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成名,从上海美到好莱坞,我们还欠她一个伟大角色
时间:2019-11-07 21:12:5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微信号:Yuyantalks
作者:遇言姐
新一期的《十三邀》,许知远采访了陈冲。
这一场对话行云流水、豁达坦诚,听得人心旷神怡。
58岁的陈冲短头发、自然卷,有时穿一件灰色的T恤,有时穿一件白色的T恤,没有做任何造型。
印象中,陈冲是一个来自高知家庭、性感妩媚、英文流利的上海女郎,无缝契合张爱玲小说中的角色。
1981年陈冲远赴美国,哥哥陈川在上海西伯利亚店里,为妹妹倾囊置办了件貂皮大衣。
30年后,陈冲出演了《色戒》——一段理智与情感纠结的哀艳传奇。
故事的蓝本中,那场惊心动魄的刺杀未遂就发生在西伯利亚皮货店。
痴迷张爱玲的文艺片导演们喜欢陈冲。
关锦鹏执导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娇憨的王娇蕊为她赢得了影后奖杯。
电影里,身穿浴衣的陈冲推开门,顶着一头肥皂泡泡摇摇曳曳走将出来,眉梢眼角都是风情。
下一幕,她软软地趴在赵文瑄身边,闲闲地拧开一瓶子花生酱,一字一顿说:我是个粗人,喜欢吃粗食。
情欲暗涌,不动声色,连情窦未开的小朋友也感受到这个女人的风情万种。
李安执导的《色戒》,陈冲饰演易太太。
麻将桌上半真半假地试探与博弈,丝丝入扣、交织缠绕。
李安说,易太太这个角色是全片的秤砣。
90年代,徐枫筹备由王家卫拍摄《第一炉香》,可惜未能执行。
当时,葛薇龙的第一人选是陈冲,乔琪乔的第一人选是尊龙,姑妈找的是卢燕。
看到这个卡司,你就知道为什么马思纯版的葛薇龙会招致群嘲。
08年,关锦鹏从徐枫手上要来《第一炉香》的版权,打算重新启动,可惜再次流产。
当时的陈冲已经40岁,自是不能出演少女了,关锦鹏分配给她的角色是出身世家的欢场高手——葛薇龙的姑妈梁太太。
她不是一个张爱玲女郎
《十三邀》中,许知远问陈冲:喜不喜欢张爱玲?
陈冲回答:喜欢啊,我喜欢她笔下人物之间的细腻,但不多愁善感,也不悲天悯人。
一句话点中张爱玲的态度——冷峻与荒芜。
正当大家以为陈冲会大谈旧上海与张爱玲,她却话锋一转:但是我更向往伟大的人格、道德的勇气,就像《约翰·克里斯朵夫》。
这句话着实有点让人意外。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本什么书呢?
罗曼·罗兰1912年出版的10卷长篇巨著,记叙以贝多芬为原型的音乐家的一生。
书中描绘的人生旅程如同长河一般宽广,涉及到的人生思考与社会议题庞大纷杂。
忘了说,这本书的翻译者是傅雷。
如今的年轻人仍然会喜欢张爱玲的奇巧,但很少有人读得下厚重冗长的欧洲旧作。
一提到这部小说,她的眼睛都亮了。
她说自己信奉英雄,信奉理想化的人格,人一定有所舍弃,才能称之为英雄。
同样是才女情怀,生于60年代中国内地的陈冲,终究跟对岸的张艾嘉是有壁的。
去年,许知远在采访张艾嘉时,提起她那身为空军军官、年轻时撞山牺牲的父亲,张艾嘉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觉得那一腔热血,值得吗?是为了什么?
“一腔热血”这个词,出自《明史于谦传》:一腔热血,竟洒何地。
换作陈冲,她一定不会提出张艾嘉的问题,尽管陈冲的家族同样充满着无数的遗憾和未遂的志向。
罗曼·罗兰最常被大家引用的金句是: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陈冲把这句话印在了新片海报上
陈冲的外公是留学英美的中国药理学奠基人张昌绍,热爱研究鸦片受体的他一生没有机会为兴趣而工作。
他在1941年抗战打响时从哈佛归国。抗战时,他在重庆研究战场上急需的抗生素;建国后,他在研究如何控制泛滥的血吸虫病。
张昌绍一直在等待着有朝一日四海升平,自己可以放心钻进兴趣所在的领域,直到1967年文革开始,张昌绍教授自杀身亡。
又10年后,他在英国的旧同事研究出了他一直渴望研究的鸦片受体。
对于这位祖辈,信仰约翰·克里斯朵夫的陈冲不会问出“觉得那一腔热血,值得吗?是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
陈冲和家人
早在陈冲还在美国读书时,她就展现出了宏大的一面。
面对记者“中国电影都是政治电影”的质疑,她反驳道:我的国家和你的国家不同,我们经历了许多灾难,生与死都是日常命题。
我们个人的命运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联系着国家、民族、政治,因此我们不可能不在表现一个人的命运时涉及其他一些大的概念。而美国人的主要压力来自个人奋斗,个人成败。
我们不是故做深沉,正如你们也不是故做轻松。
这也是为什么陈冲自己做导演后,选择的题材是《天浴》,是《英格力士》。
她说希望孩子们来看看——上一代人是这样走过来的。
《十三邀》中,许知远说陈冲的家族是动荡中国的缩影。他问陈冲对先人有什么看法,陈冲说:“老一辈人太不容易了,我希望能够认识外公。”
少小成名、充满争议
年轻时的陈冲真是美。
她是那样清纯可爱,每一个笑容,每一次眨眼,仿佛都在发光。
凭借《小花》获得百花奖时,她只有18岁,是上外的学生。
那是1980年,百花奖评选是文青们一票一票人肉投出来的。
从3毛2分钱一本的《大众电影》上剪下选票,填好后自付邮资寄到编辑部,不输如今为爱豆买单的粉丝。
陈冲的母亲有着上海女子的狡黠。她让女儿穿着打补丁的旧军装,朗读了一段英文版的《毛主席语录》,成功在一群试镜的女孩中脱颖而出
亦舒师太对美女的要求十分苛刻,嫌弃李嘉欣没灵魂,嘲笑刘晓庆太俗艳,又说巩俐英文差还找借口。
被亦舒盛赞过的内地女演员只有两人:一个是潘虹,一个是陈冲。
对于潘虹,亦舒说她沉着斯文、不动声色,完全是知识分子型的。
对于陈冲,亦舒夸她英文说得真正好:十分流利、毫不做作,令人佩服。
别以为在美居住超过十年则必定会讲会读会写,非得痛下苦功不可。
88年陈冲在脱口秀《late night show》中,27岁的她头发剪成20年代式样,穿一件芭蕾舞娘的黑色紧身上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口漂亮的英文幽默又从容,是三代人才能积淀出的贵族大家。
陈冲的身上充满着争议。
1981年,陈冲赴美国读书,一时间引起悍然大波。
她的外婆不得不一次次发表声明:我们一家人都回来了,小冲也一定会回来的。
陈冲出国的时代,是个尴尬的时期。
好莱坞觉得卷发大眼的陈冲不像他们心目的中国人,中国人则不解纯真美好的小花竟然出演外国情色片。
刚刚开通微博不久,陈冲发了这样一条:到美国后第一次拍泳装照,走性感路线。现在想想,难怪当时的国内观众觉得我卖国,他们心爱的小花毁灭了
陈冲在好莱坞出演的第一个角色,只有一句台词:翰莫先生,你需要来些茶吗?
后来,陈冲终有机会出演主角的是《大班》中的美美——一个被出售、被奴役的女性。
全国人民的小花在美国电影中饰演女奴,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内报纸都在指责陈冲。
连《参考消息》、《人民日报》也就小花的腐化堕落而纷纷发文。
1986年,一部中意英三国合拍的《末代皇帝》真正将陈冲推向国际。
陈冲饰演的婉容美丽而脆弱,吃花的一幕堪称影史经典。
电影中,陈冲身着薄纱,近乎裸体,两妃一帝在锦被下嬉戏,这让她再一次成为被批判的焦点。
然而,《末代皇帝》终究让陈冲在好莱坞打开了局面。
电影获得1988年奥斯卡九大奖项,陈冲和尊龙还因此当上了颁奖人。
彼时的尊龙,彼时的陈冲,美得似一对璧人
我一辈子演一部《小花》就很好了
多年的浸淫和沉淀,陈冲自言:是艺术还是庸俗,我看一眼就知道。
陈冲说话可以十分犀利。比如她说:贝托鲁奇有着高尚的审美,姜文不脏,而某些作品就算没有裸露镜头也一样下作。
又说做奥斯卡的评委没意思。所有人都小心翼翼,不敢说错一句话,艺术一有这种标准就出不了好作品了。
《十三邀》中,许知远替陈冲遗憾,觉得她没有生在一个开放的时代。
在美国,她的同龄人朱利安·摩尔、朱迪·福斯特、蒂尔达·斯文顿都还在出演充沛的女性角色,而陈冲则陷入了中年女演员在中国没戏拍的困境,只能在宫斗剧、流量剧中演些婆婆妈妈的角色。
但是陈冲不以为然,她说:我这一辈子多好啊,17岁进的《小花》剧组,我觉得我一生演一部《小花》就够了。
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自己生不逢时,无论她生在哪个年代都会有所不满。
对于那些“我闭着眼睛都能演,睁着眼睛也是浪费”的客串角色,陈冲也不纠结,她说:我总得做一些折衷。比如角色不够好,但是报酬非常好,我会考虑接受。相反,有的角色很有趣,我非常想演,我是不计报酬的。
当今社会,谁做事不是图一头?总得有失有得吧?
这种通达务实的态度是她一个人在美国生活时练出来的。一切维持你正常生活的服务设施在你没钱的时候会断然停止,所以每个人都被逼得去玩命地工作、挣钱。人人在谈到钱上,也就没有羞耻感,因为钱给你独立和自尊。
陈冲和小女儿许文珊
话虽这样说,事实上,陈冲推掉了很多戏,包括在《如懿传》后源源不断找上门来的古装剧:烂角色的挑战性最强,那么烂你怎么去演啊。
她将精力重新投入到自己真正想表达的领域,执导了电影《英格力士》。
文革期间,一位来自上海的英文老师,为封闭的少年打开一扇窗,在匮乏艰难的时代带领学生感受柔软。
陈冲说这个故事很像是自己的经历。她也有过一位温柔的英语老师,圣约翰大学毕业的她给陈冲起了贞德这个英文名,告诉她要勇敢。
她说:有些人不是顺着风向行进,而是按照永恒的脚步在走。
58岁的陈冲仍然不弃信仰对人格的坚持,她是一个入骨入髓的打着时代烙印的人。
她说没有实用性的激情是最有创造力的。
虽然,她已经很久没有得到过艺术上的满足,而这样的陈冲,本该拥有伟大女演员的一生。
她从清纯小花变成热烈美艳,又从妩媚性感到深邃通达,她美了一生,是一个女人最好的模样。
文章转载自“遇言·不止”(ID:Yuyantalks)
遇言不止:专业主义精英的聚集地,号称“中国最美女性视频”、“视频界的LV”,拥有无数女性的热爱和男性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