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医校长饶毅团队“论战”港大金冬雁:新冠病毒越变越弱?长新冠症状到底有没有?
时间:2022-12-08 12:00:5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饶毅团队论战金冬雁:新冠的事实是怎样的?
这两天学术界风波涌起,特别是随着国内放开信号逐渐明显,不同学者带着不同角度的顶级期刊文献,进行了一场新冠事实的大辩论。
这其中影响最深远、动作最大的便是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团队针对香港大学金冬雁教授的一些言论,展开的一场学术论战。
金冬雁教授到底对媒体说了什么,竟惹得饶毅团队如此激动、不惜花费巨大精力也要对金冬雁教授一一反驳呢?
我们搜索了相关文章和视频,大致了解到金教授的一些观点,例如:
1.奥密克戎是为了适应人体有抵抗力的环境而产生的,与生俱来其致病性必然是大幅度降低。也可以说,它以降低致病性作为条件或代价,提高了免疫逃逸性,以便在已经有免疫力的人里头,还能够生长复制,所以会越来越弱。
2.绝大多数奥密克戎感染者表现为典型的流感样症状,主要影响上呼吸道,与流感及普通感冒无异。不做抗原或核酸检测,已经很难区分新冠病毒、流感病毒或者其他引起普通感冒的鼻病毒或冠状病毒感染。奥密克戎的无症状感染及轻症的比例显著提高,占总感染人数的99.5%以上。
……
金教授的话普通民众很受用,浅显易懂,也迎合了很多人的心理。但作为一个追求真理的专业学者,饶毅团队显然不满意,其在公众号表示:“我们反对部分人不懂装懂,或者打着科普的旗号、利用春秋笔法隐瞒或者选择性采信部分科学事实与数据,过度渲染或者过度轻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体的严重性,意图在公众中建立错误认知来达到影响公共卫生政策的目的。”
随后,饶毅团队拿出了一系列论文,一条一条进行了反驳。
饶毅团队表示,奥密克戎确实是专精于免疫逃逸的毒株,致病性相对以前毒株较低,但就此认为新冠病毒的进化一定是朝着更低致病性以及更高免疫逃逸能力进行的,未免过于偏颇。
南非德班市非洲健康研究所研究人员于2022年11月28日发表了一项新研究,研究团队观察了感染Omicron的长期新冠患者的定期血液样本。
他们对患者确诊新冠后不久的血液病毒样本进行测序,之后分别在确诊第一个月内以及每隔三个月检测一次,以研究病毒基因构成的变化,以及被感染的人体细胞的行为方式。
研究显示,当病人第一次感染Omicron时,约有4%被感染的人类细胞死亡。大约是2019年底首次出现新冠病毒浓度的三分之一,该毒株杀死了大约12%的受感染细胞。在诊断后的第六天,不到6%的细胞被检测到死亡。到第20天,这一比例增加到近7%。然而,代表疾病严重程度变化的细胞死亡频率在第190天再次飙升至近10%,和原始株的死亡频率大致相同。
科学家表示,这显示下一个主要的变种,不一定像Omicron那样温和,这一发现让研究人员感到震惊。因为他们之前一直假设Omicron和以前的变种相比会相对温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毒株的毒性和感染性也变得更低。
但现在的研究似乎显示如果允许新冠传播越多,就越能复制和变异,因为每一次新冠感染都为病毒提供了改变其特性的机会。
实际上,从原始株到Delta VOC,病毒的致病性并未减弱。新冠病毒完全可以既向致病性更强的方向变异(原始株→Alpha→Delta),也可以沿着增强免疫逃逸能力的方向进化(奥密克戎)。
我们看到奥密克戎致病性减弱了,很大程度上其实不是奥密克戎内在致病性与德尔塔的区别,而是过去这一年全球人群免疫基础变化带来的疫情走势变化。
对于第二个观点,饶毅科学反驳称,Omicron感染和流感的症状虽有部分重叠,但也存在显著的不同,特别是流感并未观察到大规模的后遗症,而新冠后遗症(long covid)的存在,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
例如,华盛顿大学 Ziyad Al-Aly 的大队列研究发现了新冠感染对多种疾病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的提高;耶鲁大学岩崎明子和斯坦福大学 Michelle Monje 团队的研究指出轻症感染也可能造成神经系统损伤。
长新冠症状在阳性人群中不足0.31%
好了,饶毅团队对金冬雁教授的质疑和论战就到这里,他们还讨论了很多很多,不再赘述。让我们自己查一查、看一看最近的长新冠研究。
新冠流行不过三年,长新冠方面的研究不多,一般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结论也都是有一定长新冠症状的风险,但以十分肯定的口吻说绝对没有或者绝对有都是非常不科学的。
以最全数据JAMA上的一篇研究为例。
这项研究由世卫组织牵头、全球医学科学家合作完成,最终纳入了22个国家共120万COVID-19确诊患者自我报告的随访情况。
该研究对于新冠长期后遗症(Long COVID-19,长新冠)的定义为:患新冠3个月后还有症状,且持续最少2个月。
研究发现,在有症状的 SARS-CoV-2 感染 3 个月后,3 个自我报告的长期后遗症症状群中至少有 1 个后遗症的比例为 6.2%。
其中 3.7% 有持续性的呼吸问题,3.2% 为持续性疲劳并伴有身体疼痛或情绪异常,2.2%有认知水平异常。
到患病12个月时,0.9%的患者仍有长期后遗症。
同时,该研究还发现,COVID-19住院患者的长期后遗症比例更高,3个月时达27.5%(住院患者) vs 5.7%(非住院患者);12个月时为11.1%(住院患者) vs. 0.7%(非住院患者);ICU监护患者的长期后遗症更为严重,3个月时达43.1%;12个月时为20.5%。
看到这篇研究,我想大家真的不需要害怕,在有症状的人群中,3个月后出现一个长新冠症状的比例才6.2%,而国内最新一波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超过95%,那么所有感染新冠的患者中3个月后出现一个长新冠症状的比例仅0.31%。
而且,JAMA研究中的新冠变异株都是奥密克戎之前的毒株,且参与研究的样本很大部分都是重复感染的患者,患者所报告的长新冠症状后经分析很多都是心理因素使然。
因此,可以推测,奥密克戎毒株新冠康复者3个月后出现一个长新冠症状的比例一定远远小于0.31%。
为何部分研究团队表明新冠危害小、没有后遗症,
而有的团队却发现事实相反?
但肯定有人好奇,为什么严肃的科学研究会反复横跳、五花八门呢?一会有研究说新冠危害小、没有后遗症,一会又有新研究发表说新冠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遗症,还会出现除了呼吸系统之外的病变。
真是搞不懂,到底什么才是真理和真相呢?
近期,一项发表在Nature 上的文章How common is long COVID? Why studies give different answers 解释了为何长新冠研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文章表示,一直在关注长期COVID研究进展的人,大概已经对这种现象见怪不怪了,因为不同研究报告的数据多少有点出入。
不同的研究结果对长期COVID的定义差别、用于研究它的不同数据类型、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方式,都会让一些基本问题得到相去甚远的答案,令公众和决策者困惑不已。
文章举例,倘若知道长期COVID的患病率是多少、疫苗或再感染或最新的新冠变异株会如何影响长期COVID的患病率,那么政府就可以制定新冠的一些政策。但是一些断断续续又参差不齐的研究结果很容易让人混淆,当有这么多不确定时,别人自然就很难充分信任这些结果。
文章表示,部分问题出在对长期COVID的定义上。目前,长期COVID和200多种或轻或重的症状相关,轻则生活不便,重则使人衰弱。长期COVID的持续时间也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还有令人烦恼的复发问题——有时会在看起来康复的几个月后再度发作。
各方对长期COVID的定义和诊断问题尚未取得一致。世卫组织在2021年发布过一份共识,但在病人代表或研究人员群体中并不受认可。很多研究依然在使用互不一致的标准定义这种长新冠疾病,从而对长新冠患病率的估算范围也从5%一直到50%不等。
另外就是样本数据不足,文章称,研究长新冠症状时几十万的样本根本不足,就算超过100万也难以让人信服,我们需要采集不同的数据源,这些很大的数字加上一些医疗记录提供的数据类型,让研究人员可以开展复杂的统计学分析,将冠状病毒感染者的人口统计特征与未感染的对照组进行仔细匹配。
有幸的是,临床流行病学家Ziyad Al-Aly利用职务之便,拥有一个让许多研究人员梦寐以求的宝藏: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VA)的数百万份电子医疗记录。
Ziyad Al-Aly就职于退伍军人事务部圣路易斯医疗保健系统,他利用这些数据,对长期COVID(long COVID)的难题发起了挑战,其团队通过研究超过1300万人大样本,他们最近发表的研究结果让一些研究人员非常吃惊:接种过疫苗再感染新冠的人出现长期COVID的概率只下降了约15%——大大低于认为疫苗能将这一风险减半的其他结果。
这表明我们需重视并提防反复感染。
Nature新研究:百万人研究,反复感染新冠,器官衰竭和死亡风险大增
RSNA:感染新冠,可能会导致长期肝损伤
虽然对于国内来说,长新冠症状不足为惧,但这是建立在国内没有重复感染、且依旧保持较高水平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下。
笔者在查阅论文的时候,突然发现最新的科研中有好几篇关于反复感染的研究,且研究对象都是百万级以上的大样本数据。
2022年11月10日,美国华盛顿医学院研究团队于Nature Medicine发表了一篇题为Acute and postacute sequelae associated with SARS-CoV-2 reinfection 的论文。
研究人员分析了共纳入443588名初次感染、40947名两次或多次感染和5334729名未感染的参与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了感染病毒后的前30天内和6个月内死亡、住院、“长新冠”风险。研究中的再次感染发生在2020年6-2022年6之间,这段时间美国主要流行毒株为Delta和Omicron;在再次感染的人群中,92.8%的人两次感染,6.3%的人三次感染,0.9%的人4次或以上感染。
研究发现,反复感染新冠,会显著增加器官衰竭和死亡的风险,风险随着每次感染而增加。包括易患影响肺、心脏、大脑、血液、肌肉骨骼和胃肠道疾病,还会导致糖尿病、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死亡。与仅感染一次的参与者相比,再次感染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17倍,住院风险增加3.32倍,并且至少有一种“长新冠”的风险增加2.1倍。
另外,研究还发现,不良健康结果的风险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与未感染的对照组相比,仅发生一次感染的人发生至少一种“长新冠”风险增加1.37倍,两次感染的人风险增加2.07倍,三次或以上感染的人风险增加2.35倍。
研究提醒人们应该保持警惕,以减少再次感染的机会。
12月1日,波士顿大学研究团队发表在北美放射学会(RSNA)上的一项新研究 COVID-19 Patients Show Liver Injury Months After Infection 令人有所感悟。
该研究团队分析了波士顿大学医学院2019年-2022年间的131名样本,包括新冠大流行之前的50名对照组、大流行期间的31名新冠阳性患者以及大流行期间50名阴性对照组。
所有人都接受了超声弹性成像,弹性成像是一种使用声波来测量组织硬度的专门技术,新冠阳性患者在弹性成像前至少12周的新冠检测结果为阳性。
结果显示,新冠阳性患者肝脏平均硬度为7.68 kPa,新冠大流行前的对照组平均为7.01 kPa,新冠期间的对照组平均为5.99 kPa,新冠阳性患者的肝脏硬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肝脏硬化是肝脏损伤的标志,炎症和纤维化可导致硬化。随着硬化的加深,健康的肝组织逐渐减少,肝脏无法正常运作,最终可导致肝癌和肝功能衰竭。
现结果表明,新冠感染与肝脏硬度增加有关,纤维化的积累可导致肝癌和肝功能衰竭,这可能会导致长期的肝损伤。
下一步,研究人员会将更多的大样本纳入研究中,以确定肝脏硬化和新冠感染的关系。
除了科学研究,听听临床一线专家的意见
奥密克戎毒力接近季节性流感
广州16万感染仅4例重症,更无死亡
政策转向已经确定,谁也不能改变什么,只希望能有更多的大样本研究结果出炉为我们后续的防范指明方向。
至于现在新冠的致病力到底如何,或许已经不再重要,现在的防疫策略已经不适用了。
现在让我们走进临床一线,不再纠结一些论文研究,仅从参与奥密克戎一线救治的临床医生的切身体验出发,看看他们认为新冠的事实如何。
人民网于近日专访了部分在一线救治的临床专家,看看他们如何看待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
针对人民网的提问:从近期一线救治情况看,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重症率高吗?一线救治专家进行了回答。
他们表示,随着病毒变异,以及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奥密克戎导致的住院率、重症率、病死率都在大幅降低。
从当前全国病例来看,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嗓子不舒服、咳嗽等。无症状和轻型大约占了90%以上,普通型(出现肺炎症状)已经不多,重症(需要高流量氧疗或接受无创、有创通气)的比例更小。
这与武汉保卫战期间新冠病毒原始株导致的症状有很大不同。当时,重症患者较多,一些青壮年患者的双肺也会呈白色,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但本轮疫情期间,从北京的定点医院救治情况看,真正因新冠肺炎导致要插管上呼吸机的患者只有少数几例。
另外,从广州疫情来看,一线专家得出了结论:
①奥密克戎毒力明显减弱,非常接近季节性流感,可防、可控、也可治;
②广州收治了16万多例感染者,没有死亡病例,重症病例仅4例;
③现在阳性病例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少数患者会全身痛或腹泻;
④无症状患者、轻型患者或普通型患者大多数5天左右就能转阴,少数患者10天左右转阴。
笔者认为,国外的一些研究和我们的国情不同,毕竟国内没有重复感染,大部分人连初次感染都没有,且国外研究的毒株太早远。研究很重要,临床实践也很重要,不能轻视长新冠的症状,更不能过分夸大、渲染这种影响。
我们期待有更多更新有关奥密克戎毒株长新冠的研究进行补充,以打消我们心中的恐惧。
最后,我们想做一个调研,恳请您根据实际情况投票:
撰文 | 阿拉斯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