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保健到小舒服 采耳店为何风靡全国
时间:2021-03-16 20:02:2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兩個月前,29歲的劉洋(化名)去傢附近新開的采耳店體驗過一次之後,就像上瞭癮一般,保持著每2周去放松一次的頻率。據他形容,耳道清潔之後,技師會用雞毛或鵝絨制成的工具在耳道內捻動,這種局部術帶來的酥麻感會傳遞到每一根神經,好的手讓人達到“顱內”般的體驗,欲罷不能。此外,采耳體驗館素雅的裝潢、似有似無的古典弦樂和淡淡的香氣都使他緊繃的神經松弛下來,用40分鐘的采耳,感受從喧囂都市裡的短暫抽離。
中國古代理發行業秘笈《凈發須知》中有詩雲:耳作蟬鳴似有琴,身無氣脈不通風。妙手精玄輕一鑷,教人快樂自玲瓏。生動描繪出采耳帶給人的感官愉悅。劉洋說,清潔耳道隻是采耳的功能之一,享受放松的感覺才是核心要義。正因如此,采耳別名“小舒服”,漸漸成為被年輕人所接受的品質生活方式。
2019年,被業內人士視為采耳產業的爆發之年。借著消費升級、文化體驗的名義,采耳文化體驗館向全國擴散開來。很多品牌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市場上,成立不到1年便扛起瞭招商加盟的大旗,把品牌店快速佈局在全國各大城市,讓采耳成為保健休閑業態中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
今年,淘寶直播的兩大頂流薇婭和李佳琦的直播間內,也先後請藝人虞書欣和歐陽娜娜現場采耳、展示全套采耳工具,這項古老的民俗開始真正走向國民的日常休閑生活。
“一禪耳道”的創辦者姚鋼說,“關於采耳江湖的故事,可能三天三夜都講不完。”采耳以前叫“掏耳朵”,是個比較“下裡巴人”的職業。後來,一個叫楊波的人憑借其出色的采耳技術,與人合夥創辦瞭“楊波采耳”,把“掏耳朵”喚作“采耳”。如今,“楊波采耳”在全國擁有700餘傢門店,其中加盟店600餘傢,直營100餘傢。但因為合夥人間的糾紛,楊波離開“楊波”采耳“,又在河南創辦瞭”金耳勺“品牌,後又遭遇變故,再度出走後創辦瞭”銀耳勺。
姚鋼認為,采耳文化體驗館形式的先行者是廣東的“耳道”品牌,塑造瞭采耳館的商業模式。“左耳”“川耳匠”“老祖先”“耳藝”等品牌都是近兩年湧現出的一批新興企業,成為采耳產業優化升級的佐證。
一傢采耳品牌的負責人用“倒下去、提上來、走出去”三個關鍵詞描述采耳行業發生的變化。以往,最典型的采耳場景應該在成都人民公園和寬窄巷子的竹節椅上,市民和遊客坐下來邊喝茶邊體驗。現在,顧客需要躺在采耳店裡的護理床上,接受半小時以上的精心服務;過去,“掏耳朵”是沐足、水療會、理發等業態中的一個小項目,近兩年,它逐漸從中獨立出來,開拓瞭屬於自己的細分市場,也從街頭巷尾逐漸搬進瞭繁華商業街中精致裝修過的核心商鋪,人均消費水平也隨著檔次的提高而上升;更明顯的趨勢是,這項萌發於四川地區的民間項目正借著品牌加盟的風潮向全國蔓延,成為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向全國輸出的代表之一。
目前最主流的采耳文化館都在80-200㎡之間,技師與床位可以按7:10的配比設置。時長30分鐘的采耳市場價大多定在80元左右,在采耳之餘,店內也會包含頭療、洗眼、、艾灸等附加項目提升客單價。因為這一行的耗材消耗很低,所以規模經濟現象很明顯,做得好能有50%利潤,做得一般也能得到30%-40%。多傢采耳品牌方均表示,開店後的10-18個月能夠收回成本。
“耳道”品牌方介紹,該品牌在重慶南坪的一傢店每日流水在5000-6000元之間,較好時能達到1萬元;“金耳勺”品牌也用他們在杭州一傢130㎡的采耳店舉例:該店有7個技師,9張床位,上個月創造瞭30萬營業額。
據瞭解,做這樣一傢采耳店需要的啟動資金在20-30萬左右。負責“老祖先”品牌招商加盟工作的周敏介紹:“現在這一行有很多從做足療、美容店轉過來的。”
人工成本占采耳店運營成本的35%左右。成熟的技師工資在7000-8000元之間,大多數采取無保底工資,隻計算提成的結算方法,技師會分得其所服務客戶消費金額的3-4成。
考古研究證實,魏晉及唐代就已經出現瞭挖耳工具。采耳習俗的普及與佛教的傳播有著一定關聯,耳根為“六根”之一“,耳根清凈”正是“六根清凈”的要求。因此,當今的采耳館裝修風格偏向寧靜素雅,在鮮明的中國風中凸顯一份“禪”意。據瞭解,這種裝修水平裝修成本在800元-1000元/㎡之間。
一個門店,幾張床位,幾名技師,再加上過得去的裝修,一傢采耳門店就能夠運轉起來。在市場培育期,商傢常用低成本的項目做線上活動引流,經營步入正軌後,直接進店和美團導流來的客戶占比各占一半。
相對而言,采耳店項目新奇,投資門檻不高,技術要求也不高。另外從業人員勞動強度低,和、洗腳等曾被污名化的行業相比又“很體面”,所以員工容易招聘,職業認同感較高。
一方面,較低的門檻讓采耳成為明星創業項目;但這也說明采耳業尚未真正構建起品牌護城河,加劇瞭投資的不確定性。外行人輕松邁入這個行業後,可能面臨的是同質化競爭,以及快速飽和的市場。
去年開始,采耳業的確迎來瞭美好時代,但迅猛的發展背後也有弊病隱現其中,讓采耳在黃金創業項目和新“韭菜地”之間模糊不清。
姚鋼表示,“準確地說,這個行業是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被迅速炒熱的,包括我在內很多公司也是這時候才開始真正開始做這一行的。”而采耳店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快速增殖裂變,正是有加盟代理模式作為助推器。
在百度搜索“采耳”,前5條結果都是各個品牌方的招商廣告。采耳品牌招商業務員常把“商機不等人”掛在嘴邊,形容項目的可觀收益和市場的火爆,促投資者到總部考察、洽談合作。
開放加盟的品牌方一般會設置不同的店鋪等級和加盟費用政策,普遍采取整店輸出甚至托管運營模式,聲稱隻要投資者一次性投入3萬-6萬元不等的加盟費和每年數千元的品牌管理費,品牌方便會負責該店面從店鋪選址、裝修設計、人員培訓、營銷策劃、會員系統、采耳工具等全套服務,快速復制樣板店,盡快占領市場,通過總部的賦能,達到投資人“拎包入住”、坐等利潤的效果。
而當投資者詳細詢問“總部協助店鋪選址”這項服務的根據和有效性時,招商經理僅稱公司有大數據後臺支持,並未給出令人信服的依據。而對於總部提供的“裝修設計支持”這項服務,業內人士也表示,“這樣的設計圖網上多得很,你要看他給你哪些實實在在的支持”。
市場紅利期,投資者一窩蜂湧入,讓大大小小的采耳店遍地開花,但高速發展的市場也讓行業呈現良莠不齊的狀態。
姚鋼分享瞭一個朋友曾加盟瞭某采耳品牌的門店的經歷:“店面籌備5個月瞭,總部所承諾的技師還沒有派過來,因為他們自己的底子就沒打好,根本就不具備招加盟的能力。”在姚鋼看來,采耳業的招商加盟也有很多的快招公司收割加盟費的新“韭菜地”,前期給你描繪得天花亂墜,甚至承諾保底利潤,但投資人交瞭加盟費後,承諾的各項服務執行不到位,負責“金耳勺”品牌招商工作的牛敦也坦言,確實有這種現象存在,擾亂瞭整個市場。
這些采耳品牌在開放加盟之餘,大多開設瞭采耳培訓學校和采耳設備品牌,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打通上下遊,賺全產業鏈的錢”。
業內人士估計,采耳行業當前的從業人數應該遠超30萬。這條熱鬧的賽道,吸引瞭太多的創業者和民間資本爭相湧入。姚鋼認為,“這一行正處於一個紅利期,3年內會滿負荷,以重慶為例,當前有50-60傢采耳館,明年應該會到200-300傢”。
喧鬧過後,誰能夠站穩腳跟?掏耳朵最重要的是找到每個人耳道裡的“癢點”,但要想在采耳業分得一杯羹,則關乎技術、場景體驗、經營模式創新、營銷推廣等一系列“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