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南京中医大最新发现:丹参神秘转化物,调节代谢、改善肠道菌群,让心肌缺血说拜拜!
时间:2024-09-06 17:00: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心肌在缺血缺氧的状态下,氧自由基、炎症因子、游离脂肪酸的水平上升,能量代谢出现异常,心肌细胞发生凋亡,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心肌缺血(MI)是导致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研究MI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并开发出高效且副作用低的治疗药物,对于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丹参(SM)是一种常用于促进血液循环、抗脑缺血、抗氧化的中药材,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如何高效利用SM资源及其活性成分,以获得具有高附加值的作用,并进一步揭示和阐明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资源价值发现,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近日,一篇名为“Salvia miltiorrhiza stem-leaf of total phenolic acid conversion products alleviate myocardial ischemia by regulating metabolic profiles,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分析了丹参酚酸成分对MI的潜在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
图1 论文首页
丹参茎叶总酚酸减轻ISO诱导的大鼠MI损伤
首先,研究利用生理记录仪对大鼠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观察SM茎叶总酚酸转化前后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心肌梗死(MI)大鼠的保护效果(图2A)。相较于对照组,ISO处理组大鼠的心率显著上升,ST段变化值显著下降(p<0.0001)。ISO组大鼠的心脏指数亦显著升高(p<0.0001),心肌细胞排列出现紊乱,间质出现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相比之下,SM茎叶总酚酸转化前后能够降低心率和心脏指数,调整ST段变化值(图2B),并减轻炎性细胞的浸润(图2C,D)。此外,阳性对照药物普萘洛尔(PR)和丹参滴丸(DSDP)对MI的改善效果不及SM茎叶总酚酸转化物A(SMLA)和B(SMLB)。结果表明,SMLA在改善ISO诱导的心脏收缩功能障碍方面,其效果优于SMLB。
图2 丹参总酚酸丹参茎叶可减轻ISO诱导的大鼠MI
ISO诱导MI大鼠血清、盲肠内容物和心脏组织的代谢变化及SMLA治疗的影响
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对血清、盲肠内容物及心脏组织样本进行了分离。所得数据经由QI与SIMCA 14.1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对对照组与ISO处理组大鼠的血清、盲肠内容物及心脏组织代谢谱数据执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MI大鼠相较于正常大鼠存在代谢异常(图3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后构建的S图,识别出潜在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图3B,C)。与正常大鼠相比,MI大鼠中鉴定出19种血清、15种盲肠内容物及19种心肌组织内源性代谢物差异。且药物调控研究揭示,SMLA能够逆转MI后14种差异代谢物的变化(图4A、B、C)。因此,L-苯丙氨酸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PCs)等代谢产物被认为是SMLA调节MI的关键代谢产物。
图3 (A)ISO组(黄色)与健康对照组(红色)在正(标签1,2,3)和负(标签4,5,6)离子模式下的血清样本(标签1,4)、盲肠内容物样本(标签2,5)和心脏组织样本(标签3,6)的PCA评分图、(B)OPLS-DA评分图和(C)S图
MetaboAnalyst 5.0是分析转化前后SM茎叶总酚酸变化的关键代谢途径的重要工具。研究揭示,在药物干预前,53种差异代谢物与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鞘脂代谢以及甘油磷脂代谢途径紧密相关(图4D)。药物干预后,14种关键代谢产物主要影响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鞘脂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特别是,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以及苯丙氨酸代谢显示出最强的相关性(图4E)(p<0.05,影响度>0.3),表明这两种代谢途径是SMLA治疗MI的关键途径。
图4 SMLA调节的关键差异代谢物和关键代谢途径
SMLA促进ISO诱导的MI大鼠肠道SCFA释放
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对ISO诱导的大鼠盲肠内容物中六种短链脂肪酸(SCF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对照组相比,经ISO处理后,大鼠盲肠内容物中乙酸(AA)、丙酸(PA)、异丁酸(IBA)、丁酸(BA)、异戊酸(IVA)和戊酸(VA)的浓度显著下降(p<0.0001)。使用SMLB处理后,ISO处理组大鼠盲肠内容物中六种SCFA的浓度显著上升(p<0.05)。然而,在SMLA存在的情况下,PA和IBA的含量表现出上升趋势(p<0.05)。PR和DSDP处理后,大鼠SCFA的含量未见显著增加(p>0.05)(图5)。
图5 短链脂肪酸(SCFA)产生对大鼠盲肠内容物的影响
SMLA调节ISO诱导的MI大鼠肠道菌群失调
为探究SMLA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效应,该研究对各处理组盲肠内容物样本执行了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微生物群α多样性分析揭示,SMLA组相较于SMLB组展现出更高的丰度与多样性(图6A)。主成分分析(PCA)和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对照组与ISO组之间的距离较大,物种组成差异显著,表明ISO诱导的MI疾病状态下大鼠肠道菌群发生了显著变化。药物干预后,肠道菌群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ISO组,趋向于对照组,表明该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MI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图6B)。
肠道微生物群相对丰度检查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ISO诱导了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增加,而厚壁菌门减少。然而,药物作用导致厚壁菌门的丰度增加,放线菌门减少(图6C)。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ISO组的Dubosiella属和Allobaculum属丰度增加,乳杆菌属减少(图6D)。为深入识别影响MI的关键细菌,研究在门和属水平上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对正常和MI大鼠的肠道细菌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Actinobacteria门是导致ISO组肠道菌群失衡的关键细菌门(图6E)。在属水平上,本研究鉴定出影响MI的15个关键细菌属,包括Dubosiella属(图6F)。通过比较不同组别之间上述15个关键属的丰度,最终筛选出5个不同的属(图6G)。其中包括Roseburia属和拟杆菌属,前者在SMLA组中显著增加,后者在SMLA治疗组中显著减少,它们被确定为SMLA治疗MI的关键属。
图6 SMLA给药对ISO诱导MI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
结论
综上所述,SM茎叶总酚酸对ISO诱导的大鼠MI展现出显著的保护效果,其中以SMLA的保护效果最为突出,显示出其作为预防和治疗MI的潜在新策略。
参考文献:
Cai K, Zhang W, Su S, Yan H, Liu H, Zhu Y, Shang E, Guo S, Liu F, Duan JA. Salvia miltiorrhiza stem-leaf of total phenolic acid conversion products alleviate myocardial ischemia by regulating metabolic profiles,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Biomed Pharmacother. 2024 Aug;177:117055. doi: 10.1016/j.biopha.2024.117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