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中国常压高氧联合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OPENS-2 试验):一项多中心、随机、单盲、假对照试验

时间:2025-03-06 12:18: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血管内治疗已成为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标准治疗。尽管取得了这一进步,但仍然存在重大挑战:大约一半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没有良好的功能结果,定义为 90 天时改良 Rankin 量表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 评分为 0-2。这些不良结局归因于以下事实:尽管再灌注疗法旨在挽救缺血半暗带并减少梗死体积,但半影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成缺血核心,在再灌注发生时可能变得太小甚至不存在。因此,需要一项关键进展,通过将大脑保护策略与再灌注疗法相结合来“冻结半影”。常压性高氧的扩散特性使其能够在再灌注前到达半影,从而可能提供有效浓度。常压高氧的好处包括低成本、广泛可用和易于使用,使其适用于全球不同的医疗保健环境,无论经济状况如何。

临床前卒中模型已经证明,常压高氧能够通过提高氧分压来保留半影,从而减少梗死体积并增强神经系统结果。上述所有试验均涉及未接受血管内治疗(因为当时不是标准护理)或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率非常低的急性卒中患者,其中常压高氧仅表现出短暂的益处或没有临床意义的益处。这些发现可能归因于缺乏再灌注,在这种情况下,常压高氧只能延迟但不能阻止半影恶化为梗死。这些发现与神经保护剂的临床前研究平行,这些研究表明永久性缺血模型对治疗的反应低于短暂性模型,并且确定了常压高氧对梗死体积减少的影响与缺血持续时间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

当代再灌注时代为在成功的血管再通背景下评估常压高氧提供了独特的机会,类似于临床前研究中的缺血再灌注模型。有鉴于此,进行了一项单中心OPENS-1 试点试验,该试验发现,与单独血管内治疗相比,常压高氧与血管内治疗的联合治疗可以减少梗死体积并改善功能结局,安全性令人满意。在这些发现的鼓舞下,启动多中心 OPENS-2 试验,以验证常压高氧加血管内治疗在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临床价值。

2月8日,首都医科大学吉训明教授在Lancet(IF=98.4)发表了题为“Normobaric hyperoxia combined with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 in China (OPENS-2 trial):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single-blind, sham-controlled trial”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与假常压高氧相比,常压高氧在 90 天时产生了更好的功能结局,没有引起安全问题。

 

OPENS-2 试验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多中心、随机、单盲、假对照试验,在中国 26 个综合卒中中心进行主要疗效结局是治疗组之间随机分组后 90 天(±14)的顺序 mRS 评分的比较。次要结局是 MRI 或 CT 上 24-48 小时的梗死体积(首选 MRI)。结果发现,与假常压高氧加血管内治疗相比,正常压高氧加血管内治疗治疗时,由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 90 天时的功能结局更好。次要结局也普遍支持常压高氧组。值得注意的是,两组的死亡率和严重不良事件相似。

血管内治疗时代之前的临床试验显示,常压高氧的结果喜忧参半,研究结果与这些常压高氧试验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对比结果的一个可能原因是,这个研究至少 90% 的患者成功再灌注选择了中风发作后6小时内ASPECTS评分为6分或更高的患者,表明存在大量可挽救的缺血半影。

正常血压高氧组的参与者颅内出血比例低于假常压高氧组。这种减少可能归因于常压高氧减轻了对血脑屏障的损伤,接受溶栓的患者血液封闭素水平降低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发现暗示了常压高氧的潜力,可以减轻再灌注损伤,从而有助于改善功能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功能结局普遍改善,但治疗组之间的生活质量结局相似。

亚组分析揭示了几个有趣的发现。接受静脉溶栓的患者在 90 天时以 mRS 评分 0-2 分衡量的干预效果低于未接受静脉溶栓的患者,这可能是由于血运重建时间更快。此外,该组血管内治疗和静脉溶栓的双重益处可能掩盖了常压高氧的影响。插管患者对常压高氧的反应更明显,尽管分析把握度不足。70 岁及以上的患者(本研究上限为 80 岁)也比 70 岁以下的患者更多地受益于常压高氧,因此可以证明进一步研究 80 岁以上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合理的。与对照组相比,ASPECTS 较低的患者和中风发作后 3-6 小时内到达的患者(事后分析)从常压高氧中受益更多。尽管这些亚组分析不是我们试验的主要重点并且缺乏统计能力,但它们值得进一步探索。

在缺血性卒中中,由于血管闭塞,受影响的脑组织会失去必需的氧和葡萄糖。虽然常压高氧可以暂时供应氧气并维持新陈代谢,但葡萄糖的丢失限制了其短期保护作用。试验创新地使用常压高氧来保护半影在等待血管内治疗期间免受进一步损伤,然后进行血管内治疗以恢复血流。常压高氧可能延长再灌注的治疗窗口并减轻再灌注损伤,从而扩大其适用性。

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因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且适合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正常减压高氧加血管内治疗导致卓越的功能结果,如 90 天时的 mRS 测量的那样,并且确实因此,与假常压高氧加血管内治疗相比,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

原始出处:

Normobaric hyperoxia combined with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 in China (OPENS-2 trial):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single-blind, sham-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25 Feb 8;405(10477):486-497. doi: 10.1016/S0140-6736(24)02809-5. PMID: 39922675.

上一篇: European Radiology:脑...

下一篇: 面对多系统萎缩如何破局?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