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天,惠及560多万人次观众,上海国际艺术节落幕
时间:2019-11-17 20:51: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1月17日晚,安德鲁·曼兹、黄蒙拉与北德广播爱乐乐团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奏响,在原汁原味的德奥交响乐中,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落下帷幕。
在31天时间里,来自65个国家和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的15000余名艺术工作者汇聚一堂,共举办各类活动350多项,线上线下惠及560多万人次观众。
红色精品汇聚,传统文化创新,共述“中国故事”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献礼新中国70华诞的精品力作汇聚于申城舞台,回望红色初心是成为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
上海杂技团与上海市马戏学校联合创作红色主题杂技剧《战上海》被观众誉为最“燃”杂技剧,将青春和热血汇成的英雄主义赞歌深植在观众心中,用杂技艺术传递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战上海》剧照。本文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委约作品——上海沪剧院沪剧《一号机密》,围绕地下党员默默守护党的机密文件展开,上海沪剧院青年骨干表演新突破,为红色舞台作品中的革命者行列增添新形象。
另一部委约作品——龚天鹏:第十一交响曲《潮》,作品59,以潮为核心意象,象征时代变革,作品中融合的“上海特色”与“家国情怀”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听众。
上海音乐学院交响诗《英雄颂》将红色音乐文化、海派音乐文化和江南音乐文化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用交响音乐的方式讲述上海这座英雄之城的革命历史。
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三湾,那一夜》表现建党建军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三湾改编”,生动展现毛泽东同志在风云激荡中熔铸人民军队之魂的政治远见和艰难历程。
《三湾,那一夜》剧照
山东歌舞剧院民族歌剧《沂蒙山》依据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真实历史创作而成,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役为创作素材,反映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精神。
为了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艺术成果,《红旗漫卷:长三角地区美术馆馆藏及推介主题美术作品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壮丽七十年 情牵海内外——“亦师亦友”第九届海上画家联展》等展览,通过丰富多彩的绘画、工艺品、器物等形式展现神州大地的缤纷多彩。
艺术节努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以国际语言讲述的“中国故事”。
上海京剧院新版京剧《大唐贵妃》与艺术节再续前缘,史依弘、李军、陈少云、安平、奚中路等海上京剧名家荟萃出演,在传承中求索创新,以新的语言和方式吸引现代观众走进剧场。著名程派青衣张火丁与她的学生献演了她的拿手好戏《锁麟囊》等,一票难求的火爆背后,传递着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匠心。
《大唐贵妃》剧照
将民族传统与现代艺术语言融合创作也是今年 “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6部委约作品的共同特点。
舞蹈剧场《易》以古典舞融合现代舞蹈理念的方式,“舞”出了《易经》“天人合一、大道至简”的思想与意境;现代舞《冷感人》,用肢体表现探索人与世界互动交流的主题;话剧《双城记》描绘了在看似荒诞的情境中,现代男女的情感碰撞,幽默却也辛酸;寓言剧《捉影》采用戏曲中唱念做打的程式编排,以戏曲、皮影戏等传统手法演绎荒诞剧情;新媒体表演《分身·源启》将神话幻化成半虚半实的世界,描摹出一部舞台上的《山海经》;超媒体音乐会《彼岸》将钢琴、新媒体与电子音乐融合共奏,《际空之响》进行了首演。音乐会最后,当钢琴自动“演绎”一段贝多芬作品后,钢琴家以《际空之响》的一个和弦作为结尾,寓意“古老与当代”的对话,意义深远。
荟萃全球艺术资源,助力长三角文化发展
作为艺术节的主板部分,今年舞台演出共献演42台中外剧目,平均出票率和上座率近九成,出票率达到100%的剧(节)目15部。
艺术节闭幕演出安德鲁·曼兹、黄蒙拉与北德广播爱乐乐团音乐会促成中外音乐家的强强联手,以致敬经典的方式面向未来。
《魔笛》剧照
首次集结全院最全阵容来华的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受到了艺术节观众的热情欢迎。《假扮园丁的姑娘》与《魔笛》两部亚洲首演作品在上音歌剧院获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旋律优美、可听性强的两部莫扎特歌剧让众多观众开始走进歌剧、关注歌剧。而在国内首次实现的“同一舞台,两个剧目,交替演出”的演出方式也让观众对上海文化的发展充满信心。
荷兰国家芭蕾舞团全明星之夜汉斯·范·曼伦作品集《大师颂》等代表欧洲现代舞的最新成果和顶尖水平带到申城。
世界级男高音何塞·库拉音乐会《今夜无人入眠》,传奇歌剧天后芮内·弗莱明唱响舒伯特、托斯蒂、德克雷申佐等经典艺术歌曲,德国班贝格交响乐团音乐会等都给观众留下难忘的观演记忆。
除了让艺术的氛围满溢申城,艺术节继续寻求突破,在主会场之外举办分会场,引进分会场优秀节目,让优质文化资源惠及更多地区和观众。
香港文化周、无锡、宁波、合肥、内蒙古分会场,以及上海魔术节等一系列“节中节”活动的成功举办,惠及了长三角等地区人民群众,满足了更多观众的精神需求。
无锡、合肥、宁波组成的长三角地区分会场和上海主会场深化联动,进一步扩大了长三角文化的辐射效应,助力“长三角”文化艺术的共同发展。主会场的优秀中外节目雅各布·赫卢萨与德国班贝格交响乐团音乐会、《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在各地献演,让优质文化资源辐射长三角,提升长三角城市群的文化品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同时,分会场城市最新的文艺创作作品舞剧《天山魂》、话剧《大江东去》、舞剧《骑兵》等优秀剧目也双向交流到主会场各板块,成为上海与兄弟省市在文艺创作上互学互鉴的生动案例。
香港文化周带来的7台演出及1项展览,通过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样式的剧目展现香港近几年来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文化周以文艺作品凝聚人心,推动沪港两地文化交流更好发展。
艺术节还积极探索演艺与旅游资源的对接,利用旅游服务平台为演艺产品开拓新的市场推广渠道,形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新效应,让包括上海市民在内的八方来客能够在金秋十月“游上海、看大戏”。
“艺术天空”直上云端,“艺术教育”创意迭出
本届艺术节“艺术天空”系列演出覆盖全市16个区的3个户外和近30个室内场地,共献演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10个省区市及港台地区的48台111场精彩节目。
在共青森林音乐节上,“歌剧女神”安吉拉·乔治乌与匈牙利布达佩斯交响协奏乐团、三次格莱美大奖获得者柏林广播合唱团、著名指挥家平夏斯·祖克曼与阿德莱德交响乐团用音乐奉献一道“美味”与美景交融的“音乐饕餮”,让许多观众想早早地预定明年的演出。
“世界风·12小时特别活动”充分利用演艺大世界的优势资源,打通了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和上海大世界两个场地,给市民带来一场内外互动、文旅结合的欢乐体验。
首次推出的“舞动12小时”特别活动,则为观众带来了“艺术天空”板块的首部委约作品《新生》,辛丽丽、黄豆豆、谭元元、朱洁静、王佳俊等舞蹈名家也以大师工作坊、艺术讲座、剧场演出、游园直播等方式与舞蹈爱好者互动,快闪、市集、摄影展等活动的交替展开,让“爱舞者”共享舞蹈艺术带来的快乐与魅力。
《新生》排练照
今年艺术节还通过“云上艺术节”的打造,加大了“艺术天空”线上直播力度,在腾讯艺术、爱奇艺、优酷、哔哩哔哩等多个视频平台开通“艺术天空”直播专区,凭借5G+4K技术进一步提高直播质量。
直播场次也有了较大升级,柏林广播合唱团森林音乐会、挪威极地冰乐团音乐会、英国音乐喜剧秀《欢乐颂》等多台剧(节)目“上网”,以免费直播或点播的方式与观众见面。部分直播内容还通过互联网机顶盒“走”进偏远地区,体现出“艺术天空”对打造多维传播、延伸观演空间、扩大覆盖人群的不懈追求。
“艺术教育”板块则继续坚持“精准化分龄定位,精细化分层设计”的理念,以上海在校学生为核心,为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老师、市民观众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演出和艺术教育活动。
本届艺术节,“艺术教育”深入学校、社区、剧场,共举办35项93场系列活动。
针对中小学生艺术实践的活动品牌“艺趣社”继续推出“慧画无限”公共美术活动(第二季)特邀4位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与来自全市13个区的40多个学校和社会团体的中小学生组成战队,在上海的4处城市地标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同时面向在校学生、市民开展各类艺术工作坊,提供更多参与艺术的可能性,用创意点燃青少年及广大市民对公共美术的兴趣与热情。
针对高中生、大学生的活动品牌“学生观剧团”走入第3年。来自29所高校、12所高中的267名学生按照音乐、舞蹈、戏剧戏曲3大艺术门类分组,免费观摩艺术节所有主板演出,以青年视角和语言对剧目进行评分评论,并根据评分结果推出“青评果”指数,评选出青年人眼中艺术节的“最推荐”剧目。
亲子演艺品牌“艺术亲子营”邀请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国际一流亲子节目,于长江剧场、世博会博物馆举办5场演出。并于艺术节开幕之前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5场不同类型的亲子工作坊,为假期中的亲子家庭提供了诸多进行艺术互动的机会。
交易会以专业呵护市场发展,论坛促进交流互鉴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文化艺术基金会副总经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音乐节总监叶西穆·古瑞·奥亚玛克感叹,“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出乎意料的完美,议题都非常有趣,我认为这是我参加过的组织得最好的艺术节交易会!”
经过20多年的持续打造,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在规模、专业度、全面性、活跃度、成果数量上在世界艺术版图中树立起了鲜明的标识度,越来越多的中外艺术家、制作人选择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作为其新作的交易、推广首发地。
演出交易会现场
本届交易会共有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参会机构450余家,代表人数近千人。推介演出总数26台,创投项目14项;交易双方以多种形式达成共计510个意向。同时,举办了1个主旨论坛、11个系列论坛、10场专业研讨会。
今年,欧洲艺术节联盟、英国爱丁堡艺穗节、俄罗斯契诃夫戏剧节、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节、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挪威国家歌剧舞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广州大剧院、深圳音乐厅、陕西大剧院等中外一线买家卖家纷纷参会。
一批重磅艺术创新项目争先亮相,由当代传奇剧场艺术总监吴兴国与著名演员张军合作的京昆当代戏剧《凯撒》音乐刚刚出炉,主演们就带着它来到上海。
戏剧大师罗伯特·威尔逊新作、音乐戏剧《不可能的黑郁金香》也以视频形式“惊鸿一现”。该剧将在明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进行全球首演,讲述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与明朝天文学家李之藻、政治家徐光启合作完成《坤舆万国全图》的故事。
今年交易会现场特别新增的“VR+表演艺术”推介演出板块成为一大热门。现代舞作品《留给未来的残影》、现代舞作品《眼眶》、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之VR互动版等3部精心策划的VR与表演艺术相结合的艺术作品,分别展示了VR的技术可能性、镜头语言探索、线上线下的结合点。
VR技术体验
新技术带来的新体验收获了大批新订单,以章达明VR现代舞作品《眼眶》为例,原定一天的展期因现场预约火爆而特别临时增加了一天,短短两天内即收获62个合作意向,包括“走出去”意向26个,国内机构合作意向36个。
艺术节论坛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就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构建多元文化和谐一体格局等话题进行智慧碰撞,为“演艺大世界”快速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
主旨论坛与各分论坛、专业研讨共邀请到来自41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200多个艺术节及艺术机构的专业代表与会。主旨论坛以“七十年追梦,新时代艺术”为题,请世界知名艺术机构的掌门人结合各自机构实例阐述了“世界大变局,艺术结纽带”的主题。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截至目前,共有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163家机构加盟。此次召开的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年会,明确了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以“互通、开放、协作、共赢”为宗旨,推动联盟成员间在节目交流、联合委约/制作、艺术教育、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演艺大世界”论坛上,中外专家和从业者对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形成多样化演艺空间和体系的进行全新展望和深度探讨。论坛现场举行大世界演艺资源交易平台的启动仪式,这也是该平台的首度亮相。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常办常新”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着力打造“上海文化”名片,为上海建设“亚洲演艺之都”,不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