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 Oncol】559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结局和复发模式
时间:2024-07-01 13:00: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PCNSL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当代预后和复发模式尚不清楚,且相关研究存在不足。因此学者基于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1983-2020年期间559例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患者,分析了与复发相关的因素(包括神经影像学),并进行了广泛随访。结果近日发表于《Neuro-Oncology》。
重点
1、1983-2020年559例PCNSL患者中(绝大多数接受甲氨蝶呤为基础诱导治疗),大多数患者接受了巩固治疗并实现CR(1年PFS 80%)。
2、CR后复发通常为远处复发,而原发难治性患者(N=97)生存率较差,局部复发较多。
研究结果
该单中心研究纳入1983-2020年期间645例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患者(脑、脑脊液或眼/眼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其中559例可进行评估(图1)。
中位随访7.4年。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63岁,大多数(321例,57%)患者为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递归划分分析(recursive partitioning analysis,RPA)2级(年龄≥50岁,KPS≥70;表1)(注:1级为年龄<50岁,2级为≥50岁且KPS≥70,3级为≥50岁且KPS<70)。
大多数患者进行了基线MRI评估(522例,93%),大多数基线影像学(377例,67%)可用于直接解读。大多数表现为幕上(420,81%)、多灶(274,53%)、双侧(224,43%)和深部结构受累(314,56%,表2);很少有患者存在基线脑脊液(94,22%)或眼部(41,7%)受累。
绝大多数患者都接受甲氨喋呤为基础的方案(532例,95%),其中大多数患者(427例,532例,80%)的剂量≥3.5 g/m2,且自2006年以来相当一部分患者也接受了利妥昔单抗(281/317例,89%)。少数患者在全身诱导方案的基础上接受了鞘内治疗(123,22%)。最常见的诱导方案为利妥昔单抗、甲氨蝶呤、丙卡嗪、长春新碱(R-MPV;257,46%)和MPV(144,26%)。最常见的其他诱导方案包括:甲氨蝶呤单药治疗(N=54);甲氨蝶呤、替莫唑胺和利妥昔单抗(N=21);一线WBRT (N=15);甲氨喋呤、塞替派和利妥昔单抗(N=14);利妥昔单抗和甲氨蝶呤(N=12)。其他不太常用的方案包括:其他以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疗联合(N=28)、非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疗(N=12)和局灶放疗(N=2)。少数患者在诊断时接受了手术切除(118,21%)。
在286例疾病进展患者中,271例(95%)在进展时有影像学可直接进行解释。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2.2年、OS为5.7年。PFS和OS因RPA而有显著差异(log-rank检验p<0.001)。RPA1的结局最好,1年、5年和10年OS分别为95%、75%和58% (图2A),1年、5年和10年PFS分别为69%、43%和31%(图2B)。
总体患者中,诱导治疗的最佳缓解率为CR/CRu 60% (n=305),PR 19% (n=97),SD 4% (n=22)和POD 16% (n=81)。诱导后达到≥SD的424例患者中,大多数(n=385,91%)接受了巩固治疗,最常见的巩固方案为非清髓性阿糖胞苷单药治疗(167,30%),其次为AHCT (79,14%), SD-WBRT(61,11%),然后是RD-WBRT(55,10%)和其他(23,4%);表1)。大多数患者在巩固后达到CR/CRu(351/385,91%)。
巩固治疗CR/CRu后的复发
对于巩固治疗后CR/CRu的患者(n=351),巩固后1年、5年和10年PFS分别为80%、46%和29%。在单因素分析中,与复发风险降低显著相关的治疗变量为R-MPV诱导(HR=0.66,p=0.041)、含利妥昔单抗诱导(HR=0.65,p=0.010)和WBRT巩固 (RD-WBRT, HR=0.58,p=0.013;SD-WBRT,HR=0.49,p=0.004)或AHCT巩固(HR=0.24,p<0.001)。
接受现代R-MPV诱导方案的患者(n=257) 1年、5年和10年PFS分别为84%、56%和40%;而接受非利妥昔单抗MPV治疗的患者(n=144) 1年、5年和10年PFS分别为75%、38%和20%。此外基线疾病分布与复发风险无显著相关性。在控制RPA的多因素分析中,治疗变量与复发风险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在巩固后最终达到CR/CRu的患者中,基于诱导治疗初始反应(CR/CRu vs. PR),从巩固开始的PFS或OS无显著差异(图2E-F)。接受R-MPV与改善PFS独立相关(HR=0.52,p=0.006)。
PCNSL复发模式与基线疾病分布无明显关联性(图3)。在110例可评估病灶的复发中,单灶性复发比多灶性复发更多(分别为65例[59%]对45例[41%])。值得注意的是,10例患者同时发生局部和非局部复发。涉及深部结构的复发(47/136例,35%)和轻脑膜复发(43/144例,30%)较少见。而幕下复发(7/110例,6%)罕见。
巩固后1年和5年的累积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8%和3.6% (图2C),而非局部复发的累积发生率相当高,分别为15%和38%。对于这一人群,仅接受MTX与较低的局部复发风险显著相关。
巩固治疗后未获得CR/CRu的患者的复发
34例患者接受了巩固治疗,但未达到CR/Cru;17例POD, 13例PR, 4例在治疗结束时疾病稳定。大多数患者继续接受额外治疗(25/34,74%)。大多数患者随后死亡(POD中16/17例,94%;PR中10/13, 79%;SD患者中4/4,100%)。对巩固治疗的反应与PFS和OS均相关,巩固后POD患者的预后最差(中位PFS为0.16年,OS为0.67年)。巩固后的反应与局部或非局部复发模式无关。
原发难治性患者的进展模式
在97例难治性患者中(包括N=81例诱导时POD, N=16例诱导后3个月内复发),诊断后的中位OS为1.0年。对于原发难治性或早期复发患者, 1年累积局部复发率(57%)高于非局部复发率(42%,图2D)。深部结构受累(HR=1.89,p=0.022)与局部复发相关,而较大的肿瘤 (HR=1.20,p=0.057)与局部复发趋近于相关。
总结
该回顾性研究分析了559例PCNSL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4年。多数(321例,57%)根据递归划分分析为2级(年龄≥50岁,KPS≥70)。大多数为幕上病变(420例,81%)、多灶性病变(274例,53%)、双侧病变(224例,43%)和深部结构病变(314例,56%)。绝大多数患者(532,95%)接受了甲氨蝶呤为基础的诱导治疗。在巩固治疗后最终达到CR/CRu的患者中,基于诱导治疗的初始反应(CR/CRu vs. PR),从巩固开始的PFS或OS没有差异。巩固治疗后CR/CRu的患者(n=351)的1、5年PFS分别为80%和46%,1年累积局部复发和非局部复发的发生率分别为1.8%和15%。在97例难治性患者中,1年累积局部和非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7%和42%。难治性患者的局部复发与深部结构受累(HR=1.89)相关。
作者首次在大型PCNSL队列中报告了全面的复发模式,也证明了令人鼓舞的生存结局。虽然CR后的复发多为远处复发且不可预测,但难治性患者的局部复发率相对较高,存在未满足的治疗需求。该研究有助于优化针对这一高危人群的多模式治疗,包括局部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给予局部升级治疗。
参考文献
Tringale KR,et al.Outcomes and Relapse Patterns in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559 Patients Diagnosed From 1983-2020.Neuro Oncol . 2024 Jun 25:noae115. doi: 10.1093/neuonc/noae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