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师长含泪烧军旗,与许昌共存亡,生前交代妻子:抚养好后代
时间:2019-11-03 15:10: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作者:麒麟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春秋楼助许昌扬。将军走马驰沙场。武穆忠肃西湖后,士民又拜吕公良!”——《赞许昌城总兵吕公良》
1944年,随着战争局势的逆转,曾经在东南亚耀武扬威、气势汹汹的日军,面对迅速崛起的盟军,不断在太平洋、东南亚战场节节败退。为挽颓势,日军集结重兵,制订所谓的“一号方案”,妄图一举打通交通线,使其分割而立的各个控制区重新连成一片。
在这一作战方案中,许昌是日军攻击的重中之重。
1944年4月28日夜,日军在航空兵、装甲兵的相继支援下,对着中国军队阵地发起一连串猛攻。激战中,一位身着黄呢子将服的军官,不断穿梭于火线,鼓舞官兵殊死抵抗。然而,面对日军的优势,装备简陋、援兵不至的中国守军败局已定。战至29日,许昌城南的防线被日军撕开一道口子。次日,防守许昌的3000多名将士先后殉国。
为保存有生力量,将军向上级请示后撤。在确定集结地以后,将军眼含泪水,烧掉了军旗。卫士苦劝他脱下将服,换上便服逃生,但被将军驳回:“身为堂堂中国军人,沙场捐躯报国实属光荣,岂能因贪图苟活而丧失民族气节,为人耻笑?”
宁死不脱军服,以气节为重的抗日英烈吴公良将军(1903-1944)
吕公良本名吕周,浙江衢州开化县人,生于一个开榨油坊的小商户之家。少时爱读书,爱习书法,逢年过节时经常帮左邻右舍书写对联、门头,深得邻里喜爱。1920年,吕周考入衢州省立第八师范学校,1925年毕业。在求学过程中,吕周深受进步思想影响,一心想改变军阀乱战、民不聊生的现状,决意投笔从戎。在此期间,父亲吕云章劝他以家业、妻儿为重,不要参军。但吕周孤身一人跑到广州,寻求岳父在黄埔军校内的朋友——张育夫帮助。
身为军法处处长,张育夫难以拒绝这个满腔热血的青年。在询问他父亲以及岳父等人的情况,并阅读他所带来的书信后,吕周便成了黄埔军校的“编外雇员”,负责在校内抄抄写写。也正是在张育夫的帮助下,吕周努力备考,如愿以偿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入学后,崇拜中山先生的吕周,以其题词“天下为公”为意,改名“吕公良”。
中山先生
中山先生视察黄埔军校(彩绘)
1928年,毕业后的吕公良,先后在第89师中担任排、连长,随后逐渐被提拔为师、军一级的参谋。抗战爆发后,他先后担任华中抗日纵队第五纵队司令、安徽界首警备司令、河南因江警备司令等职。真正让他声明鹊起的,是在新编第29师。
1942年底,吕公良奉命将周口警卫团及周边部队加以整编,组建起新编第29师,成为该师的中将师长。1943年夏,新29师开赴新郑训练,训练完毕后随即开赴至黄河一带布防。自当年11月起,新29师就归属第28集团军暂编第15军建制。
1944年3月,吕公良奉命镇守许昌。当月底,日军以7万人的规模向许昌杀来。4月2日,日军便攻克了许昌周边重镇——中牟。深知“唇亡齿寒”的吕公良,当即率新29师,在友邻第27师支援下,利用夜色重新夺回了该地,保证了许昌城的安全。
许昌城现景
吕公良将军在黄埔军校时的毕业照。
4月中旬,吕公良之妻方莲君带着儿女来到许昌。当时,将军正忙于战事,无暇顾及,只能派副官予以接待。其子吕行素回忆:“当时许昌正如临大敌,所有车辆、马匹都已被守城部队征用。身为城防主将,父亲竟连一辆车都派不出,后来只能派一辆有大篷的骡拉拖车,让副官来接送我们。”由于战事急迫,日军兵锋已直指许昌,吕公良只能在次日清晨,与妻儿匆匆见了一面,便将他们送到后方留守处。
身为师部中校参谋的孙浩,是吕公良的亲外甥。当时在一旁候令的他,听见将军对妻子说“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我这次定要誓死保卫许昌,与许昌共存亡。倘若我牺牲了,也是尽到军人之本分,是全家的光荣!国家、人民都会尊重你们、抚恤你们。一定要好好抚养教育好后代,接过我未完成的任务!”听闻此话,就连久经沙场的孙浩,都忍不住流泪。
吕公良将军全家福
吕将军写给妻子的亲笔信
4月17日,日军再度对中牟发起攻势。然而,防守河南的汤恩伯各部却按兵不动,不予增援。面对强敌,防守中牟的暂编第15军军长刘昌义不得不下令弃城。日军在夺取中牟后,迅速渡过黄河,左右出击。一部围攻郑州、洛阳,另一部则强攻郭庄,直逼许昌。4月24日,汤恩伯下令:“尽一切可能死守许昌,牵制日军兵力,配合突围之友军实施作战计划。”此时的许昌城,已是重重围困、四面楚歌之中。
面对如此绝境,当天吕公良便召开誓师大会,做好兵力部署,并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他说:“守土抗战,保家卫国,人人有责。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要有必胜之决心,要有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会后,吕公良公开处决了3名投敌降日的汉奸,以表决心。
由于在突围过程中着装显眼,日军随即向将军连发数十枪。在一阵弹雨之中,将军连中数弹,血流如注,倒在了许昌于庄村的麦地之中,时年41岁。
一身戎装的吕公良将军
将军牺牲后,其忠骨由妻子儿女于1946年迁至浙江杭州畔安葬。杭州的百姓得知此事后,纷纷夹道迎送,各村纷纷设立供桌祭奠。
1986年,吕公良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吕公良将军与三千抗日志士的长眠之所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欢迎文创作者加入,留言或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