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 5 方面机制
时间:2023-09-07 20:01: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疼痛定义为由组织损伤等原因使机体产生一种不适的感觉和(或)不愉快的情感。
慢性疼痛为超过一般正常治疗时间,持续或者反复发作超过 3 个月的疼痛;
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相关,并且可产生情绪、心理和社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机体的身心健康,促使机体的一些正常功能恶化。
患有慢性疼痛的患者可能会有情绪障碍、睡眠障碍和社交互动受损。针刺治疗在改善疼痛及其伴发症方面常取得满意疗效。
本文介绍针刺影响疼痛传导路径与中枢、周围调控机制,以及炎症因子、血管调节因子、凋亡因子、自噬因子等在针刺作用下的镇痛调节机制。
一、针刺基于神经传导通路治疗疼痛
外周痛觉信号常通过突触从脊髓背角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机体产生疼痛感觉。
临床多用镇痛药物进行干预治疗以减轻患者疼痛症状,而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中枢内与疼痛相关脑叶的电活动从而发挥作用。
针刺治疗疼痛主要依靠在病理状态下激发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
针刺对穴位的刺激不仅可通过周围神经纤维信号的传导改变中枢调控机能,还可通过直接刺激大脑头部皮质投影区激发中枢调节机制,并将镇痛信号下传至周围神经,共同作用激发自愈机制,改善疼痛症状。
1.针刺影响中枢神经调控
沈巍等研究了颈型颈椎病患者关于疼痛和情绪调控之间的关系,发现疼痛可能导致多个脑区的异常激活和脑功能连接的改变。
持续的慢性疼痛不但可以激活疼痛中枢,还能够激活认知和情感脑区,使疼痛与中枢调控感知觉的辨认、认知和情绪相关。
此外,针刺能通过改变脑叶之间的联系缓解疼痛症状。
针刺刺激穴位时的感觉传导路径与疼痛的感觉路径相似,刺激区的周围神经将感觉信号传至脊髓后角,在髓内继续沿着传导痛温觉的腹外侧索向上传到大脑皮质。
疼痛的传导路径
有研究能佐证上述观点,He 等对患者给予针刺刺激,其颅内各脑叶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反应,据此可以认为脑叶功能区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从而对疾病起到中枢调节作用。
针刺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电活动,引起的2方面改变:
①改变由疼痛引起的颅内各脑叶神经元电活动、灰质环路以及皮质功能区相互作用的联系;
②改变中枢系统内某些通路因子的蛋白表达从而改善疼痛症状,起到一定的中枢镇痛调控作用(公众号:疼痛康复研究)。
因此,进一步确定不同疾病中缓解疼痛的重要穴位以及探究应用头针是否能够直接加强镇痛疗效对患者预后以及非药物治疗手段有重要意义。
2.针刺影响周围神经及调控
针刺对周围神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对治疗内脏疼痛也有一定作用。
针刺能调节背根神经节、脊髓背角、孤束核、丘脑和大脑皮层等中枢结构神经元的活动情况以及5-羟色胺、中枢阿片肽、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递质,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有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缓解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并可改善感觉和运动功能。
此外,针刺刺激可以通过减少神经纤维脱髓鞘,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上调髓鞘碱性蛋白、Slit-1蛋白和基因等表达来促进神经修复;
还能够增加雪旺氏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释放各种类型的神经营养因子,起到改善神经再生微环境的作用。
神经纤维的再生
针刺对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有缓解作用,能提高周围神经病变部位疼痛阈值,减轻痛觉过敏;
还可以促进周围神经组织中多种神经递质、镇痛物质、抗炎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等的释放,改变多种分子通路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周围神经的一系列病理损伤如脱髓鞘、神经元变性、轴索变性等导致的神经疼痛。
神经损伤的一种分类
针刺作用后分子与多种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能为今后临床药物研究及靶向治疗提供思路。
二、针刺基于炎症因子治疗疼痛
有研究认为,减少炎症因子生成是针刺镇痛的主要调节机制。
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 可以与细胞膜上的钠钙通道相互作用,迅速增加神经元的兴奋性,导致疼痛。
除此之外,炎症因子还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相互协同促进致痛物质释放。
而 IL-10 除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外,还能促进其它抗炎因子的产生,阻止细胞因子级联反应而发挥镇痛作用。
miR-233-3p 可以抑制炎性小体的活性从而调节炎症因子。
ZOU等在应用电针治疗带状疱疹时发现:
针刺后加用电针能够增加 miR-233-3p 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自噬,减少促炎因子 TNF-α 和 IL-6 的表达,并增强抗炎因子 IL-10 的活性,从而起到缓解患者疼痛的作用。
说明针刺能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改善疼痛症状。
炎性因子能加重疼痛程度,电针或者针刺干预能抑制炎性小体活性,减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活化以及促炎因子生成。
由此推测减少炎性因子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等对缓解疼痛也有积极影响,探求调节炎性因子的敏感穴位及也是针刺研究的一个方向。
三、针刺基于血管调节因子治疗疼痛
血管调节因子同样为镇痛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亦强调了血液流通、供血充足与疼痛产生的密切联系。
血管调节因子从分子层面调节相关通路蛋白在血液或血管内皮中的表达,对血管的舒缩活动、血液的流动速度等均有一定的影响,从而改善周围神经的营养代谢,促进神经修复,改善疼痛症状。
四、针刺基于凋亡因子治疗疼痛
电针或针刺均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然细胞凋亡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疼痛,其确切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
探究不同针刺手法下细胞凋亡的情况以及针刺手法与电针作用下细胞凋亡的表达差异是进一步实验的新思路,是针刺治疗疼痛机制的后续研究方向。
五、针刺基于自噬因子治疗疼痛
对不同的组织或不同的疾病引起的神经性疼痛症状,普遍存在上调自噬关因子可缓解疼痛的现象。
电针能增加神经性疼痛区域自噬相关因子的释放,增加与自噬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从而加强神经元自噬作用,缓解病变区疼痛症状。
针刺治疗疾病的优势不断凸显,针刺治疗痛症在临床中有时可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六、针刺镇痛的适应症
尤其是在慢性疼痛性疾病之中,颈肩背部的疼痛、骨关节炎性疼痛以及慢性头痛是针刺治疗的优势病种。
其他还包括神经痛、癌痛、炎性疼痛以及外伤引起的疼痛如钝性胸部创伤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针刺对于机体一般无副作用,并且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阿片类镇痛药和抗炎药物。
但要知道,不同类型的疼痛模型、不同的针灸方法、选取治疗穴位的差别、行针的转数和不同的刺激参数均会导致机体产生不同的因子效应。
因此,针刺的临床疗效还需进一步验证,根据不同性质不同部位的疾病选用的最佳治疗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
来源
张柏雯,戴晓红,刘婷等.近五年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22,15(05):88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