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的“双峰征”
时间:2023-11-06 22:44: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表现]
增大的前列腺突入膀胱内,有时可呈两侧对称、边缘光整的肿块,称双峰征。
[解释]
前列腺良性增生(BPH)多起源于中叶,肥大的中叶向膀胱腔内突出时,因中央部受尿道的限制多从膀胱下壁的中央区向上或向前,呈双峰状,边缘光滑。
[讨论]
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耻骨联合后方,是包绕尿道根部的实质附属性腺,其后面较平坦,正中有纵行浅沟,将其主体部分分为左右两叶,尿道从中穿过。BPH开始于围绕尿道精阜位的腺体,这部分腺体称为移行带,约占前列腺组织的 5%,其余 95%腺体由外围带(占3/4)和中央带(占1/4)组成。BPH是中央区与移行区的腺组织、平滑肌组织以及结缔组织的增生、包绕并挤压后尿道而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
影像辅助检查以CT检查为主,而文献记载的 BPH的CT诊断均以径线测量为主要依据,其标准是:将 60~70 岁老年人的前列腺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的最大径线分别列为50mm,43mm,48mm,其上界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 10mm为正常;只有在耻骨联合上缘20~30mm见到前列腺时,才能确诊为增大。由于前列腺中央区的增生与周边区的萎缩程度不同前列腺的体积可增大或不大。因此,通常认为径线测量对 BPH的诊断价值有限,对年龄高者尤甚。
BPH在CT平扫时中央区与周边区无密度差别,在两者交界处见砂粒状或短弧形钙化;增强扫描中央区围绕尿道周围或略偏一侧强化,周边区呈新月形或偏心环状不强化区包绕中央区,不强化的周边区甚薄或消失,中央区直径与周边区最厚径之比>1。前列腺癌或 BPH均可形成软组织肿块突入膀胱腔内,CT上前列腺癌多从膀胱后壁两侧向前,呈球形向膀胱腔内突出;BPH引起膀胱壁的改变主要以推移为主,增生结节较大时可突入膀胱内,边缘多较光滑,突出的部位多从膀胱下壁的中央区向上或向前,呈双峰状突出。CT表现上前列腺癌对膀胱壁的浸润和 BPH对膀胱壁的推移部位不同,反映了各自的病理学基础,前列腺癌75%起源于后叶包膜下区,而 BPH多起源于中叶,肥大的中叶向膀胱腔内突出时因中央部受尿道的限制而呈现双峰状改变。通常认为膀胱内肿块的形态和部位对两者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前列腺良性增生CT征象,膀胱(B)后方前列腺(P)增大突人膀胱内,呈特征性双峰征,盆腔内可见纤曲扩张的血管影(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