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具嵌顿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病例分析
时间:2025-03-08 12:11: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作为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因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肌层变薄,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形成与宫腔相通的凹陷或者缺损,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经期延长等一系列相关临床症状。本文回顾了5例宫内节育器具(IUC)嵌顿于CSD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现5例患者均有剖宫产术史,均为IUC移位且均嵌顿于CSD,经阴道超声诊断与手术所见一致;有3例患者均术前行盆腔CT检查,诊断与手术所见一致;5例患者均为IUC嵌顿于CSD浅肌层,均采用了超声引导下宫腔镜取器术,手术顺利,预后良好。因此,我们认为有剖宫产史的女性,更容易发生IUC嵌顿;经阴道超声及盆腔CT对于IUC嵌顿的诊断准确率高;术前评估IUC嵌顿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剖宫产率均逐年升高,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加,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作为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越来越多被临床所重视。CSD是指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肌层变薄、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形成与宫腔相通的凹陷或者缺损,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经期延长等一系列相关临床症状。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我国的剖宫产率,尤其是二次及三次妊娠剖宫产率也逐年升高,已达40%~60%,居世界首位;CSD发生率亦随之升高,高达31%,其发生与剖宫产次数增加、胎膜早破、子宫后位、围产期感染、子宫单层缝合等因素有关。宫内节育器具[IUC,包括宫内节育器(IUD)和宫内节育缓释器具(IUS)]作为一种高效、长期且经济简便的避孕方式,已成为育龄女性的优选避孕方式。IUC嵌顿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IUC部分或全部嵌顿于子宫肌层甚至达到浆膜层,可能导致带器妊娠、异常出血、下腹痛,甚至损伤脏器,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既往有剖宫产史的女性,因其可能存在CSD,故选择IUC作为避孕方式时发生IUC嵌顿于CSD的风险明显增加。IUC嵌顿于CSD的国内外报道极少,本文5例IUC移位并嵌顿于CSD,通过B超下宫腔镜手术得到治疗,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其诊断及治疗,并探讨预防IUC嵌顿于CSD的发生对策,及发生IUC嵌顿的患者后续避孕方式的选择。
一、病例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9日至2020年12月23日于北京妇产医院住院的5例IUC嵌顿于CSD的患者的诊疗情况。
病例1(31岁,G3P1,2015年2月9日入院),放置IUC 9年,阴道出血1月余,发现IUC移位6 d。超声检查示子宫前壁下段至宫颈前唇中段肌层内可见IUC强回声,提示IUC异位\肌层嵌顿。下腹平片提示盆腔内中下可见金属IUC影。盆腔CT提示子宫前壁宫体与宫颈连接处可见宫形金属IUC影,位于肌层内。诊断:IUC嵌顿、剖宫产术史。行B超下宫腔镜手术,术中见宫颈内口下方前壁一憩室,憩室内见宫形IUC一枚,镜下完整取出嵌顿IUC。
病例2(38岁,G3P1,2015年5月6日入院),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11月余,门诊取器失败6 d。超声检查:IUC下缘达宫颈管上段,部分IUC自宫腔上段斜入子宫前壁,提示IUC部分肌层嵌顿可能,子宫前壁峡部无回声(切口憩室待除外)。下腹平片提示盆腔内中上可见T形IUC影。诊断:IUC嵌顿、剖宫产术史。行B超下宫腔镜手术,术中见宫颈内口下方前壁见一憩室,LNG-IUS纵臂斜插于憩室内,镜下完整取出LNG-IUS。
病例3(28岁,G3P1,2015年5月7日入院),人工流产术中放置LNG-IUS 23 d,发现节育器移位1 d。超声检查示子宫前壁下段相当于剖宫产切口处可见IUC强回声,提示IUC下移、嵌顿。盆腔CT提示子宫下段前壁肌层内见短条状高密度,IUC嵌入宫体前壁肌层。诊断:LNG-IUS嵌顿、剖宫产术史。行B超下宫腔镜手术,术中见子宫前壁下段宫颈内口上方见一憩室,憩室内见LNG-IUS一横臂嵌顿浅肌层,镜下完整取出LNG-IUS。
病例4(42岁,G2P1,2016年11月8日入院),放置IUC 12年,经期下腹痛6月余,发现IUC移位2月余。超声检查:宫腔内可见IUC强回声,左侧壁间似可见节育器强回声,提示IUC下移伴嵌顿待除外。下腹平片提示盆腔内中左侧可见V形IUC影。诊断:IUC嵌顿、剖宫产术史。行B超下宫腔镜手术,术中见子宫前壁下段宫颈内口上方见一憩室,憩室内见V形IUC一侧臂嵌顿于憩室左侧壁浅肌层,镜下完整取出嵌顿IUC。
病例5(42岁,G3P1,2020年12月23日入院),放置IUC 4年,发现IUC下移2月。超声检查:子宫前壁下段相当于剖宫产切口处可见不规则暗区,范围约1.3 cm×2.0 cm×0.8 cm,与宫腔相通,暗区内见部分IUC强回声,提示IUC下移(部分位于憩室内)。盆腔CT提示宫体下段前壁区域极高密度影,其前缘似达子宫前壁区域。诊断:IUC下移嵌顿、剖宫产术史。行宫腔镜手术,术中见宫腔前壁下段宫颈内口上方见一憩室,憩室内见宫形IUC,小部分嵌顿于憩室左前壁浅肌层,镜下完整取出嵌顿IUC。
5例IUC嵌顿于CSD病例的诊疗资料总结于表1。
(表1)
二、讨论
1.危险因素:
IUC嵌顿于CSD,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可能与国外放置IUC的病例较少有关。该5例患者均为IUC移位,且均嵌顿于CSD。IUC嵌顿的危险因素包括痛经、妇科炎症、放置时机、放置时间及IUC类型。而有剖宫产史的妇女,更易发生IUC嵌顿。因IUC移位并嵌顿,可能导致肠管及膀胱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故术前评估、明确IUC嵌顿的位置及是否穿透子宫浆膜层等至关重要。
2.诊断:
经阴道超声对于IUC嵌顿诊断的准确度高。周巧云通过经阴道超声检查出52例IUC嵌顿的女性患者,经宫腔镜手术证实,符合率达100%。经阴道三维超声技术,因其自由解剖成像技术能更加清晰立体的显示IUC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并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确定IUC异常位置类型,较二维超声更具有优势,诊断准确率更高。本研究的5例患者经宫腔镜手术证实,阴道超声诊断的符合率和手术所见一致,图1为病例1的术前经阴道超声影像。
(图1)
和经阴道超声相比,盆腔CT在IUC嵌顿诊断中的作用也很重要,尤其对于超声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时候,其优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多地被临床所应用。周玲等通过对超声提示可疑或明确IUC嵌顿子宫肌层的病例进行盆腔CT检查后发现,盆腔CT因其清晰直观、精确定位的特点,极大的弥补了超声的不足,并可清晰地显示IUC是否穿透子宫浆膜层,对于指导临床医生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取出嵌顿IUC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诊断符合率和手术所见一致,达100%。本研究中3例患者均术前行盆腔CT检查,经宫腔镜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和手术所见一致,为术前诊断和评估手术方式提供了准确、直观、立体的图像。图2及图3为病例1及病例3的术前盆腔CT影像。
(图2、图3)
3.治疗:
IUC嵌顿导致取出困难,手术风险增加,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子宫穿孔,甚至损伤肠管及膀胱。IUC嵌顿的手术方式,主要有超声引导下取器术、宫腔镜取器术、超声引导下宫腔镜取器术及宫腹腔镜联合取器术。超声引导下取器,除了可以实时监测子宫的形态位置、IUC嵌顿的位置、与宫壁的关系,以及IUC是否穿透子宫浆膜层以外,还可以实时监测取器器械在宫腔里的走向,判断与IUC的距离,指导术者钳夹IUC,并按宫腔走形取出IUC,避免取器过程中发生IUC脱落或断裂,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损伤子宫,与传统的盲视下取器相比,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降低了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随着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宫腔镜逐渐取代了原有的超声引导下取器术,成为了治疗IUC嵌顿的首选手术方式。宫腔镜可以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可以全面了解宫腔情况、CSD的位置及大小,能够更加精准地找到嵌顿IUC的位置,以及IUC的形状,较单纯的超声引导更加直观,且可以术中切开IUC嵌顿处的子宫内膜及浅肌层,大大减少了IUC取出过程中断裂、残留的发生。但单纯应用宫腔镜取器,无法判断IUC嵌顿的深度,及距离子宫浆膜层的距离,对于完全嵌顿入子宫肌层的IUC无法探及,故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宫腔镜结合超声引导,弥补了这一不足,大大提高了宫腔镜取器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使并发症的风险降低。若IUC嵌顿于子宫浅肌层,宫腔镜为首选手术方式;但如果IUC嵌顿于子宫深肌层,甚至穿透浆膜层,为避免子宫、甚至肠管及膀胱的损伤,建议选择腹腔镜辅助下宫腔镜取器术。本文中5例患者均为IUC嵌顿于CSD浅肌层,均采用了超声引导下宫腔镜取器术,手术顺利,预后良好。
4.预防:
IUC嵌顿于CSD,可能导致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如何预防IUC嵌顿于CSD,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前所述,IUC嵌顿与多种因素相关,而有剖宫产史的女性,更容易发生IUC嵌顿,且随剖宫产次数的增加,IUC嵌顿的风险亦随之增加。因此,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对于减少IUC嵌顿具有一定的意义。此外,放置IUC术前应充分评估女性的身体状况,积极治疗妇科炎症,根据子宫大小,选择种类及型号适宜的IUC。对于超声提示合并CSD女性,应在超声引导下手术,将IUC置于宫底,避免放置在CSD,加强术后观察及随诊,定期复查超声了解IUC的位置,根据使用年限及时更换,从而减少IUC嵌顿CSD的发生。
综上所述,一旦发生IUC嵌顿于CSD,应尽快手术取出。因手术难度大,容易造成子宫及周围脏器损伤,故术前需通过经阴道超声、下腹平片及盆腔CT,充分评估IUC的形状、嵌顿的位置及深度、与子宫浆膜层的关系,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根据术前评估IUC嵌顿的情况,若嵌顿于子宫浅肌层,首选宫腔镜结合超声取器术;若嵌顿于子宫深肌层,甚至穿透浆膜层,则首选宫腹腔镜联合取器术,尽可能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文章来源:杨海宁,陈素文.宫内节育器具嵌顿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病例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25,34(1):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