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面对疫情体温传感器国产替代保障产能,政府助力解决生产难题

时间:2020-01-28 02:23: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面对疫情体温传感器国产替代保障产能,政府助力解决生产难题

集微网(文/Kelven)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爆发当中,除了湖北武汉重灾区的物资紧急需求外,随着全国30多个省份紧急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物资短缺已成为全国的问题。测温仪作为防控疫情的最重要的设备,其依旧面临着巨大的临时缺口。

正值春节放假时期,防控物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疫情发生后,工信部等多个政府部门已经采取多项复产、物资调控等措施强化防控物资保障工作。

据集微网了解,厦门烨映电子作为国内第一家掌握红外体温计传感器核心芯片的企业,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其加班加点开足马力进行红外体温计传感器的供应。烨映电子已经开始向湖北省向国家请求紧急支援红外测温仪5000套供货,我们也从武汉前线消息了解到大部分的红外体温计均是由烨映电子供应核心传感器芯片。

打破国外垄断

烨映电子成立于2016年3月,同年11月便成为国内率先掌握智能热电堆红外传感器核心芯片技术的公司,其自主研发的热电红外传感器产品成功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并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

尽管在外人看来,烨映电子仍然很年轻,但对于智能热电红外传感技术的研究,创始人徐德辉早已开始了十年之久。徐德辉在研究所做MEMS智能热电红外传感器技术研究,初时集中于基础研究层面。

毕业后,徐德辉留在了研究所继续从事微纳传感技术研究工作。他回忆:“当时我们在研究所发表论文的时候,在国际上是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也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国外科研人员经常来信索取论文和讨论交流研究成果。但是和产业接触时,却发现国内的产品全部都是国外进口的。”

由于拥有多年的技术研发背景,却看到国内市场的产品被国外垄断,于是徐德辉离岗创业,烨映电子成立,开始了将智能红外传感技术从研究所向市场智能红外传感器产品转化转移行动。

据徐德辉表示:“2003年SARS国内红外体温传感器100%依靠进口,国内红外体温计厂家无法分配到传感器,市场供应严重不足,导致红外体温计价格非常高,无法广泛用于非接触体温监测的SARS防控。

在SARS期间,国内尚无体温传感器芯片企业。国外芯片供应优先级中,中国企业排在欧美日台之后,当时国内虽有部分红外体温计企业,但受限于芯片供应无法生产,中国只能从海外进口了20多万只红外体温计。

对此,烨映电子进行了技术指标和技术路线研究。首先国产传感器芯片技术指标上实现了突破,其后需要在技术路线上下功夫,最后还需要实现国内自主可控的供应链,这样才能避免让外国企业“掐脖子”。

烨映电子建立开发的《环境温度免校准的热电堆红外传感器》,将传感器精度提高了25倍,针对耳温枪结构采用全对称设计改善产品热稳定性,使得红外体温计在性能指标大幅提升的同时,生产效率提高几十倍。

此外烨映电子依托自主研发的CMOS-MEMS技术,充分利用IC产业分工明确的特点,将红外传感技术融合到集成电路里做产品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将各个工艺生产分切给最适合的供应商。

借助IC产业里的先进技术和产业链优势,更快地完成技术向产品转移转化,并可同时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徐德辉认为:“国外的技术路线,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是一样的,为了做某个产品去研发一个技术,然后建造一个工厂,专门为生产该产品打造一条流水生产线。这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产品迭代速度慢。”

烨映电子虽然在技术上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但国内没有配套的产业链,无法将技术转化为批量的产品。徐德辉表示:“为建立自主可控的自主产业链,烨映电子采用“Semi-Fabless”模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工艺控制文件,并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教会国内供应链的相关企业,培育国内红外体温传感器产业链。

三步走下的烨映电子不仅成为了国内第一家掌握智能热电堆红外传感器核心芯片技术的企业,也成为国内第一家建立起产品生产制造配套的供应链的企业,其智能热电红外传感器产品成功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

国内已经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国产红外体温计的市场占比已接近20%。通过这次疫情的体外测温仪的市场需求激情情况,对于传感器芯片生产厂家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国产完整的产业链背景下,国产的红外测温仪厂家能够获得安全并能保障的传感器芯片供货,同时对于提高红外测温仪的国产化芯片率也有好处。

政府助力解决生产难题

这次疫情发生在传统的春节假期中,红外测温仪需求暴涨,但受春节假期影响供应链上的所有的企业都在春节假期,无人上班,产能无法迅速恢复。“红外温度计,是需求量最大的产品,我们这边2月份的订单比平时增加了接近3倍。”烨映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徐德辉向集微网介绍,“平时的订单量大概是100多万颗芯片,现在2月份的订单已经接近400万。”

徐德辉接收集微网采访的时候表示:“以封装代工厂为例,烨映共有3个封装代工厂,在春节期间已经重启了位于重庆的中国电科重庆声光电航伟公司的生产工作。工厂许多员工在本月18-19日已陆续返乡过年,但接到任务后,中国电科重庆声光电航伟公司发挥央企使命担当,积极配合,很多员工都已回到岗位加班,目前重庆生产线已在全力生产中。”

虽然工厂的人逐步到位了,但是产能暴增导致原材料需求量也暴涨,配套厂商面临产能准备不足的问题。在原材料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原材料配套厂商已经积极调配产能,优先保障红外体温传感器的原材料生产。

此前徐德辉分析指出,“我们极限产能是500万,如果防疫物资需求进一步增长,可能需要政府出面协调解决生产设备、封装产线的供应,才能在短期内再次扩充产能。”

据了解,面对物资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徐德辉表示:“部分供应链上的企业因为园区疫情管控措施,有提前复工的困难,而工信部相关领导积极协调各地政府,确保了供应链上企业的提前复工。

此外部分企业员工存在“恐慌”心理,不敢复工,针对此情况,工信部的协调也让大家了解到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消除了员工的“恐慌”心理,极大的鼓舞了士气。

徐德辉认为:“工信部的协调充分发挥了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诚然,面对这一波重大的疫情战役,没有了政府的调度管理能力是不能把事情做好的。

“我们第一时间就向厦门海沧的安氏兄弟医疗器械公司供应了一批红外传感器;23日当天,传感器出货量达100多万支。”徐德辉博士告诉记者,位于厦门海沧的烨映电子公司得到了政府的有效保障和帮助。

据了解,2016年下半年,新一届海沧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坚持实业立区,高起点谋划产业发展,在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明确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作为支撑未来区域发展的支柱产业推进。(校对/LL)

上一篇: 全球股市大跌,富时中国A50正常交易,A...

下一篇: 原创真实版的鬼子进村:村民以为不杀日军是...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