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IR Cancer:我国学者揭示辅助生殖技术与非辅助生殖技术后代儿童癌症风险
时间:2025-04-01 12:09:1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全球生育率持续下降,预计2060年将低于更替水平,不孕症患病率显著上升。辅助生殖技术(ART)作为解决不孕的重要手段,已帮助全球超千万家庭实现生育愿望,但其长期安全性仍存争议,尤其是儿童癌症风险。现有研究对ART与儿童癌症的关联性结论不一,主要争议源于对照组选择差异——多数研究未充分区分父母不孕症本身与ART治疗的潜在影响。本文旨在系统评估ART与非ART后代(如促排卵药物或人工授精)的儿童癌症风险差异,并比较冻胚移植(FET)与鲜胚移植(fresh-ET)的潜在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本研究基于PRISMA指南,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截至2024年7月),纳入以不孕人群为研究对象、比较ART与非ART后代癌症风险的队列及病例对照研究。采用PICOS框架筛选文献,排除非英语研究、重复数据及无法计算风险比(RR)的文献。使用Newcastle-Ottawa量表评估偏倚风险,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亚组分析按地域、随访时间、癌症类型及操作方式分层,并通过Egger检验评估发表偏倚。共纳入18项研究(14项队列、4项病例对照),涵盖480,852例ART后代及716,144例非ART对照,中位随访时间为3-18年。
总体癌症风险方面,ART组与非ART组的RR为0.95(95% CI 0.71-1.27,I²=82%),提示无显著差异。亚组分析显示,按地域划分,欧洲人群RR为0.88(0.54-1.43),亚洲为1.09(0.84-1.43);按随访时间,≤10年组RR为1.02(0.84-1.22),>10年组为0.89(0.49-1.62)。针对特定癌症类型,白血病(RR 0.99,0.79-1.24)、淋巴瘤(1.22,0.64-2.34)、脑癌(1.22,0.73-2.05)等风险均未显著升高。冻胚与鲜胚移植比较中,总体癌症RR为0.99(0.86-1.14,I²=24.45%),亚组分析显示欧洲人群RR为1.02(0.84-1.23),随访>10年组RR为1.13(0.75-1.72)。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健,Egger检验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P=0.66)。
ART受孕与非ART受孕儿童总体癌症风险的比较
本研究首次聚焦不孕人群,系统评估ART与非ART后代的儿童癌症风险,结果显示两者无显著差异,且冻胚与鲜胚移植的癌症风险相当。尽管ART可能无法完全消除不孕症相关的潜在风险,但其本身并未显著增加儿童癌症发生率。未来需进一步比较自然受孕的不孕群体,以区分不孕症与治疗手段的独立影响。当前证据支持ART的安全性,但仍需更多长期追踪研究验证特定癌症亚型及不同人群的潜在风险。
原始出处:
Song G, Zhang CQ, Bai ZP, Li R, Cheng MQ.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nd Risk of Childhood Cancer Among the Offspring of Parents With Infertil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MIR Cancer. 2025 Mar 12;11:e65820. doi: 10.2196/65820. PMID: 40072918; PMCID: PMC1192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