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做这件事,虽然对身体不好,但真的会让人很快乐!
时间:2025-04-01 12:10:2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人们常说熬夜对健康有害,可能会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会忍不住熬夜呢?
或许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熬夜真的能让人感到快乐。
近期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短期的睡眠剥夺可能会导致大脑中多巴胺水平的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情感状态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多巴胺是大脑中的一种重要神经递质,参与调节情绪、动机和快乐感。
在一项由Neuron期刊发布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探讨了睡眠剥夺对小鼠情感状态的影响。
他们使用一种“混合自动睡眠剥夺装置”来模拟人类在压力和疾病状态下可能经历的睡眠质量下降。
研究发现,急性睡眠丧失会显著改变小鼠的行为,包括增加活动强度、提升社交互动频率以及减轻抑郁症状。
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遗传编码的多巴胺传感器实时监测小鼠大脑中特定区域的多巴胺活动。
他们观察到,在睡眠剥夺期间,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多巴胺释放显著增加。
这一变化与小鼠的活跃性提升和抑郁样行为减少密切相关,表明多巴胺在调节情绪和行为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有趣的是,研究还发现,急性睡眠丧失可能具有抗抑郁的效果。
在经典的“学习无助”模型中,经历急性睡眠剥夺的小鼠在面对负面刺激时,表现出更强的逃避行为。
这一现象暗示,短期的睡眠剥夺可能通过提升多巴胺活性,增强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尽管短期熬夜可能带来愉悦感和情绪改善,但长期睡眠不足的危害却不可忽视。
持续的睡眠剥夺会导致情感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和身体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在追求短期快乐与维护长远健康之间找到平衡。
总之,从这项研究我们了解到,熬夜确实能够给人带来短暂的快乐,但其潜在的风险却不容小觑。
从科学研究中理解多巴胺与情感状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能更加智慧地养成健康的生活节奏。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23.10.002