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杨梅黄酮的药物研究

时间:2021-06-03 12:10:0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杨梅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属多年生常绿乔木,是我国南方良好的经济生态树种,为长江流域以南的特产,杨梅果实甜酸可口,自古以来就被用于食疗。杨梅除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外,还含有丰富的花色素和类黄酮成分,近年来杨梅提取物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杨梅黄酮是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杨梅黄酮又称杨梅树皮素、杨梅酮,属于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发现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防止血小板聚集以及抗癌防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抗氧化活性

研究发现,利用3%浓度胆碱水进入小鼠体内产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肝氧化应激,结果显示高摄入膳食胆碱能诱导肝损伤,而杨梅黄酮可以通过增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减少肝脏丙二醛(MDA)的含量来改善胆碱诱导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肝损伤。研究表明,杨梅黄酮可以阻滞新生鼠因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导致的心肌中SOD、GSH-Px的活性降低,使其活性升高,减少 MDA、ROS的生成,还能够减少因缺血再灌注而致的大鼠肌酸激酶的释放,减轻心肌损伤。杨梅黄酮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呈现较好的抗炎效应,能降低NO、髓过氧化物酶(MPO)和MDA,同时提高 SOD、GSH-Px的活性。

抗炎

炎症是当各种损伤因子作用于机体时,做出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TNF-α(肿瘤坏死因子)和 IL-12(白细胞介素)是目前公认的重要的炎症因子。研究 表明杨梅黄酮类化合物由三个环结构(A、B 和C)组成,其中C 环上的 3-OH 基团对抗炎活性至关重要,C-末端的特定位点磷酸化破坏了细胞表面和细胞骨架之间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使得肌动蛋白结合位点可接近,C 环与肌动蛋白在细胞骨架中交联阻止炎症介质的分泌。有学者通过角叉胶方法诱导的足水肿模型来检测杨梅黄酮抗炎活性,分别在诱导之后 2、4、6 h 检查足垫肿胀程度,结果显示经杨梅黄酮处理的水肿明显减轻,它能减少 IL-12和 TNF-α 的释放缓解由角叉胶诱导的急性炎症。杨梅黄酮的抗炎作用与抑制一氧化氮(NO)的合成有关。杨梅黄酮可减弱小鼠的水肿、前列腺素水平及血清中亚硝酸盐水平。有学者发现 50 μmol/L 的杨梅黄酮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抑制作用约为 40%,对环氧化酶(COX-2)蛋白的表达抑制率为 80%,浓度为25  μmol/L 的杨梅黄酮可抑制 TNF-α、IL-1、IL-6、前列腺素E2(PGE2)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

抗菌活性

研究发现,杨梅黄酮可通过减少重要的毒力因子编码基因表达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毒力,包括蛋白酶(rgpA,rgpB 和KGP)和黏附素(FIMA),杨梅黄酮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单核细胞 NF-κB的激活;此外,还能抑制炎症分子 IL-6、IL-8 的分泌及减少 MMP-3 的蛋白表达。杨梅黄酮抗菌机制可能与其抗氧自由基能力有关,发现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宿主细胞的炎症反应具有双重作用;另外杨梅黄酮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表现出较高的抑制活性。

降脂、减肥

研究表明,杨梅黄酮可以通过增加脂肪酸氧化,抑制体质量的增加和机体脂肪蓄积,达到降脂减肥作用,杨梅黄酮可通过上调高脂模型大鼠肝 脏 PPARα 和下调 SREBP1/2的表达,从而增加脂肪酸氧化作用。杨梅黄酮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 3T3-L1 前脂肪细胞分化,并下调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 α 和 PPARγ的表达水平,这两者都是主要的成脂转录因子。另一方面,杨梅黄酮对完全分化的脂肪细胞中甘油的释放剂量呈依赖性增加,表明对脂肪细胞的脂肪分解有刺激作用。此外,在脂肪分解过程中,通过下调 Perilipin 和增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磷酸化水平的 mRNA水平,释放c-Jun 氨基末端激酶和p38。这些结果表明,杨梅黄酮可以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和促进脂肪细胞脂解,从而达到减肥的作用。

肿瘤抑制作用

杨梅黄酮的抗肿瘤活性主要表现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干扰肿瘤细胞信号转导以及抑制肿瘤侵袭、转移等作用。研究发现,杨梅黄酮能诱导 HCT-15 人结肠癌细胞的凋亡,可用于人结肠癌药物的开发,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 BCL2 相关X蛋白/B细胞淋巴瘤的比例,诱导线粒体凋亡因子的释放。

另有研究发现,杨梅黄酮能通过诱导 DNA 双链断裂,内质网应激,导致卵巢癌细胞株 SKOV3 细胞凋亡,其抑制 SKOV3 细胞活性呈剂量依赖。杨梅黄酮通过作用 MAPK/ERK、PI3K/Akt 和其下游的信号转导 Wnt/β-catenin 通路抑制肝癌的发生发展,通过抑制 PAK1 蛋白导致 RAS 介导 Wnt信号减速,诱发内在 caspase 介导的线粒体凋亡。杨梅黄酮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和 Akt/p70s6k1 通路诱导肝癌 HepG2 细胞凋亡。采用食管鳞癌细胞 EC9706 和KYSE30建立裸鼠食管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发现杨梅黄酮通过MAD1及RSK2 通路诱导EC9706 和KYSE30 细胞的凋亡,对裸鼠食管癌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杨梅黄酮能通过阻断细胞周期中 G0/G1 期和 G2/M 期的过程,抑制人口腔鳞状细胞癌 SCC-25细胞的生长。杨梅黄酮有作为胃癌治疗药物的潜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结合 RSK2 的结构位点,导致 Mad1 的表达增加,抑制 HGC-27和 SGC7901的细胞增殖。杨梅黄酮能够激活人乳腺癌 MCF-7 细胞中的 PI3K/AKT/ERK 这条信号通路,此信号通路在肿瘤的生存与耐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注:原文有删减

参考资料

[1]李瑶,刘垚,王振滔,范红艳. 杨梅黄酮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7,04:301-304.

[2]江素鑫,来永巍,李瑶,王梦楠,张曦文,李乐乐,张强,范红艳. 杨梅黄酮提取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02:15-20.

[3]谢璟,郑炎焱,陆千琦. 杨梅黄酮药理研究新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7,08:1211-1213.

来源:新浪医药。

上一篇: 扩围!多类耗材正式纳入集采:骨科、人工晶...

下一篇: 又一批药店 暂时不用配执业药师了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