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惯的隐藏力量:那些学不懂的“弱科”究竟是何时开始掉队?
时间:2019-11-10 12:11:3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一些学生的高一高二,用一个词来概括,叫“苟着”。
课都好好听了,作业也都按时交了,下课后一旦老师身边围了一群人也会习惯性凑上去听一听,但每到期中期末考前仍然“如临大敌”,在“兵荒马乱”的复习中囫囵吞下许多一知半解的知识,在考试中“苟”到一个还过得去的分数。
当然,很多同学心理上都有一个“安全区”:反正该做都做了,反正还过得去,反正还不到高三。正所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谈到“学习”,我们总琢磨如何“补弱”,却忽视了:平日的学习本可以更有效。
有效学习的背后,是有效的学习习惯。
至于辅导书使用统一给回复,《疯狂600提分笔记》(福建师范大学发货)就可以,里面涵盖高中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错题分析,以及知识考点,快速提分必备。希望这些能帮助各位同学更好的学习。
◆ ◆ ◆
“弱科”是怎么形成的?
从小到大,关于“预习、听课、复习”的唠叨早都是老生常谈了。
或许对一些难度并不大的学习内容而言,按部就班地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反而显得僵化古板。但随着课业难度的提升,简单粗放的学习模式就越来越难以胜任。
为什么刚上高一很多学生不适应?
是因为他们仍然延续着初中的学习习惯。
上高中前,他们都是各个初中的佼佼者。许多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即便老师再怎么强调的“预习、听课、复习”,他们也不觉得有多重要。
初高分流之后,学习难度提升,原有的学习模式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同样,那些上高中后仍然在某一科目保持明显优势的学生,也不一定会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甚至连听课记笔记也不是那么认真,比如一些竞赛生。但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同,那么这种“借鉴”也就几乎没有意义。
一个学生如果对某个科目的学习存在困难,真实的场景是:
在课上,他试图跟上老师的思路,好不容易理解并记在了笔记中,抬头却发现老师早已开始讲下一个点,越追赶越会萌生强烈的无力感。于是,他要么索性放弃思考,只埋头努力记下老师的每一句话,要么干脆神游天外。
在课后,他又面临两难处境:如果先复习一遍当天的内容,那么留给其他科目或写完作业的时间就不够了;如果优先完成当天的作业,那么但凡遇到没搞懂的内容,都会让写作业的时间大大增加,更没有时间去复习整理。
很多学生总觉得“弱科”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实际上更本质的,是学习习惯的问题。
◆ ◆ ◆
“有效学习”的习惯是什么?
一个基本的“学习单元”包括“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提问”几个环节。
在进入正题之前,不妨先思考一下下面几个问题:
WHY: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提问,目的是什么?
WHAT: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提问,哪些内容?
HOW: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提问,如何进行?
◆ 预习
总有学生固执地认为“预习没用”。要么是因为学习的内容比较简单,不预习也没关系;要么是因为预习的方式不得法,把预习等同于提前翻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很多人并不清楚,预习是为了什么?
为了让听课目的性更强,从而提高效率。
实际上,不带着目的去听课,注意力被分散到许多不那么重要的内容上。很多学生遇到的问题常常是:听课都听得“懂”,自己做题就不怎么做。对于真正需要关注的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体系的连结、新知识在实际解题当中的具体应用,却往往在课堂中被忽略了。
因此,预习的关键在于“动笔”。预习绝不仅仅是翻书,更需要做几道课本或学案上的题目。只有真正动笔演算,才知道这节课的知识点实际是怎么考、怎么用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难点和处理技巧。接下来的听课也更有目的性。
国内的一些重点高中也会在课前发放学案,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学案上对本节课知识框架和重难点的总结归纳,同时还需要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 听课与笔记
大多数学生都认同“听课”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却又觉得“听课”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关键是,听课要有侧重。一个人注意力的集中度是有限的,强迫自己时刻保持最高的注意力强度是不现实的。好在一堂课45分钟围绕的核心内容也是有限的。有些内容必须认真听,有些不那么重要则可以泛泛过去。
记笔记也要有侧重,并不是记得越多越好。笔记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复习时再理解的难度。好的笔记是对课堂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不是老师讲的每一句话的忠实记录。机械的抄写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再次翻阅笔记时也还需要再重新理解,浪费时间。
因此,听课的重点也是笔记的重点。
在听课过程中不仅应当关注这堂课的核心内容、老师的讲授逻辑思路,还应当重点关注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自己动笔解题时难以解决的处理步骤。
◆ 复习与作业
很多学生总觉得“复习”是个浩大的工程。实际上,在课后也需要进行及时的梳理。
一方面,课后复习要解答在预习环节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梳理这节课的逻辑思路和知识框架,归纳课堂的核心知识点和核心处理方法。课上没搞懂的内容更应当抓紧问老师、问同学解决。
有学生觉得:“作业不就是复习吗?”结果不仅作业写得拖拖拉拉,更免不了“就题论题”的毛病。
也有很多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写作业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
实际上,作业是学习中重要的反馈环节。先进行归纳整理,再去完成作业,并不仅仅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是在验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是否准确、知识方法是否有效。
一旦初学的内容被验证能够有效地解决作业中的问题,这一知识或方法就能得到了强化学习,加深了记忆和理解。相反,如果知识点或方法不好用,就应当反思自己是否存在知识缺漏或理解不到位的地方,甚至可以改进优化已有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总结提升。
◆ 问问题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靠自己解决,而是善于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和有利条件。在学习阶段,以提问的形式寻求老师或身边同学的帮助,永远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即便迈出了“勇于提问”这一步,很多学生并不知道怎样去问一个能得到有效回答的问题。
尤其当问身边同学的时候,泛泛的提问就只能得到泛泛的回答。比如“你成绩这么好,到底怎么学的”“这道题我不会,你给我从头讲一遍呗”。回想一下,是不是总得不到一个期待的答案。最后仍然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回去一琢磨,还是没明白。
对于一个已经完成“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学生,应当先思考“到底自己想问什么”“到底希望听到关于什么问题的回答”,然后再去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
比如“这道题目我用了课上讲的xx方法,但是到这一步就不知道怎么往下”,比如“我不理解这个模型为什么一定要先分析xx条件,为什么要先计算特殊点”,比如“这道题我不知道为什么被扣分,老师讲评的点我都答到了,究竟是漏了哪一点”。
实际上,问问题并不仅仅是“问与答”,而是把你和别人对同一问题的理解进行比较对照,发现细微处的理解偏差,反过来加深对知识方法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提出的问题越具体,得到的回答也越精确。
即便是一个本身很大的问题,例如一整道题目都不会,也应当拆分成几个甚至几十个细小的问题。思考-提问-再思考-再提问,而不是把问题一股脑甩给别人,再一揽子照单全收。别人的理解还是别人的,终究变不成自己的。
◆ ◆ ◆
“弱科”是如何掉队的?
不难发现,一个学习单元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下一个环节的基础。
上一个环节没有解决的问题,都可能遗留到下一个环节变成学习的障碍。上一个环节先解决的问题,都能够让下一个环节更有效,节省更多的时间。
“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其实是一个完整的“初步构建知识体系、补充完整知识体系、再次梳理优化知识体系、验证知识体系”的过程。
预习会把顶尖学生和一般学生区分出来。预习不是仅仅看看书,预习是借助参考书,努力尽可能完整地构建知识体系。预习是要做题的,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怎么可能离开题目的协助?
听课,进一步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有良好预习的同学,听课是他们进一步拉开差距的机会。有良好预习的同学,带着自己构建的体系和过程中的问题去听课,并解决这些问题。自然效果就好很多,也很难在课上走神。他们的听课过程实际上是印证体系、完善体系的过程。
听课后,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需要复习。顶尖学生其实在预习和听课后,就已经建立起了足够健全的体系。他们只需要再通过做题来验证体系,修正补充体系。
复习,是拉开成绩中上和下端差距的核心过程。先复习解决问题实际上可以加快做题的速度。越是对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不复习直接做题,会因为对于知识体系不熟悉而拖延了完成作业的进度,更没有起到验证巩固的作用,不过是单纯完成了作业应付了老师。
课堂掌握不足,不复习就写作业,反而陷入作业拖沓、堆积的窘境。
可以说,由此进入了恶性循环:越是做题慢,完成作业之外更没空复习、预习;于是第二天听课效率仍然不高,新的问题持续累加,做题还是慢。
要破解这一困境,就是不破不立。如果不敢先花时间去复习整理、消灭已有问题,就无法提升做题速度、进入正向的循环。
◆ ◆ ◆
优化学习习惯,是自己跟自己比
客观来说,同一学习内容对不同学生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你总会看到一些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并不在意预习、复习、总结,甚至都不在意课堂上老师讲什么,埋头做作业就行。
但如果你在学习上并不是那么游刃有余,就应当去优化自己的学习习惯。
“优化”,意味着不是去跟别人比,而是自己跟自己比。
关于“预习、听课、复习”或许你已经听过无数遍了,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改进的空间。尤其是当原有的学习习惯已经不能胜任新的学习阶段新的学习要求的时候。
更重要的是,更有效的学习习惯增强了自身的效能感。
所谓的效能感,好比你去做一件事情,总是希望这件事能做成,能够带来积极的反馈和正面的评价,反过来激励自己更有自信、更有动力。
因为提前“动笔”预习,所以听课目的性更强、效率更高。
因为听课更有收获,所以复习时思路更清晰、获得感更强。
因为复习理清了重难点,所以作业的验证和反馈就更强烈。
因为作业给出了具体的反馈,所以更清楚要提问什么问题。
因为知道问题到底在哪,得到的答案就更精准,也更有价值。
因此,学习习惯带来的效能感能够促成有效学习的正向循环。
越学习,获得感就越强。越学习,就越适应学习。越适应,也就更有自信和动力坚持下去。
当然,改变长期依赖的习惯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对很多学生来说,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听课是一天,浑浑噩噩坐在教室里也是一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习惯的力量总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发挥着作用。怕的是“习惯成自然”,怕的是“积重难返”。
很多人总问,为什么高一进来都差不多,两三年以后就完全不同?
不如就从现在开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