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Oral Health:游离龈移植术中传统与改良悬吊缝合技术的比较

时间:2025-03-01 12:10:5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牙龈退缩表现为牙龈缘向根方移位导致的牙根表面暴露。该病症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牙周病、创伤性刷牙、牙齿错位、设计不良的修复体、不利的咬合关系或薄型牙周表型。当患者因退缩缺损的深窄特性或角化组织缺失导致特定部位难以维持有效菌斑控制时,可能需要通过治疗改善粘龈复合体的不足。

Cairo分类系统常用于评估牙龈退缩治疗的成功率。根据该分类,RT1型牙龈退缩可实现完全根面覆盖,而RT2型退缩则因邻面附着丧失仅能实现部分覆盖。Cairo等人的研究表明,RT3型退缩缺损可通过游离龈移植术(FGG)实现牙龈增宽,但无需追求根面覆盖。FGG作为最常用的牙周整形外科技术之一,其成功依赖于邻组织血供、邻间龈质地及切口特性等因素。该技术虽具有自体来源、可预测性高、操作简便等优势,但也存在美学效果欠佳、膜龈交界错位等局限性。

Allen和Cohen提出的改良技术——牙龈单元移植(GUT),通过包含供区边缘龈和邻间龈,实现与受区组织的表面接触,从而优化血供并降低坏死风险。FGG术后移植体收缩(12-58%)是主要缺陷,与血管连续性破坏密切相关。研究提示减少缝合数量可降低血肿风险,进而控制收缩幅度。目前临床采用显微外科、氰基丙烯酸酯粘合、低强度激光、透明质酸及PRF等多种技术以改善该问题。

本研究提出改良悬吊缝合(MSS)技术,通过纳入舌侧乳头缝合可能减少创伤性并降低收缩率。研究假设MSS在传统移植(CG)和GUT中均能较传统缝合(CS)减少收缩。本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评估MSS对FGG术后移植体收缩及角化组织增量的影响,并比较GUT与CG的疗效差异。

主要观察指标为移植表面积(GSA)变化量,次要指标包括角化组织宽度(KTW)、相对牙龈退缩高度(rGRH)及相对前庭深度(rVD)。研究纳入52例下颌前牙区RT2/RT3型牙龈退缩患者,随机分为GUT+MSS、GUT+CS、CG+MSS和CG+CS四组,使用数字卡尺和UNC15牙周探针进行测量,ImageJ软件分析GSA变化。

研究的流程图

改良吊带缝合技术用于牙龈单位转移手术的临床照片

研究组的人口学和临床变量

两组牙龈移植的临床愈合情况

结果显示:GUT+CS组在第1、3月的KTW增幅显著高于GUT+MSS组(p<0.05);各组间rVD和rGRH变化无统计学差异;CG+MSS组的GSA收缩量在1、3月显著高于GUT+MSS和GUT+CS组(p<0.05)。结论表明:FGG术中无论采用GUT或CG均可有效获得角化组织;无论缝合方式如何,GUT技术均表现出更小的移植体收缩。

原始出处:

Sanubar, Shakiliyeva;  Demet, Sahin;  Sadiye, Gunpinar;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and modified sling suture techniques in free gingival graft operation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BMC Oral Health 2025 Feb 21;25(1):279

上一篇: Nature Medicine:破解胆固...

下一篇: Eur Arch Otorhinolar...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