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诗经》中的这首怨妇诗,写出古代女子的悲哀
时间:2019-11-02 10:58:3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诗经》解读第62期
《诗经·秦风·晨风》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词句注释
⑴晨风:鸟名,即鹯(zhān)鸟,属于鹞鹰一类的猛禽。
⑵鴥(yù):鸟疾飞的样子。
⑶郁:郁郁葱葱,形容茂密。
⑷钦钦:忧思难忘的样子。朱熹《诗集传》:“忧而不忘之貌。”
⑸如何:奈何,怎么办。
⑹苞:丛生的样子。栎(lì):树名。
⑺隰(xí):低洼湿地。六驳(bó):木名,梓榆之属,因其树皮青白如驳而得名。
⑻棣:唐棣,也叫郁李,果实色红,如梨。
⑼树:形容檖树直立的样子。檖(suí):山梨。
看这首诗时先别着急,轻轻嘬起嘴吹一下手中快要凉却的茶。投过袅袅茶气这个老套却又真实的故事马上就要上演了。
其实以我的性格,是最讨厌这类哭哭啼啼只把心思寄托在男人身上的女人的。我更倾向于你若无情我便休,然后不折自身天命风流的。可是当把自身放空到那个年代,却又不得不佩服主人公对爱的执着,对主人公产生深深怜悯。
首先此诗标题为秦风,晨风。大家都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风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所以我们今天的秦风就是从秦地采集过来的当地民歌,类似于小调花儿之类的。那么它既是当地民歌,说明它所掺杂的政治因素一定很少,我们大可以用一种轻松平静的心情去看待它。没有政治间的尔虞我诈相互讥讽,只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风花雪月。
开头依旧是起兴,就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我们了解最早的诗经起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傍晚光景小鹰隼疾飞掠过,栖落在郁郁苍苍的北树林。
简洁说就是晨风这种鸟从眼前快速飞过,落在了茂密的小树林里。北林,就像“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一样就为了押韵好听。不能一定得说它就是落到北边的小树林了。
后面由这只疾飞的鸟儿引出的就是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大家都学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中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你看鸟儿飞累了都会回家,而我却至今都看没看到你归来的身影,以致每天都忧心忡忡。
这是一个女子的口吻,以鸟儿回家反向就说到了自己许久未归家的丈夫。下面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就是来自于思妇最真实的感叹,怎么办呢怎么办呢你大概早就忘了我了。
再下两段就跟第一段差不多,都是一个思妇一咏三叹抒发自己对夫君的思念之情。山有苞栎,隰有六驳。这两句起兴我们是很熟悉的,因为我们还学过另一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都是在写山上种着什么下面洼地里种着什么。
说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栎树,洼地里梓树榆树繁茂成荫。从和第一句的起兴比起来我们将发现,到这里这个思妇所描写的眼前景物更开阔了。第一次是鸟和树而这次就拓展到了高山与低洼,其实也说明了时间是有一点变化的。后面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只是替换了一个词由忡忡到靡乐。忧心是担忧伤悲,而靡乐则到了忧心如焚的地步,说明这个妇女等待之久和一日日伤悲之重。
苞栎和六驳都表示茂密的树木,它们都显示着强劲的生命力而衬托出的就更是思妇一个人的孤单和永远也盼不到头的归期,恰是乐景衬哀情。
最后一段依旧如此。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唐棣,洼地里生长着如云的山梨。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迹,内心里忧心忡忡如醉如痴。
前面起兴处换成了棠棣和山梨也都有一个特征就是茂盛。而未见君子后的特征则换成了忧心如醉。如醉,像喝醉酒一样表达了思念程度之深。最后还是感叹怎么办呢怎么办呢,我的夫君你大概是忘了我吧。
全诗下来就是一个女子在思念她远方未归的丈夫,从而发出了感叹。以周围茂密的景物反衬女子薄凉的心境,更从景物的转变写出了女子等待之久和思念一步步加重,从担忧到如醉的情形。
作者:汐芜,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