人达不到。记得半年前有人向娃爸借五千块买二手皮卡车,那人手里只有两千,而他还是有工作的,好吧,收入不高。还有一个,公寓租不起,最后选择搬回去啃老了。我猜为什么敢这样生活,可能最惨也会有食物有医保吧。我家马路对面有个安置小区,看到从校车里下来的99%是黑人孩子,据说租金不高。
在美国没车就等于没腿,孩子出生后我买了一台suv,方便装娃的各种车。不知道别的州或城市怎样,我在本市考驾照特容易,上车跟教练转了三个半天后路考,就是练习时的路线,除了注意stop标志要停车让行,连侧方位停车什么的都没有,感觉就是边聊天边考试的。唯一出状况的就理论考试,我之前没看书,加上英语很差,于是补考了两次,最后是娃爸坐我旁边帮我考的,因为只有我一人,没监考。第二天就拿着相关材料去办驾照,在这里驾照跟身份证一样好使。
个人觉得美国食物不贵,三口之家500块就吃得很好了。贵的是各种保险,医保肯定要有,房屋保险不能少,木头房太不结实了,车险跑不了,你不撞人别人撞你,等等。我之所以说国内有房有车的话生活会很舒适,首先房屋如果早几年买得非常便宜,还没有乱七八糟的保险以保证房子安全,另外周遭都是熟悉的面孔和语言,没人在乎你文明不礼貌不,吃的更不用说,一个星期不带重复的。有压力的话也是孩子教育问题,但那是全民问题,跑到天涯海角中国人都不会放松,比如我就是揪心不已。
没在国外待过的想象不出异国他乡有多难,在国外的,有钱人到哪里都不操心,难的就是我们这种语言不精收入不高的。去年水灾,我家不幸被淹了,木头房,想想泡在水里会怎样。除了外墙,室内拆个透风凉,就是几根木头撑着房子。所有的柜子重做,内墙重打,地板地毯全换。这一浩大的工程猜猜多久完成?接近一年!工人干活是磨洋工的,承包商是要左催右催的,不同环节间交接是要等待的,一等一两个月是家常便饭,弄到最后我是一点脾气没有了。我以为我们是最惨的,等搬回家后发现附近邻居家还有只干到一半的。到现在,隔壁家还没完工。这一事件花了十万出头,保险支付大部分,但我们不得不租住外面近一年。
我的医保是O8,生孩子时剖腹产住院三天,后来伤口发炎又开刀,前后费用是3万刀左右,医保全cover了,包括吃饭。但有时也会有出错,比如娃爸做了个小手术,没几天寄来账单,打电话问保险公司才知道他们弄错了,应该全cover的。所以很多时候自己不注意的话会吃亏。连超市商店也一样,有时价格跟标的不同,我遇到不是一次两次,好在退货方便。
认识一孩子就读我们7分学区的kindergarten (幼儿园)说是学校挺好,孩子在里面算是优秀的,我看到照片,好多拉丁裔。不知道他们的挺好是什么标准,没深谈。
民族融合
美国除了土著其他都是移民,大街上各种肤色都有,民族融合是平常的事,就连我认识的人中就有很多不同国家民族融合。有祖辈来自法国德国的,也有二代移民,比如爸爸是拉丁妈妈是本地白人,或是同拉丁不同国家的,也有华人与欧洲民族结合,肤色发色差别微妙,挺有意思的。有次吃饭跟一个白人聊天,说到她孙子发色金黄,结果下一句说到孙子的外婆是日本人,看改变挺大的吧。逛街时也经常看到白人妈妈与黑人爸爸,宝宝肤色都会浅些,如果多混一两代就几乎没有多少黑人特征了。
早教
儿子八个月时送去学游泳,不是国内那种戴个项圈在小浴缸里哗啦几下,而是直接丢水里跟大人一样闷水里。第一次去美经验,让教练带着他下水,结果哭得伤心,后来我下水抱他一起玩水。有几节课表现还行,直到一次我手滑,他磕到池边撞破牙龈出血,从此不肯下水,只好停止。半小时一节课,每月70块。
13个月时开始送早教中心,金宝贝,国内也有的。基本不教什么,就是妈妈带孩子玩。他们是从6个月开始接收宝宝,有好多孩子只会爬就送去了。18个月后开始教些东西,孩子也能懂指令了,有音乐课,艺术课,等等。我儿子挺喜欢艺术课的,捏油泥,手工,玩不同物品。此外每天有免费的open gym (户外运动),我有时间就带去玩,总比待家里有趣一些。45-60分钟一节课,75每月,最近活动价三个月175。
话说,学生好少,课上3.4个学生算多的了,有时就一个,他们怎么赚钱的呢?
都喜欢谈融入主流的,可我不知道主流是啥样的?是认识当地人,跟他们无障碍交流?是适应当地文化思想意识?都说移民了就成二等公民,不过咱以前不是一等公民,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划分公民的,只知道衣食无忧没有外界困扰就是美好的生活。现在衣食虽无忧但不能随心所欲,虽然人们看起来很友善但差了点真心实意,离美好的概念还有点距离,我想罪魁祸首仍然是语言。
在国内从没开车上过高速,现在被逼得天天开车转悠。主干道上能达到65码,高速上更快,虽然限速是70码,但好多车嗖嗖的,我开到80码都有好多超车。好在大多数人遵守规则,不抢不催,还有好多人主动让。但有个现象很好玩,车与车之间就像下饺子一样,靠得太近,连高速上也紧挨着,看着都替他们担心,有人盯我车后那更糟心。记得我的教练说高速上别轻易刹车,估计就跟这有关,谁让美帝地广人稀但车多呢。
Stop标记随处见,但我新车不到一个月就被一黑人女的撞了,我直行她stop冲出来,看来是没停,花了2千多修,好在她保险付,连我租车也付了,没耽误使用,就是心疼我的新车。
有感本地人家庭人员之间的距离。他们表面上看起来一团和气,请谢谢挂在嘴边,动不动拥抱亲吻,我爱你听起来很暖心吧,但有的时候又觉得关系不对等。一中年妈妈需要动手术住院几天,结果家人没多少去探望,更没人照顾,就在电话或脸书上说句我爱你。也许他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自立吧,不依靠任何人,也不麻烦别人。停多看多了觉得这里人情淡漠,一想到以后我的孩子也会是这样就觉得害怕。
为什么他们都任由孩子们自由,不觉得对孩子不负责任吗。有人告诉我如果在孩子的怨恨与满足他们的选择之间哪个会更有利,我瞠目结舌,不知道如何选择。有个人在快成年时跟家人出柜,没人阻挠,很快跟他的同伴如key west定居,据说那里这种关系很常见。还见过一对女孩,手牵手情意浓浓,似乎没人大惊小怪,只有我偶尔看几眼。
有些信息的确要通过交流才知道,以前我只知道学区房或私立学校,有次跟一台湾妈妈聊天时她跟我提到Magnet学校,据说是公立的好学校,没有学区限制,但要提前报名,学校筛选学生,没有额外费用,我这里是每年11月份报名。这是个意外的信息,试试总可以的吧。
这个妈妈一直自己教孩子,没送去过学校,五岁的女孩,开学送小学。她说刚开始孩子不说英文,没办法全家说英文,孩子才开口说话。不过现在问题是她不说中文了。我儿子能听懂我的中文,会说个别中文,但发音还是以英文为主。希望将来能听会说。
为什么说是生活在底层,可以透露一下,我们两大人买的是最便宜的医保(也只能买)每月交费不到一百,全年deductible (可减免)一百,拿药或看医生有百分之几的自付费(具体多少忘了) 儿子是白卡,不花钱。看到白卡你们就知道我们是穷人了。
我经常跟娃爸说担心更穷,他给我的任务是将来每月赚2千,足够全家生活了,听起来压力不大。
我来了这么久,看过妇产科,骨科,内科,儿科几个专科医生,还有一个家庭医生,若干个上门的护士,总的感觉他们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态度挺好,但医生,呵呵呵。
剖腹产出院前说恢复挺好,结果两三天后刀口发红,打电话去让等两天,再去就直接拉手术台上动刀了。这是典型的拖拉出来的后果,她早看就不会严重起来。
从娃四个月起我的两个手腕就疼得很,先看了个医生打了两针,白受那针疼,不管用。后来医生把我转到另一个那里,又挨两针,才终结痛苦。不知道有多少妈妈手疼过,那四针可不是一般的打在肌肉里那种疼,在我看来就像是打在骨头里,我这种痛感不明显的人都忍不住叫起来。内科医生也是,说啥都好好好,就是没啥好建议,准备再换个新医生。
忘了还看过牙医。前不久牙龈疼,肿,涂药也没用,只两三天时间,牙签压牙龈竟然出血了。到诊所一拍片,说是里面发炎要根管治疗,再套个牙冠。我的烂英语根本无法理解这些术语,只好娃爸跟她们交流,最后说别无选择必须cut半颗牙。麻药打了后不久感觉到隐约疼意,又补了一针,只听钻子锯子各种工具轮番上,半颗牙她们整了两个小时,中途恶心差点吐了。手术结束后,我是哭肿了眼捂着半边肿脸出来的,简直就是过鬼门关,比生孩子还可怕。我跟娃爸一致同意牙医及牙科手术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因为没牙齿保险,自费2千出头,太可怕了。
医生
我所知道的医生,十几年前收入是二万五左右一个月,现在怎么也得三万以上了吧。听说真的是辛苦,自雇,夜班,早出晚归是常事。而且医生培训周期长,四年本科,四年医科,若干年住院医师,学费也高,不是对医学感兴趣的估计会觉得累。
国内生活在南京,后来卖了南京房子搬到另一稍小城市,现在后悔极了,不该搬。
美国生活在路州首府,喜欢这里的小龙虾和gumbo(秋葵) 。
看看能不能炸出几个同乡:)
家庭
美国离婚率真的挺高,周围的人左一个离婚,右一个分居。我家左边的一家,女的带两个孩子跟现任结婚又生一个。娃爸朋友,男女都是二婚,各有各的子女,女的对男的孩子像亲生,他们谈到子女之间,我得偷偷问娃爸是谁的孩子。另一个,男的有两个儿子,一问,来自两个妈,再一问,都不是婚生子女,而且都分手了,女的跟别人结婚后生的孩子还会来拜访儿子的奶奶,有点拗口,不知道弄清楚关系了没。
跟学校老师聊天,聊孩子,聊语言,聊家庭,她很直率地说,这里大家庭好多,因为重组家庭缘故。
学校的一个女同学,她自己有两个女儿,丈夫有5男2女,再婚后又生一个儿子。看他们的结婚照,好漂亮啊,女儿们花枝招展,男孩仪表堂堂。
也有好多人选择单身,三十多了还是孑然一身,也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家人也不急不催,这可能就是自由吧。
下面写的一定招骂,但是仍然写下来。
昨天带娃去mall里的play ground (游乐场)玩,大概十几个中国娃在疯跑,小的三四岁,大的十五六,没有大人,就是他们组团,中文说得很标准。他们给我的感觉就是全程疯跑尖叫,路过小宝宝也不知道放慢脚步,更不会说一句抱歉。不一会儿其他种族的娃就走差不多了。我娃被一个娃撞了几次,后来只好抱娃远离他们。这时一个大点的娃对撞人的娃说,你要小心点,看小孩妈妈都抱他走了。
我不认识他们,也不想多说什么,唯一感觉是跟本土大多娃比较起来缺少点自制与亲和。本地娃大多会远离小宝宝,即使跑,也会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而且喜欢跟别的宝宝说hi,玩的时候会等待,不抢不挤。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文明礼貌。
妈妈话题
总有人说二胎三胎,我看好多华人家庭出来也不止一个孩子,都说是给孩子留个伴。单身时心动孩子多好,现在有了孩子深深感觉到养娃不易,尤其是背井离乡。孕期没有特殊照顾,吃的也简单,除了补了孕妇维生素,所以体重才增加11磅,没有任何不适(但有孕期高血糖) 当时暗暗庆幸日子不难过,结果孩子一出生就全乱套了。娃除了在医院三天有别人照顾,回家就全靠我一人,洗澡喂奶哄睡,他睡不好时我抱在怀里靠床上半夜,吃的更不提了,月子里瘦到最低值。除了照顾娃的辛苦,还有就是全家跟着变更生活习惯,不再有长途旅行,短途出行也急匆匆,一切以孩子为主。这可能就是华人妈妈的苦恼。我想我是自私的,有时会觉得是孩子降低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当然这只是背地里说说而已。所以最后我们决定只要一个,于是娃爸做了手术。娃的人生我只能陪他18年,后面的路靠他自己闯。
作者:天涯社区 @心更痛眼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