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尧和他活跃的社交账号:呼吁同胞同心同德,称会不畏不悔不退
时间:2019-11-10 18:15: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1月6日,香港立法会议员、屯门区议会议员何君尧在屯门湖翠路站街宣传时,被人蓄意用刀刺伤。
何君尧随后于微博发文证实遇袭一事,他表示仍然会无畏无惧,“我们要止暴制乱,让香港社会恢复安宁”。
修例风波以来,何君尧一直坚持在社交媒体撰文呼吁止暴制乱,勇敢发声“撑警”,表达爱国情怀以及提出各类思考与建议。
“只要同心同德,一定可以使香港止暴制乱”
11月8日,遇袭后的第三天,何君尧从医院安全回到家中,并写下《我回家了》一文。
何君尧先是向关心他的人报告了伤势,同时希望能尽快恢复。他认为黑恶势力企图以极端手法阻止正义声音发声,是不会得逞的。何君尧看到,越来越多香港人站出来了,因此他“深信只要同心同德,一定可以在祖国支持下,使香港止暴制乱,恢复安宁”。
何君尧最后呼吁大家“都要和暴力割席”,支持稳定香港的力量。
驳斥“不是中国人”谬论,称中华民族的根早已植根于血脉
修例风波爆发以来,“港独”分子四处宣扬割裂言论。
8月19日,何君尧曾在社交媒体上撰文《爱国情怀,无远弗届》,以驳斥“港独”分子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谬论。
在文中,何君尧援引称“‘港独’阵营曾有论述,我们不应只纠缠在以地缘关系中的同乡关系、故土概念,提倡所谓的要成为世界公民云云,因此不承认是中国人,更以羞辱的称谓来称呼国家。”
对此,何君尧驳斥:“作为中国人,我们天生就是黄皮肤、黑头发,中华民族的根本,早已深深植根在我们血脉里,有诸内而形于外,我们的文化、语言、习惯、饮食......一切一切都蕴含着中国文化精粹。”
何君尧激动地表示,当五星红旗飘扬时,他连血液都会沸腾。当他看到海外莘莘学子及同乡侨胞,“唱着首首歌曲、喊着句句口号,护我中华,那激情、热血焉能是万里千山的地缘可以阻隔?”
最后,何君尧痛心发问:“回头看香港的一些青年人,不禁想问,心坏了尚可以换,脑残了,怎办?”
称不畏、不悔、不退!望求同存异寻找出路
修例风波持续数月,何君尧一直奔走于各方呼吁停止暴力,守护香港安宁,这也令他成为暴力示威者的攻击对象。
7月29日,何君尧曾在社交媒体撰文《为恶必殃,正义必胜》,表达自己“不畏、不悔、不退”的决心。
何君尧表示,在社会动荡不安之时,他一直敢言发声,坚持依凭理性,支持警察维持治安,希望以理性对话消弭社会冲突和矛盾。但令他遗憾的是,一直有人不断在煽动暴力,刻意抹黑他,并攻击他的办事处,甚至破坏他父母的墓地,“手段卑劣无比”。
即使如此,何君尧在社交媒体中仍透露自己坚持“不畏、不悔、不退”,他深信“为恶必殃,正义必胜,违法者一定会被绳之以法,幕后黑手也必定会被追究到底”。
与此同时,何君尧呼吁各方能冷静下来,“面对分歧不可以诉诸暴力,更不能够以暴易暴,去破坏香港赖以生存的法治基础”。
何君尧表示,香港需要用理性对话来寻找出路。
称绝不容忍任何形式的罢课,决不让校园成为是非不分之地
9月本是学生们欣盼的开学季,是在一段崭新生活的开始,却有“港独”团队煽动学生罢课。
对此,何君尧发起了“反罢课行动”,并在《岂能让校园成为是非不分之地》一文中谈到了自己对教育问题的建议。
何君尧表示,修例风波持续以来,一直都有暴乱分子挑唆学生冲在最前线,煽动学生作为暴力冲击的主力军,做出种种违法行为。现在又公然怂恿学生罢课,甚至扬言要“无限期”,这绝非为了表达诉求,而是将校园变成政治斗争角力场,成为宣扬对抗政府的平台,从而进一步破坏社会秩序和稳定。
“罢课行为不仅会将中学生和未成熟的青年推上街头,影响他们的前途,还会影响社会未来发展,破坏香港的法治和前途。” 何君尧认为,罢课行动只会令学生自毁前途。
何君尧在文中忧心地指出,“个别学校是非不分,不仅不反对罢课,反而称是所谓的尊重学生意愿。更有甚者,有教协呼吁校方提供资源给罢课学生,还要求按请假方式处理参与罢课的学生”。
对此,何君尧呼吁,“校园必须远离政治斗争,教育工作者应承担起责任,坚守底线,决不能让校园成为是非不分之地”。
“我们是中国人,祖国故乡是根之所在”
9月5日,何君尧在社交媒体上撰文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的理由。
何君尧写道:“我出生于英国的殖民土地上,小时候耳濡目染都是西方事物,后来更负笈海外读书,故对祖国面貌起初只有模糊的印象。印象也是书上的印象。”
“但自小父母便谆谆教诲我们是中国人,祖国故乡是根之所在,血脉相连。这使我一直十分向往到祖国看看,呼吸一下故乡味道。”
据何君尧介绍,大学考试后,他首次来到北京,走故宫、登长城,探索这自小梦萦的地方。
为了寻根,何君尧还为家族编纂族谱《良田简史》。看着地图上蜿蜒曲折的路线,先祖走过的步伐彷彿在他心中走过一遍。自此,何君尧对祖国的感情澎湃不已。
何君尧写道:“希望在我的余生,可以为国家、为香港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不为什么,只为一句我爱我的祖国!”
采写:南都特派香港报道组
编辑:张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