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活方式医学优化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结局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5-04-03 12:11: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夫妇愈加关注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医学,是基于证据的医学专业,通过生活方式治疗的方法来预防、治疗或改变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包含了健康饮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体力活动、睡眠状况、压力管理及社会联系等六个方面,这些方面基本涵盖了患者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前和生育期间需要关注的生活细节。基于此,本文综合分析与辅助生殖技术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旨在为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提供全面的生活方式指导,并为医护人员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近年来,由于社会节奏快速化、晚婚晚育现象普及,以及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加、昼夜节律紊乱,不孕不育问题已日益突显。据研究统计,全球8%~15%的育龄夫妇受到不孕不育困扰,涉及人数超过1.86亿。这一严峻的现实使得辅助生殖技术(ART)成为众多孕育困难者的希望所在。然而,ART的胚胎移植成功率和活产率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本身,患者的生活方式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项回顾性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间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4 688例患者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在春节期间,IVF-ET的活产率显著降低,仅为32.22%,远低于非节日期间的43.38%。该研究统计发现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活产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吸烟和饮酒的频率增加、睡眠障碍以及心理压力,这些都被确定为影响活产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遵循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ART助孕患者的妊娠率和活产率,对胎儿后期的生长发育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生活方式医学(Lifestyle Medicine)由流行病学专家恩斯特-温德在1988年讨论吸烟对肺癌风险的影响时首次提出,后被生活方式医学全球联盟定义为一种基于证据的医学专业,即通过生活方式治疗的方法来预防、治疗或改变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包含了规律的身体活动、充足的睡眠、压力管理、避免接触危险物质和其他非药物方式。生活方式医学目前在生殖健康领域也正日益受到重视,主要通过饮食、避免有害物质、体力活动、睡眠、压力和社会联系等多方位管理,以提高自然妊娠率,降低不孕症和产科并发症的风险,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手段。由此,深入研究和理解生活方式与ART结局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ART效果、提高患者生育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回顾和总结了生活方式医学与ART结局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入探讨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优化ART的效果,以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生活指导,最终促进ART的成功应用。
一、健康饮食管理
饮食对患者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在ART的应用过程中,患者的饮食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身体的营养供给,更可能影响到ART的成功率及活产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增加活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此外,一项针对营养和接受IVF的育龄妇女卵巢储备功能关系的系统评价发现不理想的营养状况会在卵巢中诱导有害的炎症环境,其纳入的22项研究中有12项显示营养过剩的高体质指数(BMI)女性与体重正常的女性相比,其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较低[(1.8±2.0)ng/ml vs. (2.1±2.0)ng/ml,P<0.001],获取的卵母细胞数量也较少[(11.9±7.3) vs. (12.8±7.7),P<0.001]。由此可知,超重和肥胖会影响卵母细胞的质量,导致生育力低下,这对ART的要求也将更高。此外,ART的成功率不仅受女性生育能力的影响,同样男性精液质量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精液量少或精子数量少(少精子症)、活力降低(弱精子症)和精子形态异常均可导致受精失败或胚胎着床困难,而饮食作为男性不育相关的可改变因素对于保证男性精子质量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不孕不育患者,在接受ART前需充分评估自身营养状况,并调整至健康的饮食模式。
与生殖相关的饮食模式推荐中(例如地中海饮食),其特点在于大量摄入水果、蔬菜、谷物、坚果、豆类、鱼和橄榄油,同时减少肉类、乳制品和过度加工食品的摄入,这种饮食模式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均衡营养,特别是其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对健康有着诸多益处。一项系统评价纳入2 032名男性发现,得益于地中海饮食的抗炎症、抗氧化的作用,坚持地中海饮食可对精子浓度、总精子数、总精子活力和前向运动精子比例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Molina等的研究也揭示了地中海饮食与子宫健康状态以及子宫内膜代谢之间的紧密关联,研究发现患有子宫内膜异位和反复胚胎移植失败的女性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普遍较低,这也意味着坚持地中海饮食能够优化子宫内膜的微环境,从而提高胚胎移植的成功率。也有研究指出,尽管传统的地中海饮食被广泛认为是健康的,但对于接受ART治疗的这一特定人群而言,其提供的营养可能仍有不足。为了更好地满足这类人群的营养需求,研究建议在地中海饮食的基础上进行微调,结合特定的生殖饮食模式,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最佳的营养支持。这包括:(1)补充关键营养素:例如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2)选择低农药残留的食物,减少或避免摄入高农药残留的食物:如红椒、黄椒、青椒、菠菜、草莓、芹菜、蓝莓、土豆、苹果、梨、桃子、李子、冬南瓜、羽衣甘蓝以及葡萄和葡萄干;(3)增加全谷物、海鲜、乳制品和大豆食品的摄入。这种调整后的饮食模式将更全面地支持接受ART治疗的人群,提高他们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尽管如此,当前却不存在普适的饮食模式。在为ART助孕患者推荐饮食时,还需综合考虑地域、宗教及生活习惯等个体因素,以此实现个性化的饮食推荐。为此,学术界应深入调查与研究,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二、避免有害物质
随着ART在全球范围的推广,调查关于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酒精、咖啡因和烟草等是否影响ART结局的研究越来越多。基于咖啡因的生物效应(包括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舒张平滑肌和刺激心率),并且咖啡因可以到达卵泡液,提示其可能在女性生殖过程中产生有害作用。有Meta分析纳入34篇文章,发现孕期每天增加一杯咖啡与流产风险增加3%相关,同时其中的一项队列研究和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孕期每天增加摄入100 mg咖啡因会使流产的风险分别增加14%和26%。此外,酒精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会形成活性氧(ROS),ROS过度产生引起氧化应激,这可能对生殖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在ART的应用中已有所体现。如Rao等所指出,与不饮酒的女性相比,每周饮酒84 g的女性接受IVF/ICSI治疗后成功怀孕的机率降低了7%,而男性伴侣每周饮酒84 g者活产率降低了9%。但也有队列研究通过验证后的食物频率问卷回顾性评估了ART治疗前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量对ART结局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适量咖啡因(例如<200 mg/d)、低至中度摄入酒精(例如≤12 g/d)不会对ART结局产生不利影响。目前证据仍无法确定妊娠期间酒精摄入量的安全阈值,为此大多数指南及研究仍持保守建议,孕妇不应该喝酒。
另一种应避免的有害物质是烟草。吸烟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以及围产期婴儿死亡率增加等不良妊娠结局。有研究表明,对于接受ART治疗的吸烟女性来说,每个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大概是不吸烟者的一半,而吸烟者流产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两倍多,且吸烟者异位妊娠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15倍多。美国生殖医学协会也指出,女性吸烟可导致生育能力受损,自然流产和异位妊娠的风险增加,吸烟与ART结果呈负相关,吸烟者需要的IVF尝试次数几乎是不吸烟者的2倍;而关于男性,吸烟者的精液参数和精子功能测试结果均低于不吸烟者。
综合而言,接受ART治疗的患者应当注意避免接触可控制的有害因素,如咖啡摄入、吸烟和饮酒等。同时,期待研究者开展研究,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避免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为患者提供更具体实用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远离有害物质,利于备孕。
三、体力活动管理
在ART医学领域,研究者们也越来越关注父母体重对母婴健康结局的影响。其中,一项针对父亲体质指数(BMI)与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后单胎婴儿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体重的父亲相比,超重或肥胖的父亲所生的婴儿出生时体重更重,巨大儿的风险显著增加。而对于女性而言,月经周期不规律的超重或肥胖患者卵巢反应性相对升高,可对IVF周期D3优质胚胎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另有Meta分析纳入21项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体重(BMI 18.5~24.9 kg/m²)女性相比,肥胖(BMI≥30 kg/m²)女性IVF后活产概率降低[RR(95%CI)=0.85(0.82, 0.87)]。这些证据均表明了体重管理对于ART助孕人群的重要性。
目前普遍认为减重的基本策略之一就是适当运动。运动不仅有助于消耗多余热量,还能增强身体机能,提高新陈代谢率,对提升胚胎移植成功率和胎儿活产率具有积极意义。
在探究体力活动对接受ART治疗的女性的妊娠率和活产率影响的研究中,Rao等纳入了3 683对接受IVF/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女性的临床妊娠率[OR(95%CI)=1.96(1.40, 2.73)]和活产率[OR(95%CI)=1.95(1.06, 3.59)]显著高于不运动女性。这些数据表明,体力活动可提高IVF/ICSI治疗的成功率。Kakargia等的Meta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该研究涉及3 431名接受IVF/ICSI治疗的女性患者,结果显示体力活动与疗后临床妊娠率的显著改善相关[OR(95%CI)=1.39(1.08, 1.79), P<0.001],尽管体力活动对活产率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胚胎移植率几乎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性[OR(95%CI)=1.95(0.99, 3.82),P=0.05]。这些研究一致表明,体力活动对提高女性ART治疗的成功率具有潜在的积极作用。
同时,有研究进一步探索男性体力活动对精子质量的影响,这也为提高ART助孕患者的受精率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Matorras等分析了207名精子捐献候选人的体力活动及其对精子质量的影响,发现尽管体力活动(跑步或骑自行车>1h/week)对常规精子参数没有显著影响,但高强度(3 000~5 999 MET-min/week)和极高强度(≥6 000 MET-min/week)的体力活动(根据国际身体活动量表IPAQ测得)可能与IVF周期中更高的受精率相关。由于该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不能排除捐精者中存在的一些混杂因素,以及IVF受精中最重要女性因素和促排卵方案的差异,因此研究结果仍有待进一步证实。而有研究者却认为,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会降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T)的功能,增加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导致精液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受精率。尽管两者存在争议,但Matorras等的研究结果却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即男性的体力活动在提高IVF成功率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接受ART治疗的患者来说,目前尚缺乏关于如何进行有效体力活动的具体推荐,这包括活动类型、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等。期待未来有研究能够深入探讨这些问题,能提供更明确的指导,以辅助临床实践。此外,建议将男性的体力活动纳入ART的整体治疗方案中,以此能更全面地优化治疗策略,最终提高生育成功率。
四、睡眠质量管理
睡眠对生育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尤其在ART治疗中。有研究发现,与8h睡眠时间相比,每日睡眠时间≤7h与生育能力呈负相关[OR(95%CI)=0.92(0.84,1.00)],建议成人的睡眠时间为7~9 h/d。对于接受ART治疗的男性而言,睡眠质量(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可能严重影响精液质量,研究发现睡眠不良组(PSQI≥5)受精率显著小于睡眠良好组(PSQI<5)受精率(60.13% vs. 67.36%,P<0.001),且睡眠质量差的男性较睡眠良好者,精子数量更少、活力更低、精子形态也更差。与睡眠效率≥85%的女性相比,睡眠效率< 85%的女性临床妊娠率降低(P=0.016),且不孕妇女受原发性不孕症、抑郁、焦虑和压力等因素影响,在诱导排卵前的睡眠质量比正常女性更差。经生殖医学领域多项研究证实,与调节睡眠相关的褪黑素能为ART助孕患者带来众多益处:褪黑素可以清除自由基如活性氧,减少精子DNA的损伤,维持精子的活力;同时增加成熟卵母细胞的数量、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的数量,从而改善ART的临床结果。尽管褪黑素在生殖领域已显现出积极效果,但其安全性和最佳剂量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孕产妇服用褪黑素应遵从专家建议,不可擅自服用。
显然,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ART助孕患者的身心健康、受精率及妊娠结局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睡眠期间,身体会进行各种修复和再生工作,应对ART治疗及不孕不育的压力与不适。然而,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短期效果,未来可以探讨长期睡眠模式对生育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在ART治疗后的跟踪研究。同时医护人员应重视对ART人群睡眠状况的评估,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睡眠建议,以提升的ART治疗效果。
五、压力管理
ART治疗对于不孕不育人群而言,不仅是生理上的挑战,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和压力等。研究数据明确指出,与一般人群相比,不孕女性面临的心理困扰风险增加了60%,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女性患有焦虑和抑郁的可能性分别比普通人高出60%和40%,可见不孕女性中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心理问题。进而有研究提出了心理状况与生育健康之间存在相关性,即接受ART治疗的女性患者,如果在孕早期感知压力评分越高,那么她们的流产率也会相应增高。这意味着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到女性的生育能力。对男性而言,有研究指出,接受IVF或IVF/ICSI助孕的患者的焦虑状态与其精子活力之间存在关联,即与无焦虑症的男性相比,患有焦虑症的男性在IVF过程中的最终总活力精子计数(fTMSC)较低,而活产率(LBR)没有明显差异。这些证据显示了心理健康与生育健康的紧密联系,不仅限于女性,男性也同样受到影响。
面对这些健康问题,掌握有效的心理应对和压力管理很有必要。有研究将互助式信息支持干预方法运用于实施ART治疗的高龄不孕症患者,评估两组间的负性情绪、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妊娠率,结果显示干预组的总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5% vs. 47.7%,P<0.05)。另有研究者通过阶段性目标健康教育,细化对患者不同阶段需求提供心理管理相关的教育资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有Meta分析共纳入45项研究,涉及8种非药物干预方法,分析其对IVF-ET助孕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认为正念疗法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最佳,认知行为疗法、耳穴贴压、音乐疗法、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P<0.05),其中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最佳。
这些研究不仅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ART助孕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和思路。虽然ART治疗的人群不可避免会承受各种心理压力,但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通过多种途径对这类人群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育压力,以利于ART治疗的开展。
六、社会联系管理
社会联系是生活方式因素中的一个关键支柱,对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并不亚于其他的生活方式因素。如果缺乏良好的社会联系,就不能为ART助孕的患者提供所需的社会支持来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严重者可直接影响妊娠结局。在Maia等研究中,IVF失败的患者比治疗成功的患者在治疗期间表现出更高的焦虑状态(65% vs. 35%,P=0.03),同时焦虑水平较高的患者在治疗期间也表现出较高的压力水平和较低的社会支持感知。
良好的社会联系不仅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还能通过改善孕前健康行为,在提高患者的生育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一项定性研究中发现,备孕妇女因重视并通过与他人的社会联系获取倾听和支持的机会,进而改变不良的孕前行为来提高生育力。由此可知,接受ART治疗的患者应当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寻求积极的情绪支持,来对抗治疗过程中的压力状态,同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备孕。
此外,医生和护士应当准确评估患者的社会联系状况,结合患者的社会关系和医护团队的专业能力,积极采取支持性的措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帮助,避免可能的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由于目前关于社会联系和支持来助力ART的相关研究较少,期待该领域的研究者能够深入探索社会联系因素在辅助生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其对生殖健康的影响,使其在ART治疗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七、小结
本研究基于生活方式医学的理念,深入分析了健康饮食、避免有害物质、体力活动、睡眠质量、压力管理和社会联系等因素对ART成功率和胎儿活产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如何应用这些生活方式管理来优化ART的临床结局。在临床实践中,建议医疗专业人员积极与ART助孕的患者沟通,鼓励他们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并帮助他们制定和实施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方案,这不仅有利于患者的整体健康,也有利于提升ART治疗的成功率。同时,期待在辅助生殖领域有更多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医学研究,为不孕不育患者提供更全面的生活建议和帮助。
文章来源:余晶莉,唐迎迎,吴卫利,等.应用生活方式医学优化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结局的研究进展[J].生殖医学杂志,2025,34(3):40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