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的古迹被烧毁,为什么令很多中国人心痛?
时间:2019-11-01 21:29:2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0月31日凌晨,位于日本冲绳县那霸市的首里城突发火灾。大火燃烧了整整十一个小时,被烧毁的建筑包括正殿、南殿、北殿等7栋建筑,占地近4836平方米,这意味着几乎整个首里城内的建筑都遭到了大火侵蚀。
当地居民对首里城遭遇火灾深表痛心。有一位50岁的居民表示:“首里城是难得的名胜,这件事对我打击太大了,眼泪都止不住。”
(图为10月31日凌晨首里城火灾现场 图源:新华社)
不只当地居民,火灾消息瞬间就刷爆了库叔的朋友圈。
不少人将首里城之于冲绳的重要性比作故宫之于中国;一些人说,旅行要趁早,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意外与明天哪个先到;一些人则发布了首里城的回忆和照片来悼念它的消逝。
当然,还有一些对首里城不太了解的人则发出了疑问:首里城到底牛在哪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文 | 崔赫翾
编辑 | 李浩然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曾创造了辉煌的“东亚大航海时代”
首里城所在的冲绳虽然面积小(约2249平方公里),但这次的火灾来袭却牵动了很多中国人的心,因为冲绳跟中国有颇多渊源。
而这一切要从它的老身份——琉球——说起。
琉球在地理位置上和中国隔海相望,而且早在三国时期就与中原有了联系。隋朝时,随着中国航海技术的提高,琉球与中原的来往就更密切了,甚至琉球这个名字都是隋炀帝给起的。
明朝朱元璋时期,明朝政府正式册封了琉球国王,琉球成为藩属。此后,琉球国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隔年进贡,谨守臣节。
(图为清朝御赐的琉球国王之印 图源:北京日报纪事)
虽然有强大的明朝庇佑,但现实中的琉球国土疆域太狭小,根本无法建立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
怎么办?只能靠海吃海,依靠与中原的朝贡贸易优势,通过发展海外贸易来获得财富。
据日本学者赤岭诚纪在《大航海时代的琉球》中的粗略统计,仅明代永乐到嘉靖几十年间,琉球就派往暹罗(今泰国)、满刺加(今马来西亚一带)、苏门答腊、爪哇等国贸易船101艘,人员数量高达到11233人。琉球海外贸易的大宗货物是向宗主国明朝出售日本的白银、漆器、刀剑、屏风和折扇,将明朝出产的药材、瓷器、丝绸、铜钱转售到日本和朝鲜,还有将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半岛出产的棉布、犀角、苏木、香料、象牙、乳香、龙涎香等销售到中国、日本和朝鲜。
正因如此,德国学者李斯博士才说:“葡萄牙人未到马六甲海峡以前,琉球人独占中国、日本、南洋间之贸易,那霸(古琉球王国首都首里城遗址所在)即为东亚贸易之一大市场。”琉球的海外贸易市场比荷兰早多了,这才是最早的“海上马车夫”。当然,因为其创造出了这么辉煌的东亚大航海时代,并成为亚洲重要的海洋贸易枢纽,所以他有一个专属名词——“万国津梁”。
可以想象,在中国明朝官方规定的海禁岁月里,琉球却创造出一个辉煌灿烂的海上贸易时代,但也因此遭到了邻居日本的觊觎。
公元1458年,琉球铸成“万国津梁之钟”,铭文足以表达当时琉球人的自豪。在这种太平盛世下,首里城诞生了,作为明清时期琉球第一和第二尚氏王朝的中心,这里见证了历代琉球国王接受中国册封使册封,500多年岁月峥嵘也让首里城融合了中国与日本筑城文化的独特建筑样式以及高超的石砌技术,因此拥有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除此之外,琉球王国也凭借与多个国家的贸易往来,在首里城汇集了多种多样的文物,由此开创了漆器、染织物、陶器以及琉球音乐等琉球独特的文化体系。
2
太多珍贵文物随大火消陨
此次火灾中正殿、北殿、南殿、书院锁之间、黄金御殿、二阶殿和奥书院共7座建筑被完全烧毁。其实这并不是首里城的第一次损毁记录。
首里城建成于500多年前的三山时代。早在1453年,琉球王室内部因争夺王位而爆发了“志鲁布里之乱”,首里城第一次被烧毁,5年后重建。1660年、1709年又两度因失火被烧毁而重建。
(图为首里城正殿 图源:首里城公园官方网站)
琉球王国遭日本吞并后,首里城在1923年险些被拆毁。后通过建筑家伊东忠太、镰仓芳太郎在文部省交涉,方才被保留下来。而正殿在1925年以“冲绳神社拜殿”的名称被认定为日本国宝。然而这并没有结束首里城的悲惨遭遇。
正因为首里城可以被称为冲绳的象征与灵魂标志,二战时它变成了美军重点光顾的对象。
1945年3月29日,美国海军“密西西比”号战列舰一通炮火猛轰,首里城再次成为一片废墟。二战结束后,首里城址被用作琉球大学的校址。1958年,守礼门重建。1992年开始主体建筑复原工作。所以此次起火的建筑基本属于1992年后陆续重建的新建筑。
2000年12月,首里城遗迹作为“琉球王国的城堡及关连遗产群”被登录为世界遗产,其中包括9处,分别是:首里城迹、园比屋武御岳石门、玉陵、识名园、今归仁城迹、胜连城迹、座喜味城迹、中城城迹、斋场御岳。此次发生火灾的部分是首里城迹上的仿古建筑,不会对世界遗产的登录状况有任何影响。
即便火灾烧毁的建筑可能比很多人都年轻不少,但不可否认的是,耗资数百亿日元,根据历史资料完整复原再现的木造结构,依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首里城的修复过程中,为了忠实呈现琉球王宫的原貌,日本专家们曾经过反反复复的资料研究和调查,决定采取全部木造的方式,并曾自诩“只有全部木造,才更接近琉球国王曾使用过的样子”。
火灾前,首里城每天接待的观光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中国游客的身影。中国游客在这里体会到的亲近感是由百年来琉球与中日之间的地缘、文化纠葛所产生的。
最让游客感到独一无二的就是首里城的“混搭风”:
城墙类似日本城堡,采用当地琉球石灰岩建造,但布局风格则是以中国传统宫殿集群为蓝本,只是规模略小;
正殿中三块匾额,分别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御赐的“中山世土”、“辑瑞球阳”、“永祚瀛壖”;
容纳清朝皇帝匾额的正殿又是有着唐破风的日式大殿,而这座华丽的和风大殿采用的基石又是用来自中国的大青石建造的。
这座号称冲绳岛最大木结构建筑之一的首里城正殿,有鲜明的琉球风格,并且糅合了中国和日本传统建筑的特点,与日本传统城池不同,首里城在建筑外观和屋脊、柱头、石狮等建筑小品上带有浓厚的中国闽南地区风格。主殿的重檐建筑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规格相同,只是规模小一些,161根柱子,6万片红瓦片,无处不在的飞龙与金狮等多种雕塑充分的显示了琉球王朝的辉煌历史。
此次火灾后,首里城就算建筑主体能花钱重建,但其中保存的建筑装饰、艺术品等文化遗产已成为绝唱,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的地方。无论是曾被用来接待来自中国册封使臣的北殿,还是用来接待萨摩的使者和官员的南殿,均为珍贵的资料陈列室。而且正殿和这些主要建筑中展示的琉球漆器、雕刻、织物、文献历史资料,比如雕刻在和式前檐内壁的立体狮像和金龙,还有里面陈列的康熙、乾隆皇帝对琉球国王册封的印金以及匾额等,也都随着大火而消陨。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我们看到的“御差床”,也就是琉球国王宝座上方悬挂着的“中山世土”牌匾是仿制品。原牌匾本系康熙御笔,现在的文字是根据中国现存康熙御笔“万世师表”及“昌明仁义”经电脑解析图像处理而成,落款取自北京孔庙康熙御笔石匾,如此走心的仿制品被毁,真是让人感到遗憾。
除了宫殿,其实首里城有不少值得一看的城门。最有名的要数“守礼门”,它是首里城的正门,也是冲绳的象征。2000年,为纪念八国峰会在日本举行,日本发行了一枚面值2000日元,印有守礼门图案的钞票。
因明太祖朱元璋赐予“守礼之邦”四字,琉球引以为荣,在王城外立起牌坊,横额上书“守礼之邦”汉字。不过大火后,我们或许只能在2000日元的纸币上一睹守礼门的风采了——
(图为国王御用宝座与清代匾额 图源:首里城公园官方网站)
3
烧了11小时!为什么不能及时灭火?
日本《朝日新闻》消息称,当地时间凌晨2时40分左右,首里城警卫员看到“黑烟飘起”,遂向那霸市消防局报警。那霸市消防局接警后,向周边消防局请求支援,出动20台以上的消防车、近100名消防员参与救灾。但是截至当地时间31日下午1点,火势才得到控制,也就是说大火燃烧了整整11个小时后才被扑灭,令人痛心!
(图为首里城火灾 图源:澎湃新闻)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今年4月法国世界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遭遇的火灾,在着火长达14个小时后,动用了超过400名消防员才将大火扑灭,此时屋顶和标志性的中心塔尖被付之一炬。而在本月21日,意大利世界文化遗产都灵市中心皇家马厩与马术学院突发火灾,6支救援队伍被派往现场灭火,火势仍蔓延了约两小时,以致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古迹屋顶被烧毁。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发达国家的消防队都怎么了,为什么就不能及时扑灭火灾?
在这里,我们以巴黎圣母院火灾为例,看看着火后消防员是怎么应对的。
据英国每日邮报消息,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在屋顶燃烧起来之前,消防员就接到了警报,后经消防员排查并没有找到任何着火的迹象。不久后发出第二次警报时,火情终于被监测到。但火焰已经开始冲破巴黎圣母院的屋顶。消防员此时已无法控制这样的火情,这距离第一次警报时间仅过去了23分钟。
文物建筑火灾的扑救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现代建筑的防火技术、消防规范比较完善,但对于文化遗产这类特殊的建筑来说,结构工艺、材料以及天然的脆弱性决定了其消防处置和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有着天壤之别,就算拥有发达国家先进的消防手段依旧无计可施。要是真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建议的直升机水弹方式灭火,估计巴黎圣母院内保存的众多艺术品,珍贵壁画与雕塑早就随那场大火灰飞烟灭了。
为了水枪精准灭火,消防员首先得从塔楼爬上教堂的最高层,而螺旋状的楼梯十分狭窄,大约只有60厘米宽。在戴着面具拿着器材的情况下,对消防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既要维护建筑结构,还得努力扑灭木质结构上的火。水用得过多又会加快建筑坍塌速度,而且有损坏玻璃花窗的风险。
在这种小心翼翼并且看起来进展迟缓的救援方法下,巴黎圣母院的主体建筑、耶稣受难荆棘冠、彩色玫瑰花窗、管风琴、祭坛,以及因维修被提前移走的16尊铜像都得以保存。就结果来看,被舆论质疑灭火进展迟缓的巴黎消防可谓是十分委屈了。
而此次首里城所在的日本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日本各级政府也十分重视消防基础建设,消防体制与救援技术都相对比较成熟,那为何也会出现大火燃烧11小时才扑灭的后果?
目前,当地官方依旧没有公布起火地点与扑救细节,但据那霸市政府透露,正殿内没有安装自动灭火设备。31日,日媒援引日本文化厅消息称,被指定为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的建筑物需依法进行防火对策,但这次被烧毁的建筑物“并不是这些对象”。此外,消防车等大型设备也难以进入起火地点。
(NHK称,此次被烧毁的正殿等建筑物为经过复原的建筑,不包含在上文“这些对象”的范围内。)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日本有很多跟火有关的祭祀或节日,爱玩火的特性为文化遗产发生火灾埋下了巨大隐患。比如那智火祭,鞍马火祭等,日本还有一个汲水节,又被称作“修二会”,其中最精彩的环节叫“御松明”,在这个环节里,和尚会举着火把绕着千年古刹不停奔走。法师们通常会在这一天取出“笼松明”,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个1.8米的长竹竿挑着直径约30厘米的笼子,点火后法师们站上高台,奋力旋转“笼松明”,产生大量飞旋而出的火星,景象类似我国河北蔚县的“打树花”。
参加这个活动有一个说法,谁要是能被火把的火星溅到,就会在这一年躲过祸事。但这千年古刹要是被火星飞溅,不仅不会驱灾,反而会酿成大灾。
4
48年零火灾,故宫是怎么做到的?
相比之下,中国消防可以算是这些发达国家消防的好榜样。
以北京故宫为例,作为全北京最大的人造易燃物的明清故宫建筑群,其易燃性主要由其建筑材料和结构布局所决定。宫内建筑群多数为木结构,古建筑材料的含水量一般在12%—8%,甚至达到全干,极易燃烧。就拿故宫太和殿来说,虽然经过后期修缮和刷漆,但其火灾荷载(指建筑物容积内所有可燃物由于燃烧而可能释放出的总能量)仍达到了现代建筑的62倍。
(图为故宫消防队 图源:人民网)
与此同时,故宫里还悬挂了各种丝绸布料制作的帐幔等,进一步增加了故宫的火灾危险性。不仅如此,成群结队的建筑们,稍不小心就会火烧连营。而且古代建筑布局与现代建筑消防规范难以协调,防火间距严重不足,消防车都难以开入。
然而,故宫竟保持了48年零火灾记录!这主要归功于消防到位。
杜绝一切火种这件事就不用说了,除了通过设置大量灭火设备,以及对建筑采取阻燃手法外,故宫消防员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在故宫当消防员,全靠一个“跑”字。既然大型消防车无法驶入,消防员需训练携装备跑步救援,对于每个来到故宫的新兵战士而言,在这里的第一课就是跑圈。背负空气呼吸气瓶爬台阶、折返跑,练习穿戴齐装备,携带消防水带跑等各种跑步训练。三个月下来,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抵达时间要精确到秒。
技术就是硬道理,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在古建筑防火管控方面,一直强调“救不如查,查不如防”的原则。故宫消防员每天要按时巡查,一一核查消防栓是否漏水,是否生锈,是否出水,遍布宫殿角落的4866个灭火器是否归置妥当等,这也是每个故宫消防战士的必修课。他们呵护着故宫的一年四季,春天帮故宫的房檐除草,夏天给故宫的水缸注水,秋天扫落叶,冬天将护城河的冰凿开以方便取水。故宫还实行网格化管理,管理人员将故宫划分为若干个防火区域,每位负责人负责一个区域,每天对自己的区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近几年世界上很多文化遗产随着无情的火灾消逝,这给人们提了个醒:救不如查,查不如防。
请别让世人再听见历史心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