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0%成人体内潜伏带状疱疹病毒!超150万人研究:活疫苗长期保护力如何?老年人要打吗?
时间:2023-11-18 21:36: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再激活所引起的疼痛性皮疹。在不接种疫苗的情况下,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终生患病风险为30%。有关研究显示,高达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有“带状疱疹病毒”,且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呈现升高的趋势。
带状疱疹的并发症和主要临床结局包括: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皮疹区域持续疼痛数月)、眼部带状疱疹(皮疹发生在眼部或眼部周围)、因带状疱疹入院等。在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中,约有5%~30%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9%~25%发生眼部带状疱疹,1%~4%因带状疱疹入院。
近日,《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了5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带状疱疹活疫苗的10年长期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带状疱疹活疫苗在最初接种时最有效,且其有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幅下降(但在接种10年后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接种带状疱疹活疫苗10年后,疫苗在预防带状疱疹发生率方面的有效性较低,但在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方面的有效性仍然相对较高。
截图来源:THE BMJ
当前这项真实世界队列研究基于美国KPNC(Kaiser Permanente Northern California)系统中超过150万例受试者(≥50岁)的电子健康记录数据,评估了带状疱疹活疫苗在预防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眼部带状疱疹发生等方面的有效性。整体而言,这些受试者共随访近940万人-年(200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统计数据显示,在纳入研究的1505647例受试者中,有507444例(34%)受试者接种了带状疱疹活疫苗。到研究结束时,60~69岁人群、≥80岁人群的疫苗接种覆盖率超过60%;70~79岁人群的疫苗接种覆盖率超过80%;50~59岁人群的疫苗接种覆盖率较低(<5%)。大约5.7%的接种人群在接种疫苗时免疫功能较为低下(其中1.2%的人免疫功能高度低下)。
随访期间,受试者共发生75135例新发带状疱疹病例,其中4982例(7%)发生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439例(6%)发生了眼部带状疱疹,556例(0.7%)因带状疱疹入院。
对于未接种疫苗的人群而言,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眼部带状疱疹、因带状疱疹入院的发生率分别约为863.2/10万人-年、57.2/10万人-年、48.9/10万人-年、6.9/10万人-年。这些临床结局的发生率随着受试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因带状疱疹入院)。
在每一年龄组中,接种疫苗人群每种临床结局的发生率均低于未接种人群(50~59岁人群因带状疱疹入院除外,这一临床结局接种人群和未接种人群的发生率均较低)。
在预防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眼部带状疱疹、因带状疱疹住院这4种临床结局的发生方面,疫苗的有效性在接种后的第一年内最高,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减弱。具体而言:
-
在预防带状疱疹方面,疫苗的有效性在第一年为67.2%,第二年降至49.6%,在第10年至第12年期间更是逐渐降至14.9%;
-
在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方面,疫苗的有效性在第一年为83.0%,在第10年至第12年期间降至41.4%;
-
在预防眼部带状疱疹方面,疫苗的有效性在第一年为70.6%,在第5年至第8年期间降至29.4%;
-
在预防因带状疱疹入院方面,疫苗的有效性在第一年为89.5%,在第5年至第8年期间降至52.5%。
在所有随访时间内,疫苗在预防带状疱疹方面的总体有效性为45.7%,在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方面的总体有效性为62.3%,在预防眼部带状疱疹方面的总体有效性为44.5%,在预防因带状疱疹入院方面的总体有效性为65.9%。
在接种前10年后,疫苗在预防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眼部带状疱疹、因带状疱疹入院发生方面的平均有效性分别为38.1%、59.0%、36.6%和64.2%。
此外,不同人群亚组(如不同年龄、性别、人种/种族、接种时免疫功能状态)间疫苗的有效性基本相似。
总而言之,当前这项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带状疱疹活疫苗的有效性在接种后第一年内最高,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幅下降。
研究强调,带状疱疹相关临床结局的发病率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显著升高,但疫苗有效性随着接种者年龄的增长而略微降低。从绝对获益的角度出发,疫苗接种的益处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接种带状疱疹活疫苗将同样使高龄人群(如大于等于80岁年龄组人群)获益。
参考资料
[1] Nicola P Klein et al., Effectiveness of the live zoster vaccine during the 10 years following vaccination: real world cohort study using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THE BMJ . doi: 10.1136/bmj-2023-07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