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宏观】在纠结中观望——简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时间:2019-11-17 19:56:3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招商宏观】在纠结中观望——简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1月16日,央行发布2019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信息是,央行判断“(中国)总供求大体平衡,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的基础”。不过,整篇报告又流露出深深的纠结,有对国内增长与通胀的纠结,有对其他经济体货币政策适宜与否的纠结,有对中美贸易谈判前景的纠结。合并来看,央行在纠结中观望,货币政策在短期保持中性。

1、纠结。

央行最纠结的可能是国内的增长与通胀了。央行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长短期、内外部等因素变化带来较多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内生增长动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食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幅度较大,未来一段时间需警惕通胀预期发散。”报告特别开辟了专栏4《全面看待CPI与PPI走势》,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大体平衡,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的基础。”事实上,任何一类资产价格都不可能长期稳定在某个水平,总会出现波动,横盘是在选择方向,只是难以预测而已。目前市场上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货币政策难以收紧。我们可以用2010-2011年的案例予以反击,当时实际经济增速震荡走低,但通胀(以GDP平减指数衡量)震荡走高,政策选择了收紧而非放松。

全球其他经济体央行启动的降息潮,也让央行略现纠结。央行判断“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动能不足,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形成拖累。”不过,央行也认为,“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助长了金融脆弱性的累积。主要包括:一是全球企业部门债务负担加剧,脆弱性上升,企业部门高风险债务规模已占企业部门总债务的三分之一。二是低利率的环境促使投资者增持高风险、低流动性的证券,导致更大的风险敞口。三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外债比重较高,外债与出口之比已由全球金融危机时的100%升至当前的160%,部分经济体的这一比例甚至高达300%以上,加剧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债务风险。”央行强调了国内货币政策要保持定力,“主动维护好我国在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行常态货币政策国家的地位”。就我们观察的数据而言,短期亦无需对全球经济过度悲观。就我们监测的15个经济体而言:日本位于前端,目前已基本接近顶部;中国、其他新兴、欧元区和英国位于中端,目前已基本接近(或到达)底部;美国位于后端,目前仍在下行,明年上半年或能见底。此外,央行也谈到,“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空间有限”。我们在之前的一篇有关负利率的报告中也有过类似的分析,即“近年来使用负利率的经验表明,利率下限低于零,但毫无疑问,如果利率变得足够负,现金替代最终会发生,因此负利率的空间也面临着局限性。”(详见《负利率对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月报2019年10月》,2019-11-9)

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景同样令人纠结,针对近期的变化,央行特意提到了“中美经贸磋商重启,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不过,在全球潜在增长中枢下行的大背景之下,边际收益递减,保护主义升温实在无法避免。(详见《中美贸易谈判回顾及展望》,2019-10-14)。

2、观望。

央行的表态已经非常清晰,短期不要觊觎货币政策放松。“总体来看,猪瘟疫情等造成的供给冲击尚需一定时间平复,短期内消费物价仍面临上行压力,需持续密切监测动态变化,警惕通胀预期发散。”“妥善应对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注重预期引导,防止通胀预期发散,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坚持用市场化改革方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金融风险防控稳妥果断推进,宏观杠杆率高速增长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逐步提升。”

至于未来会如何调整,我们认为收紧的概率更大,源于通胀的上行。我们在11月16日发布的报告《有关通胀的三点讨论——10月全社会债务数据综述》中,就通胀给出了三点核心结论:

第一,通胀是全面性的还是结构性的?全面性的。

第二,通胀是否会在明年下半年自行回落?不会。

第三,通胀最终是否会引发政策转向收紧?会的。

上一篇: 猫和老鼠三处穿帮,网友说当我们看不见?导...

下一篇: 原创70城二手房房价,31城环比上涨,3...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