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郭嘉,谁是沽名钓誉谁是真正的隐士,对比之后一目了然

时间:2019-11-03 20:11: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诸葛亮和郭嘉,谁是沽名钓誉谁是真正的隐士,对比之后一目了然

三顾茅庐的故事已经上了语文课本。这段故事值得后辈们学习的地方在于故事本身十分精彩,不管是对刘备诚意的描写,对张飞鲁莽的描写,对“卧龙”先生每次故意拒绝的态度描写,都把这个故事变得富有曲折,情节起伏。但是发现,除去对人物的描写以外,还有绝大一部分文字是对环境的描写。这些环境给诸葛亮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世外高人的感觉。那么诸葛亮是真隐士吗?

1. 隆中对

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回里,有写到“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这是对隆中的景色环境描写,而这个视角是刘备的视角。不只是在刘备心里,在所有的读者心里,住在如此仙境一般的地方,必然是一位高人。这正是烘托了诸葛亮不食人间烟火,超脱隐逸的特点。所以把后文中描写诸葛亮能够运筹帷幄,呼风唤雨变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可是,既然被选入课文,说明罗贯中本身的描写是文学上的价值更高,而实际上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夸大想象。哪怕隆中对再精彩,那也是虚构的事。正史对隆中对的记载寥寥无几,甚至是一句话带过。诸葛亮隐居的环境或许真的很清幽,但是绝不是仙境。所设的一切都是为了营造人物罢了。三国里不只是有诸葛亮一位隐士,还有一位常常拿出来和诸葛亮作对比,此人就是郭嘉。

2. 郭嘉

郭嘉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是因为有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意思十分明显,当世不能有两条龙。只要郭嘉还在,诸葛亮就不敢出山,这其中有说明诸葛亮不如郭嘉的意思。但是这也是小说的一种渲染,历史上的确是郭嘉英年早逝,后来诸葛亮才出山,但绝对不是因为诸葛亮害怕郭嘉。二人根本没有什么联系。

曹操爱才,天下皆知。所以曹操身边的人才很多,可是没有谁能够替代郭嘉的位置。所以曹操说“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和曹操的关系在三国中算是一段佳话。在赤壁之战输的时候,曹操感叹,如果郭嘉还在我身边,绝对不会这个样子。拿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做比较,郭嘉和曹操的关系就是如此。只不过天妒英才,郭嘉英年早逝。

郭嘉不是被吹捧出来的高人。他的确有过人之处。郭嘉曾经投靠了袁绍,但是他发现袁绍此人难成大事,不久就离开了袁绍,经过荀彧的介绍到了曹操身边。郭嘉曾经也劝曹操一定要把刘备软禁起来,可是当时曹操没有听他的话,后来就后悔了。郭嘉担任过军师祭酒一职,在乌桓时他主张出轻骑致胜,帮曹操取得了不少优秀战绩。

3. 郭嘉料事如神

郭嘉最让人佩服的地方是他的料事如神。在官渡之战时,曹操一面顾忌袁绍,一面顾忌孙策,所以进退两难,不知道先管哪一边好。郭嘉就告诉曹操,孙策虽然现在很风光,但是他树敌太多,迟早会被杀。果然正如郭嘉所预料。那时候刘备也来帮袁绍打曹操,郭嘉告诉曹操,袁绍做事很拖拉,可以先收拾刘备。果然,等曹操把刘备打跑了,袁绍才来。袁绍的两个儿子逃去了辽东,郭嘉又对曹操说,别急,袁绍儿子的头颅公孙康会给你送过来。事实再一次印证了郭嘉的话。郭嘉料事如神的本事叫人十分佩服,这给他本人增添了不少未知色彩。

4. 隐居的郭嘉

郭嘉能够料事如神,这和他的经历有关系。郭嘉曾经也有一段隐居的过往。不过这可不是罗贯中的想象,而是正史《三国志》的注释有云:“嘉少有远量。汉末天下将乱。自弱冠匿名迹,密交节英隽,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如,惟识达者奇之。”这里看得出,郭嘉这个人和平常人的眼光和选择就不一样。越是大争之世,追名逐利的人纷纷出动,他却选择隐居。而且郭嘉的隐居是真隐居,并不是沽名钓誉的方法。那时候他才20岁,结交的朋友都是真正的高人,一般人根本找不到郭嘉。隐居的郭嘉并不是深居简出,也是常和高人来往,只有熟悉他的人才对他的能力惊叹不已。什么地方才能藏人呢?当然是深山老林了。

小编认为,诸葛亮的隐居之地固然被罗贯中描写得宛如仙境,但是当时隐居成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手段,目的还是沽名钓誉。但是反观郭嘉,郭嘉才是真正的隐士,一般人的人很难找到郭嘉,郭嘉能够到曹操身边也是荀彧介绍的。荀彧也是少有的人才,所以荀彧认识郭嘉。比如一比,就知道郭嘉和诸葛亮哪一个是真隐士了。

上一篇: 王源绿洲晒侧影照大学生源要回学校啦

下一篇: 明年开始喜运上上签,有鱼有肉有事业,注定...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