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右渠精神”在传承中闪耀光芒
时间:2019-10-29 09:29: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记者 张卫东 通讯员 张义杰
绵右渠是一条影响了河北省井陉县几代人的世纪工程,在新中国水利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这条渠比广为人知的河南红旗渠还要早两年开工建设,在太行山区第一次打响了“引水上山”的战役,因而被称为“太行第一渠”。红旗渠在建造之前,当地曾专门派人来绵右渠取经,学习修建人工水渠的经验。
今年是河北省井陉绵右渠一期工程通水60周年,10月20日上午,井陉绵右渠精神座谈会在石家庄市举行,河北省和石家庄市党史办、河北省水利厅、井陉县委县政府负责人和有关专家,以及在石家庄市和井陉县工作过的部分老领导参加座谈会。
1958年3月,在极端困难情况下,时任井陉县委书记的傅积意主持开凿建设绵右渠,1959年1月,一期工程竣工通水。绵右渠的建设改变了井陉这个纯山区县靠天吃饭的历史,使过去无水灌溉的山岭、次地变成水浇地、高产田。绵右渠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资金短缺、劳动力不足、生产工具落后等许多困难,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不怕牺牲、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绵右渠精神”。
今年适逢主持开凿建设绵右渠的时任井陉县委书记傅积意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举办了《大音希声——水利功臣傅积意的革命岁月》一书发行仪式。该书详实地记录了傅积意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和他在革命战争和建设年代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功绩;全面展现了傅积意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满腔热爱、干革命不怕牺牲、干工作勇往直前的共产党员本色和敢为人先、务实创新、刚直不阿、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1955年12月,傅积意任井陉县委书记后,凭着一股拼劲和血气,在“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下,带领全县人民改天换地,治山治水,开凿出“太行第一渠”绵右渠,改变了井陉靠天吃饭的历史,在井陉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在全国引起反响。傅积意和他的治水大军那种“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困难投降,敢为天下先,一心拔穷根” 的为民担当情怀,“舍小家、顾大家,上下同心、敢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对井陉治水后来者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1960年5月后,傅积意先后任河北省水利厅副厅长、省水电局副局长、省水利设计工程大队书记兼队长、根治海河指挥部副主任等职。在根治海河过程中,傅积意严格把控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关,科学统筹推进海河工程建设。在除涝治碱工作中,傅积意带领河北省水利厅技术人员,在盐碱地区蹲点搞试验,创造了依靠群众、勤俭治水的典范。因为在根治海河、大型水库建设、疏通骨干河道、改造盐碱土地、排除沥涝灾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业绩,傅积意受到周恩来、李先念等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表彰。
绵右渠水利工程分两个阶段四期工程进行,四战四捷,苦干实干7年,先后历时20载,至1977年全部建成。绵右渠横穿300多座山头,跨越400多条沟谷,兴建大小建筑物1352处,总工程量996万立方米。绵右渠全线贯通后,呈现出“峭崖陡壁凿长廊,峡谷飞虹渠水通,路水穿山浪花笑,银龙潜飞连山峰”的壮观景象。
绵右渠从井陉县地都村筑坝取绵河水灌溉,渠系由6条干渠、23条支渠、3488条斗农渠组成,总长1868公里,担负着井陉县、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和鹿泉区20个乡镇193个村22.5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绵右渠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创业史曾两次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
参加座谈会的有关专家、嘉宾一致认为,绵右渠精神和井陉县的张河湾精神、“96·8”抗洪抢险精神、“7·19”抗洪重建精神、太行天路精神一脉相承,学习、继承、发扬绵右渠精神对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井陉县将继承和发扬好这一脉相承的精神,砥砺奋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