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里辗转4个国家读书:被4个教育系统“蹂躏”过是什么感受?
时间:2020-01-19 00:30: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本文作者是就读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大三学生,目前正在英国伦敦大学交换。在国内读小学初中、在新加坡读初高中的她,先后经历四个国家的不同教育体制。在四个“战壕”里“打仗”的体验教会了她什么?她从中得到了哪些感悟?一起来看!
作者:派哥;本文来源:公众号“南山NanShan”(ID:nanshan_wechat),文章略有删减。如果您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今天想谈谈的是我经历过/正在经历的的四个教育系统——中国、新加坡、美国和英国。我小学初中都在国内,又在新加坡重新读了2年初中以及高中,美国上大学,此时此刻正在英国交换。
首先声明,我的经历绝对有偏颇的地方,因为我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经历过完整的教育(比如说我并没有参加过中国的高考或者美国的SSAT)。
希望大家看到不准确的地方多提出意见,或者一笑而过。就当作是一名“幸存者”在回忆自己之前在不同“战壕”打仗的故事好啦。
关于中国教育
- 以德育才
“以德育才”,是第一个浮现在我脑袋里的词。
在国内的15年,当年初中的全等三角形证明早已全然忘记,但是从小学到初中,无论是语文课本中的历史故事,还是班会课的讲座,都循循善诱抑或是“简单粗暴”地教导我们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
虽然如今社会上还是有很多败类,但是学校教什么,和家庭抑或是个人的影响,是两码事。起码从内容上来看,从语文到思想品德到历史到班会课,中华民族5000年的精髓都涵盖其中。
虽然国外也有类似的品德教育,但是方式却只是通过间接性互动形式让孩子体会。和国内的方式比起来,两者皆有其好处和效用。
母校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 群体影响
因为国内的教育系统是东亚通有的跟班制,所以在3-6年的时间内,我们都会和同一组老师、同一群同学打交道。和很多其他教育系统不一样的是,国内的老师可以有机会深度且长期参与到学生的成长中,而我从小到大最感激的,也是我的小学和初中的一些伯乐。
老师之外,国内班级同学间的关系也非常微妙。普通学校大部分还是大班教育:在一个50多个人的群体中,如何找到个人的定位,如何培养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如何探索他人对自己的影响,都是在其他教育系统里面不常有的。
出国后,我常常会对课上一些外国同学的无理取闹而感到无语。我反思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思维?其实追根溯源,是小时候受到的班级影响——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和权利,但如果小时候班上50多个孩子都开始胡闹,事情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说,中国教育教会了我集体生活的方法,让我很小很小就有了探索复杂的人与群体的关系的能力。
- 高效学习
这个点可能会引起很多争议。现在市面上通俗的论点都是国内的教育死记硬背,缺乏创新。我认为虽然其存在一定有其道理,但想必每一个后来出国读书的孩子脑海里都曾经浮现过一句话:“我好想念我初中的数理化老师啊”!
的确,其实数理化和文科/社科的学习是非常不一样的。
文科和社科关键在多读多交流,自学可以成材。
但是数理化,尤其在早期,就像建立金字塔,底层基础太重要了!国内老师在教导数理化的方法上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多复杂的概念都可以让最迟钝的孩子理解,举一反三的技巧来得比徒手画圆还要精彩。再配合错题集和万能教材,一直到我这个年龄,我觉得我还在啃国内小学初中的数理化老本。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词汇叫“advantages of backwardness” (后发优势),大概意思就是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发展起来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模仿学习发达国家的方法,购买科技成果、吸取教训。
同样的,在某些科目的学习中,一开始每一个人都处于落后的阶段。所以个人觉得早期的“模仿”和“吸取经验”,可以让更多人——而不只是天才——更有效地打好基础,有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未来。
关于新加坡教育
- 亚西兼并
这里的亚指的是亚洲,更准确地说是咱们东亚,也是地球上出虎妈牛娃的地方。
东亚的考试和学习难度想必大家一定感同身受,其痛苦常常与西方国家的“快乐教育”相对比。而所谓的“快乐教育”除了教学方法上的不同,也有内容上的不同,比如说会有很多体育项目、社区活动等,看似让孩子的生活更加天真烂漫、丰富多彩。
在新加坡的四年,我深受这样的亚西兼并文化的“荼毒”。
简单来说,压力增了一倍,有种边高考边上美国私立高中的感觉。
学习难!考试难!还必须每周投入很多时间在课外活动上。
而且,体育项目和社区活动不是“参与就好”的精神,而是“一定要做到最好”的拼。我的生活的确更加丰富多彩了,但绝对没有天真烂漫,凌晨睡觉是常态。
但你问我我真的不开心吗?其实我每时每刻都很开心。如果说中国的教育打好了我的人格基础,新加坡的教育通过亚西教育的优势将我培养成了一个能在高压环境下飞速成长和独立的人才。
所以,“荼毒”这个词,其实我是抱着感恩的心情说的。
母校新加坡莱佛士书院
- 社会价值
其实这一点想必所有教育系统里都会有。然而我个人世界观的形成,也就是15-18岁这个关键阶段,是在新加坡度过的,所以就简单聊聊新加坡教育系统如何成功给孩子培养了一个健康的世界和社会观。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种族和谐。众所周知新加坡有华裔、印度裔、马来裔和少数的阿拉伯裔以及欧洲裔。而在多民族社会里,种族问题应该是最棘手不过的了,但是新加坡的社会整体来说种族问题并不显眼,且社会非常稳定。
回想那四年受过的教育,无论是每个学期都会举办的种族和谐日,还是平时老师会批评食堂里分种族吃饭的现象,抑或是政府下法令推行每一个人对母语的学习,新加坡的教育让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其他族裔的时候,就有了一个非常健康和平等的心态。
种族问题只是新加坡的社会问题之一,但是个人觉得它的教育是非常有效地培养了公民正确对待以及处理这个问题的思维,为长期的社会发展和稳定打下了基础。
- 自学能力
在新加坡高中,课程形式和英国大学一模一样,分为“讲座”和“小班练习”,课本内容都是讲座课里在一个100、200人的大教室里学的,而小班练习则是通过习题和答疑巩固知识。
很多孩子第一次来到英国或美国的上大学会很不适应,因为班上人实在太多了。有一些基础课比如编程入门,大的学校可能会有500人,简直跟听交响乐一样。
在这种类型的课上,成功学习的技巧无外乎自己提前预习,上课积极参与查缺补漏,因为老师不可能跟着你的速度走。
所以,在新加坡的高中教育中,自学能力是非常被强调的一个技能。个人认为这个技能在这几年大学生涯中让我受益匪浅。
关于美国教育
- 尊重不同
首先我要声明我对美国的教育系统的感受也许只局限于大学这个环境。美国大学应该算世界上最多样化的教育系统了,有不同国家和背景的人。而美国的大部分小学初中高中都没有这样的前提。
在美国的大学,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尊重别人的不同,也尊重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前者是无论对方说什么、如何说,为什么说,整个集体环境让我学会了先倾听再下结论。
一开始,我有点不适应很多人以“I feel that…” 的开头发言,因为我觉得不够客观,太偏个人。但是后来我发现,这未尝不是一个鼓励每个人发言的方法。也许你不需要学富五车才开口,就算你的想法很幼稚,很不一样,也可以表达出来。
美国大学的环境很奇怪,融入方法貌似有两种,第一种是摒弃自我完全成为所谓的主流校园文化,第二种其实是保持自我,这样才能突出。
这两种方法看似矛盾,但若仔细想想,其实都强调了作为一个 “个人”可以有的光芒,无论你是背靠闪闪发光的主流标签,还是自己鹤立鸡群不管他人看法。
- 热爱所做
美国大学里的教授,都是真的热爱他们所教的科目。热爱到什么境界了呢?热爱到无论我问多么无知的问题,他们都会特别细心地解答。热爱到无论我抛出的问题有多么不清晰,他们都可以和我谈笑风生2个小时。热爱到因为这个领域,所以他们会热爱想了解这个领域的学生,倾尽所能地帮助、引导我们。
中国有句话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前也谈到国内的老师经常给我一种伯乐的感觉,有时候甚至像亲人,我尊敬的同时充满了感激。但美国大学的教授却像好朋友,也正因如此,他们对所教学科的热爱也会传染给学生,甚至可以说是“同伙压力”。
有时,如果我是为了简单得分而上一门课,到第二节课的时候如果我都没真心喜欢这门课的内容,我往往会因为愧疚而退课。因为课上最重要的“同伙”那么慷慨激昂倾尽心血,而我只是泛泛而已。
达特茅斯学院
- 个人价值
这里说的个人价值是指,无论你有什么能力和背景,美国大学的环境都会鼓励你实现自己的价值。
通过什么方法呢?学生参与。比如说,达特茅斯的很多学校项目例如抗争性骚扰、第一代大学生、环境保护等等,看起来像是传统意义上学校领导层可以做的一个从上往下的改变,但其实所有环节都是由学生参与。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大一时觉得自己并没有任何“做事情”的能力,但是通过这些学生参与的小项目一步一步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及领导能力。
与此同时,也培养了我对达特茅斯的感情。因为这个校园有我出的一份力,而我则是校园的一份子。
在面试时,我说到的事例大部分都是校园上的参与和贡献。理由很简单,如果在校园这么小的一个平台上,你通过运用资源和个人能力创造了这么多改变,我们有何理由不相信你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有更多的资源和更高的个人能力后,不实现自己的价值抑或是改变世界呢?
截图为学校领袖能力和多样性中心招募学生大使
关于英国教育
首先我想先解释一下,我对英式教育的理解比较局限。在新加坡,我的高中是英校,有英国学校的传统和风气。课程也是政府专门设立的英国老师代课的人文竞赛班,这是我对英式教育最初的印象。虽然我现在在英国交换,但时间还不长。所以就这两段经历拼凑出来的感受,简单谈谈。
其次,欧美教育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就不一一阐明那些一样的特质。这里会着重谈几个和美国教育感受不同的点。
- Old School思维
Old school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比较权威和保守的理论派,不存在任何正面或者负面的含义,只是一种思维方式。
高中时,历史老师是一个爱尔兰人。在教我们历史的时候,他把所有可以想到的理论都搬了出来。后来和美国同学在交流同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我发现我的理解更加理论派所以中立,而他的比较一面性。
所以说,权威和保守的理论派思维是英式教育给我的最大的财富。以史为鉴,也许感觉不够激进和创新,但是在看待很多现在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回到理论,先了解有没有前人的知识和经验。
虽然英国的大学课堂上交流并没有那么多,但是互动的方式更加像古代孔子和学徒的关系,教授都满腹经纶充满阅历,而作为小白的我却很享受记录下每一句充满启示的解释。
现在交换的学校伦敦大学学院
- 真实社会
这个词的意思其实是说英国的大学和很多美国的大学比起来,更像是一个真实的社会。不会一直有人耐心回答你的问题,因为学生太多了;也不会有人愿意一直花自己的时间来帮助你,因为教授会把私人时间和工作时间分的比较开。
美国大学虽然关注学生,却惯坏了学生。前几周刚来伦敦大学学院的时候,我整个人是懵的。新生访校的组,大到我中途遗失了我的领队,没有人告诉我下一步要做什么,打印时也没人提前跟我说默认是彩打。习惯于被巨婴式呵护的我,在第一周获得了无数个负责交换生老师的白眼。
后来我意识到,这些东西原本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大学都是大学生自己应该掌握的技能,我都没有。羞愧难当,大学都过了一半了,我竟然还是如此被保护在一个象牙塔里。
我觉得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刚上大学能被呵护,但慢慢要学会独立。毕竟在真实的世界里,没有人有义务帮助你。
- 以 礼待人
这一点相信任何在英国生活过的同学都会有感觉——无论大家心里怎么想,表面上一定要做到十分非常极其有礼貌。我们的直接,可能在教授眼中就是不礼貌;我们的质疑性提问,可能在同学眼中就是挑衅。
我特别期待自己的改变,也特别欣赏以礼待人的沟通方式。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如果可以在英国的这几个月被同化一些,也算是个人性格的一点点完善和成长吧。
意犹未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