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三湾,那一夜》:聚焦决定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那一夜
时间:2019-10-31 13:37: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国家话剧院新创话剧《三湾,那一夜》应邀作为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于10月29、30日在美琪大戏院演出。
舞台上,接近泥土质感的三湾村落,木刻版画质感的柴堆、农具、门楼,以及土坯房、杂货铺,军旗上的弹孔、衣服上的补丁、缠着绷带的拐杖……舞台上点点滴滴的元素,都在把观众真实地带回到90多年前的三湾那一夜。演出现场,观众聚精会神看完了全剧,并在结束后报以热烈的掌声。
《三湾,那一夜》剧照 本文图片均为王昊宸 摄
重述中国革命历史,聚焦决定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那一夜
“三湾改编”是建党、建军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
话剧《三湾,那一夜》正是聚焦于三湾那一夜决定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会议。
在该剧编剧王宝社看来,这是惊险却又伟大的一夜。
“秋收起义,5000多人的部队,短短20天时间,到三湾村时只剩不到800人。毛委员在失利的部队中,一路调查、一路总结,先知先觉般地捕捉到了战争失利的原因,勾画出未来的人民军队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南方大山里那个湿热的夜晚,他提出了部队改革方案——支部建在连上、士兵委员会建在连上。”
十年前,王宝社跟随八路军出身的父亲第一次去三湾参观时,被三湾改编的艰难历程所震撼,那时这个故事就种在了他心中。
“毛泽东为何执意要改造旧军队?旧军队的官兵关系是怎样的?”为了这个剧本,带着这样的问题,王宝社阅读了大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回忆录,也读了美国人司徒雷登、费正清、白修德等描述国民党军队的文章,对旧军队贪污腐败、克扣军饷、把士兵当成仆役使唤等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期间也看了很多革命前辈的回忆录,两次到三湾,采访了历史专家、三湾纪念馆的历任馆长,还走遍了秋收起义毛泽东走过的地方,对三湾那一晚上的会议越来越清晰。
“三湾改编那一晚,开会的协盛和杂货铺周围风声鹤唳,特务连荷枪实弹保护着会场。这些史实,给了我新的创作激情和创作方向。对于历史、现在与未来,都是一个说不尽的伟大夜晚。”王宝社说。
塑造青年毛泽东形象,层层激辩交锋阐释思想精髓
《三湾,那一夜》塑造了青年毛泽东形象,剧中大量篇幅展现了毛泽东与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的层层论辩交锋,从中突显出毛泽东深遂的历史眼光和卓越的政治智慧。通过毛泽东和众人的辩论交锋,阐释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思想精髓。
当时的毛泽东被认为是“没什么战斗经验的秀才”,但正是这个秀才,在那一夜,在一群兵中间,把理辩明了,把人民军队的基础建立了起来。
剧中饰演毛泽东的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晖表示曾在中国内地多部影视剧、话剧中扮演不同年龄阶段的“毛泽东”。为了这部作品,他和剧组再度走访了故事发生地,走在永新的老街老巷,希望在剧中融入更多生动的历史事例。
王晖表示,自己希望通过各种细节,体现毛泽东对士兵的关心,体现毛泽东在革命低潮时坚定的意志。“我们要通过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台词、鲜活的情节,使全剧更感人。”
剧中站在毛泽东“对立面”的角色余洒度历史资料甚少,但在《三湾,那一夜》中,编剧为其打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在那一夜的会议中,余洒度为毛泽东制造了不少“麻烦”,但正是通过这一夜的针锋相对、矛盾冲突,也让真理越辩越明,让道路越来越清晰。
饰演余洒度的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王力夫表示,“余洒度这个人物值得揣摩的地方很多,他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剧中他不是敌人,只是与毛泽东站在了思想天平的两端。如何表现出他内心的复杂、彷徨对演员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历练。”
该剧由军旅导演殷弘毅执导,他表示,在这部作品里,他希望回归戏剧本体,剧中有大量对白和辩论情节,艺术化地展现出毛泽东治军思想形成的过程。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导演殷弘毅觉得这部作品也有其现实意义:“在革命的关键转折点上发生过的故事,会提醒我们:胜利是怎么来的?我们今天要做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初心是什么?相信观众会联系现实,得出自己的答案。”
该剧的最后,导演设计了一个多义性的结尾——在枪炮声中,白色的黎明晨光,变成了血染似的红色,笼罩着舞台上的人们,暗示着前路将要面临的艰难与牺牲,毛泽东立在一片血光中,面色沉凝,若有所思。这个毛泽东,令人感到内心更“柔软”,也更有思想家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