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清朝最值得称颂的太监,因上书议论国事被处死,梁启超称他为烈士
时间:2019-11-13 18:27:0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文/格瓦拉同志
每当提及太监这个特殊的群体,人们往往会怀有强烈的憎恨、厌恶情绪,认为他们不仅身体残缺,而且无耻变态、冷血残忍,是帝王时代最为邪恶歹毒的一批人。然而翻阅史书,我们还是能从其中发现一些良心未泯、仁义未失的太监,他们的所作所为,甚至比健全的男人还要高尚。其中,因上书谈论国事被慈禧太后处死的寇连材,便是典型代表。
正史当中并没有为寇连材立传,关于他的事迹,主要见于晚清国史馆总纂恽毓鼎所著的《澄斋日记》,以及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根据这两部书我们得知,寇连材生于同治七年(1868年),顺天府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区)人,本来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少年时就结婚生子,靠着十几亩田地勉强度日。
寇连材是农民出身,后入宫做了太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无妄之灾改变了寇连材的命运。某年,寇连材的父亲因为土地纠纷跟地主打官司,结果后者买通官府判决寇父败诉,因而夺走冦家赖以过活的土地。寇父有冤无处申诉,一时想不开,便悬梁自尽。寇连材在办完父亲的丧事后,因为在村中无法生活,便到京城里面打工,后来又入宫做了太监,时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
寇连材20多岁才入宫,虽然年龄上处于劣势,但由于他粗通文墨、忠诚勤奋,再加上运气足够好,没几年时间便被提拔到慈禧太后的身边,深得后者的喜爱。与此同时,寇连材经常奉命到光绪帝身边办事,同样因为有文化、办事老练,受到皇帝的信任(“素娴文墨,为两宫所赏。”见《澄斋日记》)。在帝后矛盾极深的后宫,寇连材竟然能让他们都喜欢自己,可见有其过人之处。
慈禧太后画像
寇连材虽然被去了势,但在乡间养成的耿直天性,却并没有因此而丢失。此时的清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甚一日,国外则面临着列强的肆意欺凌,稍有不慎便有亡国灭种的危险。虽然内忧外患如此严重,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依然我行我素,不仅强力阻挠改革,还继续过着奢靡无度、闭目塞听的生活。极富正义感的寇连材看在眼里,心中万分焦急。
在甲午战争中,中国不仅惨败给昔日的“学生”兼藩国日本,而且通过屈辱的《马关条约》,要向对方割让台湾岛、赔偿白银2.5亿两。消息公布后,举国为之哗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十八省千余名举人们集体上书给光绪帝,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史称“公车上书”。受此影响,寇连材也大着胆子劝谏慈禧太后顺应民心,在遭到斥责后,遂决定以“死谏”的方式上书言事。
时人绘制的列强瓜分中国图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二月,“公车上书”事件近1年后,寇连材以处理家事为由,向慈禧太连请了5天的假。在此期间,寇连材除了向家人交代后事、跟好友诀别外,便是集中精力撰写奏折。同月十五日,寇连材将写好的奏折呈递给慈禧太后,后者一览之下果然暴跳如雷。
关于寇连材奏折中的内容,各家描述大同小异,按照《澄斋日记》的记载,其内容有十条,大致要点包括:一,颐和园不宜驻跸;一,停止勘修圆明园工程;一,不宜使皇上日近声色;一,请立皇子;一,李鸿章不宜出使外洋;一,武备废弛,沿边请练乡团;一,停止铁路工程;一,铸行银元;其余二条不得其详(见《澄斋日记》)。
“公车上书”的带头人康有为、梁启超
从内容来看,寇连材的观点了无新意、空洞乏味,很多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甚至可以说相当迂腐落后(如李鸿章不宜出使外洋、停止铁路工程)。然而在慈禧太后看来,寇连材的奏折谈了些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他敢于冒犯“内监言事者斩”的祖训,并且公然对她指手画脚,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正因如此,慈禧太后看过奏折后,立刻搬出祖训,判处寇连材斩立决。
对于死亡判决,寇连材早已做好心理准备。所以在临刑前,寇连材神色镇静地整好衣冠,朝着皇宫方向跪拜九次,接着又向故乡叩头,最后坦然面对着围观的人群说道:“寇某虽是一个卑贱的太监,但今日上书言事完全是出于忠君爱国之心,就算是被砍头,也无愧于祖先的教诲了。”随即,寇连材引颈就戮,观者无不动容(详情见《澄斋日记》)。
梁启超为寇连材立传,并称他为烈士
寇连材上书言事被杀的消息传出后,有正义感的官员士大夫们纷纷为之惋惜、慨叹,有甚者还冒着触怒慈禧太后的风险,或赋诗或作文来称颂他,除《澄斋日记》的作者恽毓鼎外,还包括直隶总督王文韶、福州将军裕禄、内阁中书汪大燮等人。而梁启超在听闻寇连材的事迹后,也对他深感钦佩,并在《戊戌政变记》中专门为其立传,赞扬他是一位烈士。寇连材能得到如此推崇,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资料来源:《澄斋日记》、《戊戌政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