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生谈高空导尿救人:机组曾提紧急备降被说服,家属理解配合
时间:2019-11-23 00:14:1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近日,两名医生在飞机上救助急症老人一事持续引发关注,其中一位用嘴为急症老人吸尿液37分钟。他们是来自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医生肖占祥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张红,网友评价他们为“医者仁心”。
11月22日晚,肖占祥在微博上公开回应此事并详述了当时的救助细节,对公众的关注表示感谢,并称只是一个医生的本职工作。他提到,机组人员曾因担心救助失败而提议紧急迫降,但被自己和张红说服,最终共同完成救助。
肖占祥
南都此前报道,11月19日,在广州飞纽约的南航CZ399航班上,飞行9个小时后,机上一位年长的男旅客因无法排尿急需医疗救助。在肖占祥自制穿刺吸尿装置后,张红用该装置帮助老人吸出约800毫升尿液,过程持续37分钟,最终排除险情。
肖占祥在微博上回忆,11月19日凌晨,飞机大概飞到阿拉斯加上空的时候,突然听到广播在找医生,他和张红前往救助。他们发现卫生间内有一个老人在蹲着上厕所,一直在痛苦哀嚎,满身大汗。乘务员称,两小时前,老人出现了排尿困难的情况。
“他是个70岁的老年男性,估计是前列腺肥大,再加上长途旅行比较疲劳,膀胱收缩无力引起的急性尿潴留。”肖占祥称,他摸了一下老人的小肚子,发现膀胱部位非常鼓胀,一触碰,老人的疼痛感明显加重,估计其是急性尿潴留。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的话,会出现膀胱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出现休克等严重的全身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
肖占祥称,在飞机上要采取紧急措施的话有两个办法,一是插一个管子进到尿道里面,通过尿道进入膀胱,把尿引出来;如果没有插的管子的话,那只有进行膀胱穿刺。
“当时在飞机上没有设备可以帮老人导尿,飞机上仅有的器材就是一些消毒的器材,和一个5ml的注射器,还有软塑料的吸氧管,仅有这些器材。”肖占祥当时和张红决定,为老人直接进行膀胱穿刺,用5ml的注射器针头进行穿刺。
他们将针头进行了改造,把塑料管接到5ml注射器的针尾上面,准备进行穿刺。肖占祥表示,穿刺前跟家属和机组人员都进行了沟通,他们估计到可能会穿刺失败,因为针比较短,比较细小,而膀胱的位置相对比较深,将这些情况给家属讲清楚后,家属表示理解配合。
“但机组人员有些顾虑,他们提出要紧急迫降阿拉斯加或者加拿大西部的机场,但是估计要花费30分钟到一个小时,而且紧急迫降的费用大概是70万美金到200万美金,而且要耽误整个飞机乘客的行程。”肖占祥和张红再次跟机组人员沟通,希望尝试一下,因为损伤不会有太大副作用,发生概率较小,最后机组人员同意了他们的方案。
肖占祥和张红将病人搬到后舱,地上铺上单子,让病人侧躺,开始进行膀胱穿刺。“穿刺还是比较顺利,直接就穿到了膀胱,尿液慢慢就流出来了。”肖占祥称,很遗憾的是尿液流到塑料管的中段就基本停滞了,估计是针比较细和膀胱收缩无力,尽管他用手按着老人的膀胱,想增加外力让尿液能够挤出来,但效果依旧不好。
“这个时候,张红主任就毫不犹豫的拿着橡皮管儿,也就是引流管的另一端,塞到自己的嘴巴里面,一口一口的把尿液吸出来。我这边儿就把握着针头的方向和深浅,我们两人配合的还是比较好。”肖占祥表示,大概经过40多分钟,尿液吸出来了700-800毫升,病人说舒服多了。
张红
对于当时机组人员的顾虑,肖占祥坦言他们也有考虑。“但我觉得我们承担的风险和病人的生命所承担的风险相比,那是微不足道的,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的。”肖占祥称,当时脑子里也有闪现过,会不会有医疗纠纷的风险,但看到病人当时的危机情况,也就不管它了。
11月21日晚,南都记者从张红和肖占祥分别被所在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海南省人民医院获悉,二人均被嘉奖,其中肖占祥被授予“德艺双馨风尚奖”,奖励人民币十万元。
采写:南都记者 张雅婷
编辑:刘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