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一场“贴钱造假”狂欢
时间:2019-11-14 10:58: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随着双11大型“薅羊毛”购物活动的结束,各大平台纷纷晒出了自己的战绩。其中天猫双11全天成交额2684亿元,同比2018年的2135亿增长25.71%;京东双11期间(11月1-11日)累计下单额2044亿元,同比2018年的1598亿增长27.9%;苏宁全渠道订单量增长76%,物流发货完成率达99.6%,新增Super会员超过百万,移动支付笔数同比增长139%。
从这些电商平台公布的一连串数字来看,无一不再向外界释放着“超越过往”“速度更快”的信号。但好景不长,双11的热乎劲还没过,刷单、数据造假等质疑声就纷至沓来。并且,笔者还发现天猫规定,双11当天不得申请退货退款。
天猫数据增长过于完美遭质疑
其中被质疑的最为猛烈的当属“天猫”,11日刚过,就因“退货”、“数据造假”、“刷单”等问题被顶到了微博的热搜榜单上。
据了解,有位微博名为尹立庆在今年4月发布《关于淘宝2009年-2018年历年双11销售额数据造假》指出,“从天猫双11的全天销售额来看,实际生产数据几乎完美地分布在三次回归曲线上,拟合度均超过99.94%,几乎为1,而且生产数据有10年之久,每一年的数据都这么高度拟合,数据过于完美。”
最后结论得出,天猫双11“销售数据进行了人工修饰,存在造假事实”,并且在当时就预测了“2019年淘宝双11当天销售额为2675.37亿或2689.00亿”。
结果天猫销售金额出来后,与预测金额之间的误差仅为5亿元,这一神预测引得外界一片哗然。目前上述微博已经被删除,删除的原因是用户投诉过多。但有网友跟帖称,“补上了刚发布的2019年新数据后,发现拟合度上升到了99.96%。”
消费者4月神预测遭背锅,网友质疑天猫 刷单冲销量,隔天就退款?
随着舆论之声渐大,天猫相关负责人(署名“彭美天猫公关总监”)回应称,“按照网友的逻辑,符合统计趋势的就是假的。那么,世界经济总量也是能被预测的,经济发展也是假的吗?自己YY下满足自嗨就算了,由此得出天猫双11数据造假,就是造谣了哦,要负法律责任的!”
随后,就有媒体传出消息称,天猫发言人表示,已就这则谣言启动司法流程,希望再没有这样侮辱大家智商的“智商测试”。
针对天猫的回复和做法,有网友表示质疑“4月提出的造假质疑,如今起诉倒是颇有一种心虚之意。”但也有网友持相反意见“天猫根本不需要造假数据,因为那些疯狂刷单的商家比比皆是,或许达到这个金额只是凑巧。”
事实上,有微博名为-Kirin-的网友披露,前同事双11全公司都在帮百雀羚刷单。根据刷单信息显示,百雀羚水嫩倍现精华水被要求拍护肤套装,并且被要求拍双数,等到12日再进行退款。
但不管淘宝究竟是数据造假,还是众商家刷单所致,在这2684亿元的高额数据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水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知是为了保证数据,还是为了帮助商家在此期间有序高效的为消费者服务,今年天猫规定双11当天只能买不能退,双11一过,才能开始退货。这也使”11日0点等着抢货,12日0点等着退货“被带上了微博热搜。
而这也意味着天猫打下来的这2684亿元除了水分外,还要面临缩水危机,那么如此兴师动众的举办双11 的天猫究竟还能剩余多少成交额呢?
订单量不等于成交量
另外由于每家电商的双十一战报,没有统一的口径,也不似财报那样强制信息披露,所以京东统计的方式为11天累计下单额,但是下单额与成交额略有不同,因为网购的流程是先提交订单(即下单),之后在付款(即成交)。所以也就是说,用户付款和退款都丝毫不影响它的订单量,那么27.9%的增长率下,水分含量又有多少呢?
虽然苏宁并未公布具体的销售金额,但根据第三方星图数据公布的双11线上数据显示:2019年双11当天全网销售额4101亿,同比增长30.5%,苏宁易购占4.9%。按此计算,按销售额占比算,苏宁易购销售额200.95亿,同比增长36%。
从增长率来看,今年天猫双十一销售额虽然再创新高,但是增长率却并不乐观,与去年的26.9%相比下滑了1.2%,仅为25.7%。
虽然这一变动,按照阿里的说法是符合市场发展的,但要知道过去几年里,这个数字始终保持着增长态势。而今下滑,是否确诊了电商流量已经触达了流量天花板呢?
并且狂欢过后,市场似乎并不买账。截至美国时间11月11日收盘,京东跌0.06%,阿里巴巴跌0.24%。
由此可见,尽管在主场作战的阿里,面对消费升级和市场经济的下滑,也无法做到“躺赢”。而每年日渐“复杂”的游戏规则,更是让消费者产生疲倦感。
媒体造势太疯狂,战绩捷报都是“自我意淫”
每年的双11,笔者总能看到数百家媒体成群结队的聚集天猫、京东、苏宁会场,美名其曰共同见证“奇迹”,实则收了红包,再统一发公关稿,无非在标题上和数据上做小凸显就可以占据头条位置。
一位资深媒体人表示:阿里的双11年年参加,包吃包住还包红包,就当媒体人之间的聚会和狂欢了,再加上几个重点数据一呈现,让双11捷报跟子弹一样到处飞,消费者就相信了。这是基本的“媒体关系维护”,这几大巨头做的很轻车熟路了。
总结语
看到线上如此狂欢意淫,而线下呢,也有部分品牌在做跟风促销,但相对线上大促更显得“润物细无声”,没有预热造势,没有媒体捧场,没有精美海报眩目,更没有人叫嚣“智商捉急”。线下的老实人只有赔钱吆喝两声,回看战绩,说了三个字:还可以。
至于具体数据,“抱歉,不方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