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盘点:2022年中国医学十大进展
时间:2022-12-17 08:59: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22年,正如年初预测的那样,中国医学在多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下面梅斯小编就全面给您盘点一下。
当然,也有一些遗憾,例如国产创新药物泽布替尼头对头比较伊布替尼对CLL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结果发表在NEJM杂志上,但是主要研究者并不是中国人,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均不中国人,因此,遗憾没入选中国医学十大进展。另外,港澳台也有不少医学进展,暂时也没有纳入。
1、高福院士在新冠疫苗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2022年5月5日,知名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研发的蛋白亚单位新冠疫苗ZF2001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3期临床试验。研究成果发表在NEJM上,数据显示防护轻症新冠的效力为75.7%,重症至危重症效力高达87.6%,详细见:NEJM:有效率75.7%!智飞疫苗3期数据惊艳亮相NEJM,WHO专家发述评赞许。同时高福院士还在Cell上发表文章开发下一代重组蛋白疫苗,见:Cell:高福院士等团队开发新一代重组蛋白疫苗!、Cell:高福院士等团队成功设计新一代新冠肺炎重组蛋白疫苗——Delta-Omicron嵌合蛋白疫苗。同时还分析国内灭活疫苗,异源接种,以及重组蛋白疫苗ZF2001接种以后,对最新的omicron的作用,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假病毒测定来评估从疫苗接种者获得的血清样本中针对 SARS-CoV-2 原型 (PT) 分离物和针对 omicron 子变体 BA.1、BA.1.1、BA.2、BA.2.12.1、BA.3、BA.4 和 BA.5 的中和抗体滴度进行检测。 接种者已经接受了三剂在中国广泛使用的两种灭活病毒疫苗(CoronaVac 和 BBIBP-CorV)中的一种,三剂蛋白质亚单位疫苗 ZF2001(使用二聚体受体结合域 [RBD] 作为 抗原),或由两剂 CoronaVac灭活疫苗后,采用ZF2001 异源增强接种情况。见:NEJM:高福院士发文阐述国产疫苗对最新奥密克戎BA.4/5效果。同时,高福院士开展的延长加强针接种时间能够提高接种效果,研究也发表在NEJM上。
2、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治疗方面,吉训明教授团队、胡伟和刘新峰教授团队有突破性成果
2022年10月来自宣武医院的吉训明教授等在NEJM上公布了BAOCHE试验结果,以评估因基底动脉闭塞所致卒中发病6-24h内进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疗效和风险。见:NEJM:吉训明教授团队发现后循环机械取栓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有明显获益(BAOCHE研究)。同时,10月13日上午,国际顶级医学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重磅发布脑卒中治疗的临床研究成果。研究论文题为:Trial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cute Basilar-Artery Occlusion(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血管内治疗试验)。此研究针对动脉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发病12小时内,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能从动脉取栓治疗中获益;相比较最佳药物治疗,动脉取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死亡率。见:NEJM:中国科大附一院胡伟和刘新峰教授发布动脉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有效性和安全性(ATTENTION研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国医疗团队临床研究解答世界性脑卒中难题
3、王建安教授团队和韩雅玲院士PCI术的研究分别发表在NEJM和Lancet上
王建安教授团队发现FFR指导PCI在中度狭窄患者不劣于IVUS
8月3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和首尔大学医院Bon-Kwon Koo教授领导的FLAVOUR研究结果。这是NEJM首次发表中国团队作为主要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研究者发起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见:NEJM:王建安教授团队发现FFR指导PCI在中度狭窄患者不劣于IVUS(FLAVOUR研究)
韩雅玲院士发布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PCI术后比伐芦定高剂量延长注射与肝素单药对比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韩雅玲院士团队在《柳叶刀》杂志发表的“BRIGHT-4”研究,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主要共同研究者是来自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Icahn医学院的GreggW. Stone教授。该研究自2017年12月开始方案设计和准备,2019年2月正式启动入选,历时近5年。克服了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和严峻挑战,在全国87家心脏中心共计入选6016例发病48h内、拟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随机对比了比伐芦定+介入术后高剂量延长注射2-4h与肝素单药两种抗凝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为结束这一领域长期存在的争议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见:Lancet:韩雅玲院士发布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PCI术后比伐芦定高剂量延长注射与肝素单药对比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BRIGHT-4研究)
4、中国发现动物源性感染人类的新病毒——狼牙病毒
2022年8月4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刘玮教授、方立群教授、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王林发教授等人合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文章:A Zoonotic Henipavirus in Febrile Patients in China,报道了在中国山东和河南两省新发现的一种可感染人类的动物源性亨尼帕病毒,并将其命名为狼牙病毒(LayV)。感染者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咳嗽、厌食、肌痛、恶心等。作者指出,目前无法确定LayV的人际传播状况,有必要对其做进一步研究。见:NEJM:中国发现动物源性感染人类的新病毒——狼牙病毒,暂未确定能否人传人
5、四项卒中治疗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JAMA和Lancet上
刘建民教授团队发现卒中患者取栓再通后血压管理下限
10月28日,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杂志主刊在线发表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成功再通后强化降压控制的研究”(英文名ENhance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ANd ThrombEctomy Stroke StuDy,英文简称ENCHANTED-2/MT)。该研究历时4年,由3国合作,国际8个职能委员会全程介入,国内44家卒中中心参与,通过1828次筛选,最终入组患者821例。经2758次标准化随访,5024份神经血管影像,16616次血压记录,近30万条临床数据分析,在世界上首次证实“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血管内治疗成功开通血管后,强化血压管理(<120mmHg)患者临床预后差于标准血压管理(140-180mmHg)”,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再通后血压管理提供了高级别证据支持,有望改写指南并指导临床实践。见:Lancet:刘建民教授团队发现卒中患者取栓再通后血压管理下限(ENCHANTED-2/MT研究)
陈会生教授发现远隔缺血适应能改善急性中度缺血性卒中的预后
2022年8月16日,一项由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辽宁省脑血管病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CDCIA)理事长陈会生教授牵头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RICAMIS研究)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该研究评估了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对急性中度缺血性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远隔缺血适应治疗组的90天内达到较好的神经功能预后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7.4% vs 62.0%),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一来自中国本土的多中心研究成果登上世界顶级期刊,国际上首次为卒中神经保护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开启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的新篇章。见:JAMA:陈会生教授团队发现远隔缺血适应能改善急性中度缺血性卒中患者功能预后(RICAMIS研究)
焦力群教授发表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
2022年8月10日凌晨,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焦力群教授团队领衔,联合中国8家医院共同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CASSISS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历时10年的CASSISS研究在国际上为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提供了新的医学证据。CASSISS研究对比了支架联合药物治疗vs单纯药物治疗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和死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症状性、重度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支架联合药物治疗在预防卒中或死亡方面,与单纯药物治疗相当。见:JAMA:宣武医院焦力群教授团队证实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未见获益(CASSISS研究)
杨清武教授和资文杰教授团队发现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前静脉使用替罗非班无获益
另外,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前静脉使用替罗非班的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临床试验(RESCUE BT)是由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市新桥医院)神经内科医学中心杨清武教授和资文杰教授团队联合全国54家医院协同开展,是全球首个探讨静脉使用替罗非班是否可以进一步改善接受血管内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结局的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见:JAMA:血管内治疗前经静脉使用替罗非班并不显著改善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结局(RESCUE BT研究)
6、马骏、孙颖团队发现低危鼻咽癌可单纯放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孙颖团队牵头,联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共5家单位,共同完成了一项在低危鼻咽癌患者中单纯放疗对比同期放化疗的前瞻性III期临床研究,首次创新低危鼻咽癌患者“减毒”治疗策略,显著改善了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见:JAMA:马骏、孙颖团队发现低危鼻咽癌可单纯放疗
7、程颖教授牵头斯鲁利单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结果发表
2022年9月27日,由程颖教授牵头的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ASTRUM-005研究,刚刚发表在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成为全球首个登上JAMA主刊的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ASTRUM-005研究是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H药汉斯状®(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Ⅲ期临床研究。见:JAMA:斯鲁利单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获最长OS结果(ASTRUM-005研究)
8、孙英贤教授团队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项目可以信赖乡村医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孙英贤教授团队的中国农村地区高血压综合管理创新模式及强化降压的大型整群随机对照研究“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项目(CRHCP)”取得重大突破。4月30日(中国时间),该研究的Ⅰ期结果“村医主导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模式可显著提高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率”在线发表于《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上,孙英贤教授为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及第一通讯作者。见:Lancet:孙英贤教授团队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项目(CRHCP)成果发表
9、李挺和李军教授发现局部麻醉不会降低患者术后谵妄风险
温医附二院李挺和李军教授在中国东南部9所大学医院开展,包含950名65岁及以上,需要手术修复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随机接受区域麻醉(脊髓、硬膜外或两种技术联合无镇静;n=476)或全身麻醉(静脉、吸入或联合麻醉药物;n=474)。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术后7天内谵妄事件,次要终点包括谵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亚型、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30天全因死亡率和并发症。研究认为,对于65岁以上需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局部麻醉不会降低患者术后谵妄风险。见:JAMA:局部 vs 全身麻醉对65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的影响
10、限制热量联合限时饮食对减肥的效果结果发表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将139名肥胖患者随机分配到限时饮食组(只在上午8点到下午4点之间进食),并限制卡路里摄入或只限制每日卡路里摄入量。发现在肥胖患者中,与每日限制卡路里相比,限时饮食疗法在减少体重、体脂或代谢风险因素方面并未有更多获益。见:NEJM:限制热量联合限时饮食对减肥的效果分析
当然,除上述研究之外,国内学者还有不少重磅研究,尤其是生命科学相关研究,也均没有纳入。
有关全球2022年十大医学进展,见:梅斯盘点:2022年十大医学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