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仁注射的异丙酚量就达9.6升

时间:2023-11-02 20:41: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据韩媒,因涉嫌经常注射毒品而被移交审判的演员刘亚仁注射的异丙酚量就达9.6升。据悉,从2020年9月开始,刘亚仁在14家医院以美容手术睡眠麻醉为借口,先后181次注射9.6升医用异丙酚等。如果按1.5升的牛奶来计算,大概是6瓶。

毒品——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都比较陌生,但大多数人都能在各类媒体上看到相关报道。近期刘亚仁吸毒事件更是引起广大网友对毒品的关注。

现在社会中,毒品大致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传统毒品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等种类;新型毒品包括:冰毒(甲基苯丙胺,MDA)、摇头丸(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以及K粉(氯胺酮,Katamine)等。

毒品or药品?

药品与毒品其实像一对孪生兄弟,区别在于人们怎么用。

合理用于医疗目的、用以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就是药品,反之,滥用的就是毒品。麻醉性镇痛剂与部分精神药品就属此种情况,如吗啡针剂、阿片片、复方桔梗散、可卡因、盐酸二氢埃托啡等。

药品是出于医疗的需要,具有医疗价值;而毒品本身不具有药用价值,不是出于医疗目的而生产或使用。现在的海洛因、冰毒及摇头丸等,由于列为非法禁用,因此现在的它们在临床上不具有任何药用价值,仅有毒品单一的属性。

“药品”和“毒品”具有双重性质,违背法律规定生产、使用的药品就是毒品,法律规定范围之内的就是药品。

相关概念

1、依赖综合征

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个体尽管明白使用精神活性物质会带来明显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自我用药的结果导致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迫性觅药行为。成瘾的概念与依赖类似。

依赖可分为躯体依赖(也称生理依赖)和精神依赖(也称心理依赖)。躯体依赖指反复用药所导致的一种躯体适应状态,以致需要药物持续存在于体内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若中断或突然减少剂量就会产生戒断综合征,躯体依赖常随耐受性的形成而产生。精神依赖指对药物使用的强烈渴求导致行为失控,为获得用药后的特殊快感,呈现强迫性觅药行为。

2、戒断综合征

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令人痛苦的心理和生理症状群。

3、耐受性

指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后,使用者必须增加剂量方能获得既往效果,或使用原来剂量达不到既往效果。

成瘾的机制是什么?

1、解剖学基础

奖赏环路是依赖的解剖学基础,主要指位于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投射到伏隔核(NAc)、前额叶皮层(PFC)、海马和杏仁核等不同脑区形成的神经环路。此环路参与奖赏效应(愉悦和欣快感),此环路中多巴胺系统功能上调得越高,机体产生的欣快感就越强,形成的成瘾相关的记忆就越牢固。

2、代偿性适应

精神活性物质进入体内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神经生物学改变。以阿片为例,阿片通过激活阿片受体,间接上调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也通过如上所述的分子机制引起多巴胺系统发生受体前、受体和受体后的代偿性适应改变。上述改变最终导致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生化过程发生可塑性改变,构成了特定的代偿性的适应性变化。

3、耐受与戒断

由于代偿性适应机制,使机体对精神活性物质代谢增加和(或)受体相关信号转导发生变化。如阿片类能使阿片类受体内吞(阿片受体从细胞膜表面受体转到细胞内)从而增加机体对阿片类的耐受。长期饮酒,能使酒精代谢酶活性增加,使酒精代谢加快,从而提高机体对酒精的耐受作用。

在这种代偿性适应的情况下,机体产生新的平衡点,如果突然撤药或使用受体阻断剂就会打破这个平衡,引起蓝斑及周围灰质内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放电增强,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影响中枢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导致戒断症状的出现。

4、复吸与敏化

复吸是指戒断后,再次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并回到戒断前的状态。导致复吸的原因很多,如小剂量药物、与用药相关的环境和线索(人员、地点、与过去用药相关的物品等)以及应激都能触发强烈的渴求并引发复吸。

敏化与耐受相反,指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后,躯体对精神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增强,是复吸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之一。多巴胺系统与敏化的关系密切,不同精神活性物质可以直接或间接上调NAc细胞外多巴胺水平,在敏化的初始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谷氨酸、GABA等神经递质系统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也参与敏化。

5、强迫性觅药

前额叶皮层(PFC)是药物成瘾的关键脑区,参与药物成瘾的多个方面,包括渴求、动机和决策等。目前研究认为与强迫性觅药密切相关的主要是PFC的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眶额叶皮层(OFC)和前扣带回皮质(ACC)等亚区。药物成瘾者往往表现出对药物和药物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决策障碍、冲动抑制功能缺陷等认知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强迫性用药觅药行为。

如何治疗?

要强调的是,物质依赖障碍重在预防。因为人们一旦对毒品产生依赖,绝大部分会跌入“成瘾→戒断→复吸→再戒断→再复吸”的恶性循环怪圈。

物质依赖障碍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心理渴求)两种戒断症状,因此对成瘾的治疗主要针对生理和心理两方面。

目前,国内常用的治疗手段为:强制隔离结合药物治疗,并辅以心理治疗。

1、药物治疗

(1)替代治疗:

通过医学药物替代毒品进行药物维持治疗,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渐减少药物的使用以达到戒断目的。主要以盐酸丁丙诺菲、美沙酮以及曲马多等药物为主。

(2)对症治疗:

患者在脱毒过程中表现出焦躁、不安、失眠等生理症状,因此镇静、催眠、抗焦虑等药物也可用于物质依赖障碍的治疗。

2、心理治疗

物质依赖障碍会损害患者中枢神经对行为的调控,尤其是执行功能,同时对行为的决策、偏好、选择都会有一定影响,造成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注意力障碍、睡眠障碍、创伤应激障碍等心理层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导致长期戒断治疗难以见效和复吸率高的主要原因。

(1)动机强化治疗

是以患者为中心,激发患者积极改变自己的内在潜能,尊重来访者自己的内在需求与选择,强调改变是患者自己的责任。动机强化治疗采用动机强化访谈的基本技术,基本原则为表达共情、呈现差距、避免争论、化解阻抗及支持自信,基本技术包括开放式问题、回映性倾听、引发关注点、支持肯定、总结等。动机强化治疗通过反馈、责任、建议、提供改变菜单、共情、增强自我效能感等步骤来帮助物质依赖者认识自己的问题,做出决定改变自己物质滥用行为的过程。以上步骤各单词的首个字母大写缩写在一起即称为FRAMES 模式。

①反馈:通过对患者药物滥用方式与相关问题进行评估,个体化反馈信息,让患者了解自己药物滥用问题的严重程度,思考自己的问题。

②责任:对于药物滥用问题如何处理,需尊重患者自己选择,强调患者是改变的主体。

③建议:以非评判性方式为患者提供一些如何减少或者停止药物滥用危害的建议,增加患者对滥用危害的意识,并提供考虑行为改变的理由。

④方案:根据患者问题提供可供选择的改变策略,让患者选择最适合自己方案或方法,以加强患者自我控制感、责任感和激发改变动机。

⑤共情:采用热情、尊重、理解的咨询方式,让患者感到舒适安全与受欢迎,促使患者坚持治疗,提高效果。

⑥增强自我效能感:帮助患者建立自信与乐观情绪,鼓励改变,使其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药物滥用行为。

(2)预防复发治疗

以认知行为治疗理论为基础,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复发的高危情景,学习应对复发高危情景的技巧,增加自我效能而预防复发。预防复发具有严格的治疗结构与模式,更多地运用讲授与训练方法,强调患者的参与性与反复实践,治疗者扮演更积极的指导者角色。预防复发可结合药物治疗开展,采用个体或者小组治疗的形式。

①结构与疗程:一般为3~6 个月,每周1 次。每次治疗包括复习上次技能练习、讨论碰到的问题、技能训练、下周计划等。每次治疗一般为60 分钟,分三个阶段。开始20 分钟主要了解过去1 周内的主要状况。中间20 分钟技能训练。最后20 分钟布置下周技能练习、分析可能遇到的高危情境及应对计划。

②主要内容:帮助患者如何应对真实或潜在的复发诱因,理解导致复发的各种心理过程等。预防复发可以帮助患者行为矫治,康复是一个螺旋式进步的过程,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有多次复发,但最终朝着完全戒断的目标前进。

(3)正念防复发治疗

结合正念冥想和认知行为治疗,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患者对触发因素、习惯性思维模式及自动反应的自我意识,培养患者接纳目前体验,帮助患者摆脱习惯性思维模式及自动行为反应,该疗法适合已经完成住院或者门诊治疗,具有治疗动机、维持治疗目标的患者。

(4)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在患者治疗后便可开始,它涉及核心家庭成员、成瘾者的配偶(婚姻治疗)、同胞兄妹、所有家庭成员或主要社会支持人员。治疗内容包括指导家庭成员如何正确面对成瘾者及帮助患者康复,包括鼓励家庭支持患者保持操守,督促患者参加治疗及康复活动,支持患者适应社会生活,指导患者改善婚姻关系和人际关系等。

预防最重要

尽管目前对物质依赖障碍的治疗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目前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在强制戒毒所治疗后的成瘾人群的复吸率仍高达98%~99%。

因此,作为普通人,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对毒品成瘾进行预防,并对子女进行相关知识教育。

1、家庭教育

研究发现物质依赖障碍人群主要来自童年受过家庭暴力、受虐或者被忽视的家庭。

因此,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尽量以言语教导为主,同时关注孩子在校或在外的社交情况,做好防护。

2、了解相关知识

熟悉毒品的危害,不主动接触毒品,并对亲人或子女进行一定程度的教导。

3、减少被动接触的可能性

远离酒吧、夜场等人员混乱场所,保持警惕,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饮食。

4、适时监督和举报

当发现邻居或者认识的人存在严重的毒品成瘾行为或症状,抑或是制作、贩卖毒品,一定要及时向执法机关举报,避免可能的伤害。

若不慎接触,应第一时间离开不安全场所,待安全后大量饮水,随后到医院检查。

上一篇: 急性心力衰竭:鉴别诊断和治疗

下一篇: 叮!这是一份能够反映术中呼吸循环功能的『...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