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发病日趋年轻化,早发现早治疗方可长安心
时间:2022-03-21 11:00:2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近年来,中国结直肠癌年轻化趋势明显。而今天案例的主角谭先生,年仅34岁,就查出肠道肿瘤。
谭先生是一位银行职工,平日工作比较忙,经常久坐、吃外卖,饮食比较重口味。谭先生出现轻微的便血症状,当时怀疑是得了痔疮,并没有引起重视。
2020年11月谭先生参加了单位体检,做了粪便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CT值:36.86)。当得知阳性的检测结果提示肠道有异常,谭先生比较担心,便到医院做肠镜检查。
粪便基因检测报告
肠镜检查结果:距肛缘15cm直肠处发现一息肉,山田分型:Ⅲ型:有亚蒂、短蒂状,大小约12*15mm,息肉表面分叶状,呈红色调,pit分型为Ⅲ-L。
肠镜诊断:直肠息肉。
病理诊断:(直肠活检)管状-绒毛状腺瘤,建议定期复查。
健康科普
肠息肉从组织学大致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
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症息肉与肠道炎症反应有关,生长十分缓慢,基本上不会癌变。
肿瘤性息肉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传统型锯齿状腺瘤等,其中管状腺瘤最多见,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
谭先生的管状-绒毛状腺瘤处于癌前病变阶段,得益于粪便基因检测,及时发现,手术切除。
谭先生感叹道:“我的生活习惯一直不太健康,但感觉自己还年轻,所以没有重视。幸亏长安心粪便基因检测给我提个醒,不然我还是会按照原来的状态生活,也不会到医院做肠镜检查。”谭先生表示之后会听从医嘱,定期做好复查,改掉坏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老百姓对肠道肿瘤疾病存在认知误区,总以为发病的都是老年人群体。《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指出:我国结直肠癌人群发病率从40岁开始上升速度加快,50岁以上加快更为明显。根据我国国情及结直肠癌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人群筛查建议将50~75岁作为目标年龄段。同时应密切关注40~49岁甚至更年轻人群的结直肠癌流行病学趋势,并纳入卫生经济学评估,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获得的医疗资源、民众的接受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将其纳入目标人群。
由此可见,肠道肿瘤疾病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中青年群体也要引起重视!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易于癌变,与结直肠癌发生关系密切,其癌变时间约为10~15年[1],因此在它癌变前,有充足的时间发现和治愈。
肠道肿瘤患者的粪便中会含有大量的从肠道肿瘤表面脱落的携带了肠癌病变信息的细胞和细胞成分,这些信息可以由特殊的检测手段来解读。长安心®是一款可以准确解读粪便中基因异常改变(人类SDC2基因甲基化)的大肠癌检测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患者的肠癌病变情况,有希望将肠癌阻断在早期阶段,从而达到预防和根治肠癌的目的。
[1] 陈星宇,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相关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5):354-358.·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本次案例介绍已获得受检者知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