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团队破解名药缩泉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神秘机制,震撼医学界!
时间:2024-07-28 17:00:5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糖尿病肾脏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是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降低患者的血压,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衰竭的进展,但由于DKD的发病机制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和多个靶点,传统的治疗手段在应对DKD时捉襟见肘,当前迫切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缩泉丸(SQP)由益智仁、乌药、山药组成,具有补肾益精,温阳散寒的功效,为治疗小便频数、遗尿的经典名方。与此同时SQP在治疗DKD中也表现出一定疗效,但相关作用机制,仍有待探究。
日前,一篇名为“Explor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uoquan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in vitro experiment”的文章,从网络药理、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的角度出发探究了SQP对DKD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图1 论文首页
网络药理学分析
首先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SQP组方中的活性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又从Gene cards和OMIM数据库中筛选获得DKD相关靶基因,通过维恩分析得到207个DKD疾病的相关靶点与SQP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共同靶点(图2A)。
进一步利用Cytoscape 3.9.1 软件绘制SQP治疗DKD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图1B),图中共涉及26种活性成分和207个潜在靶点。分析发现波尔定、玉兰脂素B、乔松素、山奈素、槲皮素为SQP中度值前五的活性成分。
将药物-疾病的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2C),根据度值筛选出排名前五的关键靶点,AKT1、TP53、EGFR、SRC和CASP3。其中,EGFR和SRC同时与SQP的四种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而且EGFR和SRC可以相互调控,关联紧密。因此,将这两个靶点列为后续实验验证的重点。
为进一步阐明SQP在DKD中的生物学功能,将鉴定获得的基因输入DAVID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图2D-E),其中EGFR通路、凋亡过程的调控、蛋白质磷酸化调控是其主要生物学功能。
图2 网络药理学分析
分子对接
由于EGFR和SRC并未同时被确认为乔松素的靶点,研究者仅将SQP剩余的四种活性成分与EGFR、SRC进行分子对接(图3),对接结果显示所有的活性成分和受体蛋白的结合能均低于-5.0kcal/mol,说明活性成分和受体蛋白的结合活性好,稳定性高。
图3 分子对接
细胞活力检测
采用高糖(HG)诱导HK-2细胞构建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图4)。结果发现当SQP醇提物的浓度为10、25和50μg/mL时,细胞活力逐渐增强,而当药物浓度为75、100 和 200 μg/mL时,细胞活力逐渐下降。其中50μg/mL作为临界值,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浓度用于后续研究。
图4 SQP的醇提物对HG/HK-2细胞活力的影响
凋亡检测
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对SQP醇提物对HG/HK-2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行探究(图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G/HK-2细胞的凋亡率增加,而SQP的处理则显著逆转了这一过程。与此同时,Western blot结果也显示,SQP的处理显著降低了Bax/Bcl-2和cleaved-caspase 3的蛋白水平。
图5 SQP对HG/HK-2细胞凋亡的影响
核心靶点验证
为进一步明确SQP治疗DKD的潜在作用靶点,研究者通过Western blot对预测靶点EGFR、SRC的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发现,与对照相比,模型组中p-EGFR和p-SRC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SQP的治疗则降低了p-EGFR和p-SRC的蛋白表达水平(图6)。
图6 SQW对HG/HK-2细胞中EGFR、SRC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初步阐明了SQP治疗DKD的相关机制,这也对后续SQP在DKD治疗方面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Yan ZJ, Kang Y, Liu SM, Wang FY, Xiao M, Xie YQ. Explor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uoquan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in vitro experiment. Tradit Med Res. 2024;9(11):63. doi:10.53388/TMR202401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